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太阳开始南行,火气开始减弱。到了未月,火气开始隐藏,金气开始显现。未月开始于小暑节气,所以从夏至到小暑之间,就是火气还没有隐藏之前,逐渐减弱的过程。人们将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时”。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从夏至开始,前三天为头时,中间五天为中时,后七天为末时。在这个过程中,太阳从东井二十五,运行至柳宿三度结束,期间经过鬼宿四度,共运行了十五度,大约需要十五天五个多小时。
井宿是二十八宿中跨度最大的星宿,共三十三度,是朱雀第一宿。井宿八星就像一个水井,分为东西两列,如同一个井壁,银河由西北往东南从井宿南边流过,所以井宿就是天上的水井,主水事。
《天官书》中说:南方东井八星,天之南门,谓之鹑首。朱鸟权衡,东井为水事。所以太阳在井宿的三十三天期间,就是梅雨季节到来之时。俗话说:芒种逢丙入梅,小暑逢未出梅。就是因为丙火为太阳,太阳越高,温度越热,湿空气上升越快,降雨就越多。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未月是夏季的季月,是火气隐藏的地方,也是木气彻底结束之地,所以未土可以收火,火气隐藏,则梅雨结束。小暑是未月的开始,因此小暑逢未出梅。夏至过后,太阳走出东井,还需要八天左右,这八天就是头时和中时。
所以“中时”也就是太阳在井宿的最后五天。今年五月初四夏至,今日五月初八,也就是中时头一天。俗话说:雨打中时头,遍地显坟头,是啥意思?为啥会有这种说法?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民间有句谚语说: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井水属地下水,而河水为地上水,井水冬涨夏退,河水冬退夏长,于是井水为阴,冬暖夏凉,河水为阳,冬寒夏热。当太阳走在井宿之时,若有大雨,就容易导致河水泛滥。
今年农历的五月十三,太阳走出东井,所以从今日到五月十三之前,就是太阳在井宿的最后五天,谓之中时。今日就是中时头,此时的太阳依然在井宿之中,此时下雨,就会导致之后出现大水。
所以《月令采奇》中说:至后半月,谓之三时。首三日为头时,次五日为中时,又次七日为末时。时雨最怕在中时前二日来,谓之中时头,必大凶。若到末时,纵有雨亦善。末时尽处得雷,谓之送时雷,主久晴。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俗话说:迎梅雨送时雷,送去了便不回。时里一日西南风,准过黄梅二日雨。时雨西南,老龙奔潭。《清嘉录》中说: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中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薙头,多所忌讳。
谚云:头时勿抢,二时勿让,三时请人。意思就是头时插秧,不要抢早,若到“二时”插秧,那就不能让,不要落后。三时插秧,就要请人帮忙,抓紧时间,不可延误。如果末时打雷不下雨,则寓意着龙王被送走了,之后就容易干旱。
每到末时干旱无雨,人们就会让女人去求雨,说是女人可以吸引龙王爷,从而降雨。如果中时前两天有雨,也就意味着之后容易降雨增多,从而造成河水泛滥。所以“雨打中时头,六月水横流”,今明两日就为中时头,宜晴不宜雨。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此时太阳已经南行,斗柄开始偏西,青龙七宿也已经开始往西偏移,天道之位往西南偏移。所以此时刮西南风就是降雨增多的表现。俗话说:时里最怕西南风,急风急没,慢吹慢没。时雨西南,梅雨潭潭。时里西南风,六月水横流。
所以今日有雨,之后就容易有大水。若“末时”打雷无雨,则容易干旱。雨打中时头,也就容易出现洪水,于是就有了“雨打中时头,遍地显坟头”的说法。也就是说今明两日,宜晴不宜雨。
今日是农历的五月初八,戊午月的甲寅日。午月火旺,木能生火,木就是火之木,所以甲寅在夏季就为母仓,是火的源头。寅午半合火,合得火旺。此时太阳在未,月亮在午,月建也在午,彼此相合而化火土,就为高温之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午月寅日也天马之日,天体之力正处于火气强旺之时,如果此时下雨,也就是阴气压制了火气,火气不能上升,则民多疾疫,大地多动,之后水横流。所以中时前两天宜晴不宜雨,有雨则容易成灾,之后土动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