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开启。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50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86万人。以下是2020年至2025年的数据:
年份 报名人数(万)
2020 341
2021 377
2022 457
2023 474
2024 438
2025 388
当 “考研” 降温,年轻人不再执迷读研,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社会多方面的变化,具体如下:
1.就业市场方面
学历优势弱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学历的稀缺性降低,“学历倒挂” 现象出现,本科毕业生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后,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一定低于硕士毕业生。企业招聘标准多元化:企业在招聘时不再单纯看重学历,而是更加注重实习经历、社会实践、专业与岗位的契合程度以及个人潜力等多方面因素。这使得很多年轻人意识到,即使没有研究生学历,通过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提升专业技能,也能在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机会。
2.教育环境方面
一方面,学术型硕士逐渐减少,专业硕士比例不断提升,硕士培养转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在专业方向上做出更明确的选择,也意味着想通过读研深造的学生需要更具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注重质量和内涵提升,毕业要求更加严格,论文审查、科研成果考核等环节难度加大,这让一些原本想通过考研获取轻松 “缓冲期” 的学生重新衡量考研的投入与产出比。
3.社会观念方面
职业观念多元化:社会观念日益多元化,人们对成功的定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高学历、高职位,直播、网红、带货等自由职业新兴就业形态也日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他们以更为多元、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职业路径来定义成功,打破了 “考研 - 就业 - 升职” 的单一成长模式。何况现在研究生毕业有可能还在送外卖,或者响应国家号召放低长袖去做家政,年轻人已经不好忽悠。另一方面,求稳心态凸显,人身的终点是考编:考研降温的同时,考公、考编等热度上升,2024 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 310 万,平均竞争比达到 69:1,这反映出年轻人在就业选择上更加务实,更倾向于追求稳定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路径。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