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十六讲
第二章 南北朝书法批评的演变
第四节:萧衍与陶弘景的书法评论
(一)萧衍
在梁朝,南朝的书法评论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这得益于梁武帝萧衍的积极推动。萧衍,这位博学多才的皇帝,不满于南朝前期王献之书法风靡一时的局面。身为“竟陵八友”之一,他在登基后,充分施展自己的影响力,贯彻自己的书法理念。他的重要观点可见于《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答陶隐居论书》(四篇)等文献之中。
萧衍,(公元464年至549年)字叔达,出身于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作为南朝梁的创立者,他在位四十余年,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注重儒学,对文学、音乐、书法等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
他对于书法批评的观点,特别是关于南朝初期四位书法家张芝、锺繇、王羲之、王献之的优劣问题,与前人有所不同。他不像虞稣那样一视同仁地对待这“四贤”,也不同于王僧虔那样以“二王”为中心。萧衍推崇以张芝、锺繇为代表的汉魏书风,并对张芝、锺繇与“二王”的书法进行了区分。他用“巧趣精细”来形容张芝、锺繇的书法特点。
在《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写道:“字外之奇,文所不书。世之学者宗‘二王’,元常逸迹,曾不睥睨。羲之有过人之论,后生遂尔雷同。元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瘦。今古既殊,肥瘦颇反,如自省览,有异众说。张芝、锺繇,巧趣精细,殆同机神。肥瘦古今,岂易致意。真迹虽少,可得而推。逸少至学锺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过言不悒,未为笃论。又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学子敬者如画虎也,学元常者如画龙也。”这段话中,萧衍表达了自己对张芝、锺繇书法的赞赏,并对“二王”的书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张芝、锺繇的书法具有“巧趣精细”的特点,而王羲之的书法虽然学习了锺繇,但在独运时却显得意疏字缓。同时,萧衍也指出了学习王献之书法的人如画虎,而学习张芝、锺繇书法的人如画龙。
陶弘景也是一位对书法有独到见解的学者。他与萧衍的书法批评观点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了南朝书法批评的发展。陶弘景的书法理论强调自然与道法的重要性,认为书法应该追求“道法自然”的境界。他的这种观点与萧衍推崇的汉魏书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书法应该追求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
萧衍与陶弘景的书法批评观点在南朝书法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观点不仅丰富了书法批评的内涵,也为后世的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他们的书法理论也促进了南朝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萧衍,这位南朝的皇帝,对于书法的见解独树一帜。他坚信,张芝与锺繇这两位汉魏时期的书法巨匠,他们的艺术造诣,远在王羲之、王献之这东晋书法双璧之上。时下的人们纷纷追求“二王”的书法风格,而对于锺繇的书法却嗤之以鼻,这让萧衍感到十分困惑。他对于王羲之在《自论书》中提到的“或谓过之”的论调,更是表示强烈的不认同
在萧衍眼中,张芝、锺繇的书法风格是那样的“巧妙而精致”,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而王羲之学习锺繇的作品,也同样展现出了“形态巧妙,结构紧密”的艺术效果。对于王羲之那些“自我发挥”的作品,萧衍却认为它们“意境疏散,字形缓慢”,这无疑是对王羲之书法的一种批评。这里的“意疏字缓”,便是指字形生硬,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性不足,显得松散。
至于王献之的书法,萧衍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其无法与王羲之相提并论。他认为,王献之的书法与王羲之相比,就如同王羲之与张芝、锺繇相比,都显得有所不足。萧衍的这种对“四贤”地位的重新评估,无疑是对南朝书法风尚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他对汉、魏、晋书法历史价值的全面反思。
在东晋时期,王羲之的《自论书》以“精熟”为准则,确立了“推张迈锺”的书法基调。羊欣更是进一步提出王羲之的“字形”已经超越了张芝,从而将王羲之、王献之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僧虔却将东晋以前的书法家一概搁置,进一步固化了以“二王”为中心的书法史观。相比之下,萧衍的看法显然是对王羲之、羊欣等人观念的修正,他对于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也为后世的书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萧衍,这位书法鉴赏家,将张芝与锺繇的书法艺术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字迹都展现出了“巧趣精细”的特点,这种评价可谓举世无双。(全文1729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4月18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