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地级市力压省会,县级市匹敌城市,正在成为新常态。
日前,江苏江阴市宣布,2024年GDP预计超过5000亿元,成为继昆山之后,全国第二个GDP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
昆山、江阴都是县级市。昆山所在的苏州市,2024年GDP达2.67万亿,号称最强地级市。
江阴所在的无锡市,2024年GDP达1.62万亿,长期稳居全国TOP15,在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
未来,5000亿大县会否扩容,谁是下一个?
015000亿,是什么概念?
放在百强市中,可以排在60位左右。放在27个省会中,可以排在20位左右。
昆山、江阴两大县级市的经济总量,已超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银川、海口、西宁、拉萨等7个省会。
不只是经济总量,经济大县的人口规模,也不亚于一些普通地级市。
数据显示,昆山常住人口超过210万,江阴也达到174万,双双跻身人口十强县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昆山、江阴都是县级市,性质上属于县域,在区划上分别归苏州、无锡两市代管。
在我国,县域包括了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三者都是县级行政区划,均受到地级市的管辖和约束,但有诸多不同。
从性质上看,县多以发展农业为主,县级市以二三产业为主,市辖区则作为城区的一部分而存在。
从行政权限来看,县和县级市都是一级政府,在财政、规划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而市辖区作为派出机构,财权、事权并不独立。
从城镇化模式来看,市辖区作为城区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公共设施更为发达,而县及县级市独当一面。就此而言,昆山、江阴虽然只是县城,但无论是经济、产业和能级,都已是不折不扣的城市。
在我国的城镇层级中,县级市被视为与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并列的城市,以城区人口界定,江阴属于中等城市,昆山位列I型大城市之列。
因此,无论是5000亿大县,还是千亿大县,都不能简单视作县城。
02昆山、江阴,为何富可敌市?
昆山、江阴都地处江苏,属于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而这里正是全国百强县最为集中之地。
我们在《千亿大县》一文有过分析,百强县呈现三种格局:一是制造大县,实业为王;二是资源大县,家里有矿;三是大都市圈成员,近水楼台先得月。
昆山、江阴,集制造大县、大都市圈成员双重优势为一体。
制造强县,是两大县域共同的标签,但制造崛起的路径不同。
昆山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江阴工业产值超过7500亿元,前者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支柱,后者以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为支撑。
昆山得益于开放型经济,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台资企业落户,2024年外贸总额8000亿元,超过绝大多数省会,富士康、戴尔、仁宝、和硕、友达等知名电子厂商都在此设厂。
江阴靠乡镇企业发家,借助民营企业 崛起,形成了不错的民营经济基本盘,一个县就有1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企500强榜单,海澜之家、扬子江船业、长电科技等企业在列。
背靠大都市圈大城市群,则是共同的区位优势。
两大县级市,基本都位于大城市周边,属于大都市圈、大城市群的一部分,本身不乏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又能享受大城市的溢出效应、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效应。
昆山与上海毗邻,两市已有跨省地铁直接连通,在产业上更形成了“上海研发、昆山制造”的协同发展格局,堪称沪苏合作的桥头堡。
江阴同属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虽与上海有一定距离,但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和港口优势,发展可谓得地利之便。
当然,这种优势不是每一个县域都能具备的。
县域发展要因地制宜,有制造大县,自然也有文旅大县,我们讨论过的文旅第一县安吉就是如此。
03昆山、江阴之后,谁会成为下一个5000亿大县?
全国共有1800多个县城,但GDP超过千亿的只有60个左右。
我国GDP10强县格局基本稳定:昆山、江阴、张家港、晋江、常熟、慈溪、神木、宜兴、长沙县、义乌。
这些县域中,昆山等属于制造大县,神木属于资源大县,长沙县则是省会城市的一部分。
目前,只有昆山、江阴迈过5000亿大关,而苏州张家港、泉州晋江则是3000亿量级,其他的都在2000亿量级。
按照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速来看,张家港、晋江想要迈向5000亿县域俱乐部,起码需要5-10年的时间。
虽然5000亿大县短期搁浅,但千亿大县还将继续扩容。
2023年,我国共有58个千亿大县,集中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的分量正在提升。
其中江苏多达21县,浙江11席,福建6席,山东5席。可以说,全国最富的省份,正在批量制造“千亿县”。
与之对比,中西部地区13个千亿县,湖南3席,陕西、内蒙古都是2席,贵州、江西、安徽、湖北、河南、新疆各有1县入围。
而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再次颗粒无收。
原因在于,广东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强县几乎都已完成撤县设区,而粤东西北县域的综合实力不够突出。
不过,随着“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广东有望诞生新的千亿县,惠州博罗县、惠东县,肇庆四会市,茂名高州市是有力竞争者。
04县级市越强大,“撤县(市)设区”的可能性就越小。
县级市的强大,利好的是县域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但对于所在地级市,却意味着 “撤县设区”的难上加难。
县级市虽然名义上属于地级市的一员,但往往被当成单独的城市看待,相当于切走了地级市的一大片人口,导致城区人口不足,在建设地铁、城市晋级等方面都带来一定影响。
苏州之所以迟迟才晋级特大城市,泉州、烟台建不了地铁,宁波、无锡只是普通大城市,都源于此。
“强县弱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江苏的苏州、无锡,浙江的宁波,福建的泉州,山东的烟台都是如此。
作为最强地级市,苏州下辖6区、4个县级市,县级市经济占了半壁江山,最大的区县不是大名鼎鼎的苏州工业园区,而是昆山。
泉州更是如此。作为万亿城市,泉州下辖的晋江、石狮等县域声名在外,县域切走了近半人口,导致泉州一直未能达到地铁建设最低的市区人口门槛。
因此,近年来,几乎所有地方都在推进“撤县设区”,以此做大城区人口规模和城市能级,提升竞争力。
然而,且不说全国范围内的“撤县设区”已经搁浅,即使重启,一些拥有强大县级市的地方,也是难上加难。
此前,江苏有关部门在回复“江阴何时撤市设区”时表示,行政区划要求保持总体稳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统筹研究工作。
言外之意,江阴短期变成市辖区的可能性不大,昆山、晋江、慈溪等县级市也是如此。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县域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焦点,县、县级市的地位正在上升。
从经济发展来看,县级市如果与地级市能够分庭抗礼,本身就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经济产业自成一体,未必非要全部融入城区。
从利益博弈层面来看,县级市规划、财政等权限相对自主,而市辖区固然能够享受城市化的好处,但毕竟存在一定掣肘,这些年县市博弈可谓层出不穷。
保持一些经济强县的自主发展空间,激活县域经济的竞争活力,或将成为未来的政策导向。
广东确实发展慢多了,以前昆山好像只有顺德6-7成,这马上顺德就只有昆山6-7成了,并且顺德人口300多万,这差距就很明显了
广东只发展珠三角,粤西北东吃西北风
意思是够得上一年的国防预算了?
昆山其实在中国其他地方是上海的,我们这里好多人就在那里经商或者打工,回来的几乎没人说是去昆山都说是上海,说昆山那是百分百没人知道,说上海地球人都知道。
泉州错过了大好时期。没有一个有远期规划的人,经济好看几乎都是自己拼出来的
城建连城片该造地铁才能缓解交通何必在乎区县
GDP猛如虎,工资2500
人本人投资多
广东发展不平衡是因为人力物力全部向经济特区和大城市转移造成的结果。广东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发挥由龙头城市向周边城市带动和幅射的作用,就是加快城市间的交通建设,把广东作为一个整体城市来发展的思路。
千亿的县在江苏很多都是穷县……
县的管理者是省,地级市只是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