德云社的相声究竟好不好?从商业化逻辑来分析

钦泽练八段锦 2024-05-25 03:32:32

一直喜欢听相声,主要是电视上看,在小品兴起之前,每年春晚节目中最喜欢的就是相声。当初央视除了春晚,还有综艺大观、曲苑杂坛,记得还有元旦相声晚会、正月正晚会,以及其他各种晚会,相声主要就是在这些晚会上表演。以前的相声演员好像也没别的演出机会,主要就是上电视,所以叫“晚会相声”。他们也会参加巡演、慰问演出,但一般电视上不会播,所以也就看不到了。

侯宝林

再者就是广播,八九十年代时广播很流行,尤其是地方台。地方台有几个常听的节目,一是每天一大早转播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二是吃饭时间的每周一歌,三是评书,也是中午和晚上的吃饭时间,四是晚饭前的广播剧,五是时间不定但经常播出的相声。翻来覆去就那么些段子,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但还是喜欢听。

马季

九十年代小品快速崛起,相声新的段子很匮乏,新面孔也成长不起来,小品在各类晚会尤其是春晚上的风头盖过了相声,连相声演员都演起了小品。那时候的相声演员基本都在体制内,各种文工团、曲艺团,演出少了也不会没饭吃,实在不行还可以转行,于是整个行业就迅速滑坡了。广播不怎么听了,电视上也不怎么播出相声,而且电视也看得少了,春晚相声也是可有可无,于是慢慢就对相声淡忘了。

德云社相声的问题很多,但也一直在听

再后来知道了德云社,东方卫视又推出了《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等综艺,又能看到很多相声节目了,各种相声剧团也多了起来。说是德云社带火了相声,一点也不为过,但绝对谈不上“复兴”(后面会讲原因)。但德云社的相声听得多了,感觉到确实问题不少,总结一下。

德云社

问题一:低俗的内容的确不少。

郭和于的段子基本没有新内容了,玩来玩去就那几个梗,现场效果不错,看上去挺热闹,但听得多了确实令人生厌。其他人水平更次,伦理哏、人身攻击、黄段子、脏段子数不胜数,总有观众对这些买账,现场氛围被烘托起来就达到目的了。这不是风气的问题,完全是带动观众情绪的手段,反响热烈才能卖出门票,目的是没错,只不过没找到也没想探索其他方法。

问题二:段子太老,节目缺少整体规划。

前几年没有疫情的时候,德云社各个组去各地做专场,多听几场后,就会发现他们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段子,而且都是由传统段子改编的。看到水平高点的演员演绎得不错,还有些兴致,碰上水平差点的,便索然无味了。这还只是他们的大型商演,平时还有数量更多的小剧场演出,还是这些段子,水平可能更差,演出质量实在堪忧。既然有这么多演出,就应该有整体规划,避免节目过于雷同,显然德云社并没有专业的节目规划。

问题三:演员们水平良莠不齐,好像也没人把关。

举一个例子,岳云鹏在春晚上说过一段相声,讲的是对对联,其中有个明显的错误——平仄平仄平平仄,稍微有点文学常识的,应该都知道正确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因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德云社上下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在之后的很多类似段子中,没有任何人纠正这个错误。

岳越组合

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喜欢说些文绉绉的段子,说评书时也喜欢讲些定场诗,平时发微博之类也会拽文弄墨一番,似乎急于证明自己“尽管文凭不高,却是有文化的”。也听到过他们在段子中提到过诗词、对联的一些格律,以为他们应该懂。后来想明白了,他们其实只是在死记硬背,就像背贯口一样,根本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背的是什么。比如八扇屏,里面有大段的文言文长句,这些相声演员能把每句话的意思、出处都搞懂吗?

讲的人没搞懂,又没有专人把关,以及时纠正错误,就这么以讹传讹,于是他们始终摆脱不了“假文化人”的标签。不是硬要贬低他们,只是觉得努力得还不够,至少在文学修养上是这样。

想常听相声?没有更好的选择

尽管说了这么多问题,但还是要客观地说一句:横向比较的话,德云社算是优秀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跟体制内的相声演员比,德云社一直在坚持创造、卖力演出,并且让相声市场又火了起来,对行业的贡献显然更大。跟其他民间相声团体比,德云社规模更大、产出更高,不错的盈利能力保证了持续经营,演员们可以安心搞创作和演出,更能看到希望。

