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些现代的“破烂”居然能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王曰曰啊 2024-08-29 16:20:47

古人受制于科技水平的限制,考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

有的造型精美,雍容华贵,有看起来也是十分精美,不知为何,看了之后总有一种9.9就能包邮的感觉。

尤其是这些文物,真的不是专家搞错了吗?怎么感觉刚从我家冰箱中拿出来啊!

第一件:玻璃酒瓶(网名:啤酒瓶)

朝代:元

现存博物馆:西安博物院

我相信100%的人看到这件文物都会诧异,然后顺便问上一句:这青岛的还是纯生的啊!会不会是摸金校尉在古墓中吃烧烤留下的?

其实,我国对于玻璃的制造和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玻璃大多作为一种炼丹的产物,有的作为饰品被镶嵌在金属制品之上,也有用其入药的。

晋代郭璞就把玻璃称之“药玉”,顾名思义就是像熬药一样烧制出来的一种像玉一样的东西。

待到汉朝,丝绸之路打通之后,西域的玻璃也传入我国。玻璃制品变得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由于运输不便,价格也是较为昂贵。

等到元代之后,官方已经开始承办玻璃作坊,名叫“瓘玉局”,玻璃制品种类更多,价格也略有降低。

所以,元朝出现玻璃酒瓶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吧。

第二件:银香盒(网名:酒瓶盖)

朝代:明

现存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别说是我们了,当初考古队看到也是一脸懵。一边保护古墓一边骂骂咧咧说着这些摸金校尉太没有素质了,竟然乱丢垃圾。

但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酷似啤酒瓶盖的物件上面有些奇怪的粉末,还有淡淡的香气传来。结合“瓶盖”上“香”的字迹,考古工作者联想到了古代女子化妆所用的盒子。

经过鉴定,这一对“瓶盖”正是古代女子化妆所用的盒子“银香盒”,而那些奇怪的粉末正是古代的香料。那些齿一样的结构,不是啤酒瓶的封口,而是上下打开的盒子。

第三件:战国·水晶杯

朝代:战国

现存博物馆:杭州博物馆。

这款水杯出土于1990年浙江杭州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杯全高15厘米,口径8厘米,造型棱角分明,底圆,圈足外撇,有独特的战国风格。但若是第一眼看到,我肯定会是刚从我家冰箱里拿出来的。

玻璃酒瓶、水晶杯和“瓶盖”一起被网友戏称为烧烤三件套,也有人把这三件称为“破烂”三件套,甚至还有网友希望能够一起展出一下。

但可惜的是这三件文物都是当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可能外出展览的。除非哪一天,“啤酒瓶”、“酒杯”和“啤酒瓶盖”同时被国家博物馆“借走”,说不定这“破烂”三件套还真有相见的一天。

第四件:越窑青瓷·方格盒

朝代:东吴

现存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

这件文物出土于东吴大将朱然墓,名副其实的千年文物,不过我怎么觉得这个和我今天中午食堂用的饭盒大差不差!

说句实话,若是这件文物放在食堂里,我肯定以为是一个造价高端的饭盒,根本不会把其和东吴古董联系到一起。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人的生活确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精致。

第五件:南宋·水晶璧

朝代:南宋

现存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

此文物通体纯净光洁、晶莹透亮,孔壁垂直,打磨精致,毫无杂质,此文物在古代肯定是价值不菲。但若是今天看来,可能会被很多人误解成玻璃,因为太透明了!

这根绳子是与此水晶璧一同发现的,经历百年时光,依然完好如初。

但这根绳子的样式可能和现在很多吊坠绳子差不多,所以有着极大的穿越感。

第六件:绿柱石·水晶串饰

朝代:东汉

现存博物馆:合浦博物馆馆

第一眼,这不是街边两元店卖的普通手串吗?再来一眼,原来是在博物馆,那没事了。

这件文物材质看起来像塑料,其实是绿柱石和水晶。虽然制作工艺不能和前面几件文物相比,但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依然有种珠光宝气的感觉,足以证明其珍贵。

话说看看这个两千年前的手串,再对比今天的手串,原来女性的审美一直没啥变化,主要就是喜欢好看的珠宝。

第七件:水晶·印章

朝代:清

水晶这东西,越接近玻璃越好看,但越看起来像玻璃,越容易被误会,尤其是近代。

各种水晶印章琳琅满目,鱼目混珠,谁也不知道是水晶还是玻璃,就像我这个图,就是别人宣称的水晶图,大家看看到底是水晶还是玻璃呢?

除了上述的水晶、玻璃制品,其实还有很多文物,看了之后都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就是现代人做的。

第八件:纸画·《东晋墓主人生活图》

朝代:东晋

现存博物馆:新疆博物馆

你敢相信吗?上图这个无比抽象的古画,并不是你家孩子的涂鸦,而是来自东晋某贵族墓穴中的一幅纸画。

此画一共六幅,描写的是墓主人平常的生活,但因为过于搞怪,曾一度认为是摸金校尉的心血来潮之作,后经过鉴定确实出自东晋。

不过画成这样,墓主人又是当时贵族,确定当时的画师九族还在?

不过也有可能是当时某些小朋友画的,和墓主人关系不错,便放入墓中。

第九件:青铜·游标卡尺

朝代:东汉

现存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

总有人觉得现代人比古人懂得多,能力更强,其实还真未必。

这是一把来自王莽时期的游标卡尺,和现代的游标卡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具备内外测量的功能,而且精度十分惊人。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即使受限于当时的时代,也能做出超越当时时代的物品。

第十件:铜·齿轮

朝代:战国

现存博物馆:洛阳博物馆

在2400年之前的东周时代,当时的工人已经在粮仓中批量使用青铜器件来帮助做工。此齿轮直径约10厘米,轮齿数量30个,齿距规整分布均匀,让考古人员叹为观止,很难想象在当时的年代能手工打造出这种极具穿越感的齿轮。

据专家的考证,这种齿轮的作用大多是用于止动,就是为了使那些能回转的机器停下来,防止其滑动,比如粮仓中吊重物的装置。

总结

今天我们总结了十余件那些看起来不像文物的文物,浏览之余,不禁感叹古人工艺之精湛。

有些时候,自己家不起眼的物品,也可能是被遗忘的文物也说不准呢?比如我家碾磨的石滚,肯定用的是三千年前的石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