大概三、四年前,我在上海听过一场相声小剧场,剧场的位置挺不错,在中环边上的一栋楼里,装修得古色古香。到场的观众只有50人左右,多是一家三口和年轻男女。先后有四、五对演员上台表演,说老实话非常一般,包袱本就不多,还有不少没抖响,演员控场能力比较弱,自顾自地完成表演,最后一对大概是想镇镇场,来了段“报菜名”,结果嘴皮子不够利索不说,还频繁忘词。观众们尽管也都鼓掌,但从交头接耳的评价看,很多人认为表演比较粗糙,这几位最多只能称其为“相声爱好者”,离专业演员差得有点远。

把相声当成业余爱好是一回事,当成职业来讲又是一回事,组建成团体并且公司化运作,则是难上加难的事。全国各地有很多相声剧团,当年的《相声有新人》就把很多人都召集过来了,可以看出确实有水平不错的,但没有一家能做到像德云社这种规模,做不到有这么多人能够作为主力参加商演。

这里面有必然的原因。首先,说相声要长年练习基本功,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不是不能讲,而是能说的段子过于狭窄,因而很难长久。其次,要有大量的演出机会,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成熟,现场感觉和控场互动只能靠实际演出才能锻炼出来。再者,要不断有新段子,拿手的段子再好,但观众听多了也会厌烦,要想吸引人就要有新段子,但又不能总抄别人的,自己就要有创作能力。

其他几家有点名气的相声剧团,除了个别主力演员外,就很难再有水准之上的演员了,总体演出能力很难超过德云社。尽管德云社的段子缺乏创新,但其他剧团也好不到哪去,偶尔听几次觉得眼前一亮,听多了可能感觉更糟糕。

青曲社

比如青曲社,苗王组合似乎走不出当年相声大赛一炮而红的作品《满腹经纶》,后来的所有作品都是类似的风格。有一次听他们说了一段《宁波话》,明显照抄的郝爱民的相声,或者说是姚慕双、周柏春的《宁波音乐家》,但通篇讲得很粗糙,感觉自己都没练熟。还有不少段子跟德云社的很雷同,不确定是谁抄谁的。

相声新势力

再比如相声新势力,鲈鱼组合当初在《笑傲江湖》露面是很让人眼前一亮,后来又参加了《笑声传奇》,以及好几期《欢乐喜剧人》,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他们的原创能力很强,以新段子为主,很少讲传统段子,对创作要求就更高了。最近听了几段他们的新作品,感觉明显缺乏后劲,有点江郎才尽了。

所以说,如果偶尔听几段,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很多相声演员都有拿得出手的段子。但如果想要经常听的话,恐怕只有德云社的高产出才能匹配了。

德云社说的究竟是什么相声?

关于德云社的相声的争论有很多,在做出判断之前,需要搞清楚他们说相声的目的。

德云社的相声属于剧场和商演的方式,和晚会相声有本质的不同。

一是观众的目的不同。后者观众是不掏钱的,演出是为主办方服务,往往要符合主题,以歌功颂德为主,可不可乐不重要,在那样的氛围营造下,图个热闹最重要;而前者观众是自己掏钱的,不可乐的话就想退票,下次也就不会再来了。

二是演出的频次不同。晚会不会经常举行,其中的相声节目也很少,因此相声演员露面的机会很少,不知名的演员的机会就更少了。剧场和商演则不同,为了赚钱,相声剧团必须加大营销力度,不放过任何演出的机会。在演出很少的情况下,创作的压力不大,而且往往一个段子只说一次,因为有可能是为晚会主题量身定制的。频繁演出就不同了,要想方设法把观众逗乐,让大家觉得不虚此行,从而让更多观众成为回头客。但也正因为是频繁演出,创作的瓶颈就非常突出,这是一对矛盾,就得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

德云社找到了第一个解决方法,这其实也是旧社会“卖艺时代”所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呢?插科打诨。说白了就是各种小笑话、互动,迟迟不说正题。晚会相声一般在10分钟以内,剧场相声动不动就是二三十分钟,因为票价上去了,时长也得跟上,观众才会觉得值。

很多情况下,观众都忘了演员要说的正题是什么,因为只顾着看他们插科打诨了。而插科打诨也成了演员们真正的“绝活”,因为容易让观众笑。一旦找到了效果很好的小段子,他们就会高度依赖。郭班主讲的“于家事”,很多观众估计早就反感了,只是在忍耐罢了,因为还想听他们后面的正题,但他们却早已成为习惯,以为观众都喜欢这些,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插科打诨只解决部分问题,但不能只靠“掺水”就彻底解决问题,还要在正题上动脑筋。

德云社的第二个解决方法,就是围绕传统相声做各种变种。写新段子要有很强的文学创作功底,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这一挑战对于德云社一众年轻演员们来说过于艰巨。更何况就算有那个水平,也很难保证频繁商演的供应量。并且讲现实题材还有风险,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而传统段子量足够大,还经过实践的反复考验、打磨,都很成熟,在这些段子的基础上稍加改编,结合演员的不同风格,很讨巧,演出效果也有保证。

只靠插科打诨和正题的内容,还不够保险,还要在演员身上做文章。

德云社的第三个解决方法,是制造明星光环。相声其实没什么严格标准,不是每个观众都懂基本功、专业名词,况且众口难调。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来演绎,效果会大相径庭。德云社充分利用各种比赛、综艺、晚会,让筛选过的不错的演员们频繁露脸,批量地制造“明星”,当这些带着明星光环的演员演出时,粉丝们就会降低对内容的要求。只要“明星”往台上一站,举手投足都会受欢迎,插科打诨也就更容易了。制造出了明星,再进行批量复制,这就能保证规模化演出的供应。

作为一家企业,德云社的模式有没有错?

德云社采用的是公司化模式,是一家商业化运作的企业,我们用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而不是用个人好恶,更不是主流非主流之争。

作为营利性的企业,赚钱是根本,是企业的首要目标,这毋庸置疑。德云社这家企业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商演卖门票。接下来的分析都会围绕着这个模式,因为这是根本的出发点。有人说他们还参加综艺、拍电影、卖大褂等等,这些都不是核心模式,只有卖门票才是根本。

怎么才能赚到更多钱呢?一是门票要能卖得出去,二是开更多的商演。

观众是为了放松、开心、开怀大笑才来看相声的,演员在现场就要想方设法把观众逗乐,这样口碑才会好,才有更多人买票。品牌知名度高了,就会有很多合作的代理商,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出更多商演。小剧场规模小,胜在量多、频次高,现金流不会断,还能让更多人获得演出机会。巡回专场规模大、票价高,但频次低,而且观众要求更高。

德云社为了增加商演次数,搞出各种名目,比如开箱、封箱、纲丝节、成立/从艺周年、XXX专场等等,每个组还有常驻的小剧场,有点名气的演员出场的频次实在太高。再优秀的演员,出镜太多也会令人生厌,说话太多也会言多必失。内容创新跟不上,那就只能在插科打诨上“变花样”,为了把观众逗乐不择手段。

就像二人转演员,唱二人转并不能吸引大多数人,那就搞出各种“绝活”,做鬼脸、灌啤酒、摔马趴、高空劈叉等,这些反而成了他们的主要技能了。

二人转

插科打诨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没下限,节目水分太多,总体质量下降,就会令真正的相声爱好者越来越失望,就算是粉丝也会喜新厌旧。这是商演模式的必然,除非节目质量能保持高水准,还得不断出新。

说来容易,想做到就太难了。很多老相声演员的创作能力都很一般,更何况德云社这一大帮年轻演员呢?新时代的新段子出不来,那就得依靠传统相声,把老段子翻翻新,至少能保证一定的质量,但副作用也来了——听多了厌烦。

很多人说岳云鹏基本功不好,其实还可以,至少比很多人要强,再加上演出经验很丰富,控场能力不错,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最重要的是,他能自己创作,而且比起其他人算是高产了。所以说,他的成功是因为综合能力。其他没有创作能力的演员,就只能抱着老段子吃老本了,自然很难有大成就。

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德云社还做了一件很有魄力的事——将自己的段子放到网上给大家免费看。在优酷、喜马拉雅的力捧下,德云社积攒了大量的爱好者(很多谈不上是粉丝),进一步推动了门票的销售。

很多段子其实在网上早就看过了,甚至看过很多遍了,为何还要去现场看呢?这可以跟唱歌类比,有些歌手代表作就那么几首,到哪都唱,还不是一样有人请?很多人总想着相声要不断有新内容,还是停留在晚会相声的阶段,而商演相声本身就是截然不同的。

结论

说了这么多,最后得出三个结论:

1、德云社的各种做法,其实都是基于其剧场模式,是符合商业逻辑的行为。

2、对德云社这家企业而言,单纯谈论相声质量没有意义,使业务转起来才是关键。

3、德云社谈不上对相声“复兴”,只能说是将相声实现了商业化,让这个行业保持了活跃度。

如果德云社也“反三俗”,以目前的惯性,将很难在小剧场中吸引观众,门票也就很难卖了。除非缩小规模,做小而美的精品剧团,那么相声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了。如果都回归了体制内,相声也就不火了,这是大家都希望的结果吗?

任何商业化,都不可能一直走上坡路,等到实在走不下去了,要么做大的变革,要么灭亡。

(作者简介:做了近20年管理咨询,目前除了咨询业务,还经营贸易业务,兼顾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民企尤其颇有心得。关注我可以深入探讨管理的方法论和实践案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