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包拯,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廉政为民的清官,从不少古装剧中,我们看到包拯和当时的强权势力作斗争,为人民谋福报。那么几百年过去了,包拯的后代现在都怎么样了呢?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第35代后人居然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也只做这一件事,一起来看看。
包拯,是宋朝时期有名的清官,民间流传包拯出生时,当天电闪雷鸣,天空中的乌云黑压压一片,生下来的包拯黑不溜秋,再加上长相一般,所以家里人都觉得包拯是个祸害,于是父母便把他丢在路边,幸好他的大嫂不忍看到包拯受苦,于是偷偷抱了回去,自己悄悄抚养他长大。后来包拯长大后,大嫂便把自己抱养包拯的事情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的家人得知包拯还活着,也非常的开心,于是便把他接回家里来,不过这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
包拯回到家里后,他的叔叔和叔嫂嫉妒自己将来分得的财产会变少,所以时常给包拯穿小鞋。有一次叔嫂的东西不小心掉进了井里面,于是便趁包拯不注意,把他也推了下去,这可倒好,包拯摔下去的时候,头上摔出了一个伤口,这也成为了包拯头上月牙标记的来历。
后来的包拯,通过科举考试,逐步走上了仕途,在包拯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不畏强权,备受后人称赞的就是“铡驸马”的事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让这个清廉的包拯逐渐被百姓所熟知,后来包拯清正廉明的形象备受后人赞扬,当然包拯也因为自己的清正廉明,招惹了一些为非作歹之人的嫉恨,在包拯死后,其后代家人也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包拯的后代逐渐开始出世,这些子孙后代有的外出经商,有的从事一些其他打工行业,这样的行为渐渐让包拯的祠堂变的陈旧,无人看守下变的破败不堪。后来包拯的第35代传人包贤良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便决定亲自打扫包拯的祠堂。包贤良日常除了下地种田,收粮食之外,其一辈子做得最多的一件事便是打扫祠堂,正是有了他不懈的努力,包拯祠堂一直保持着干净整洁。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不少人都开始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营养自己,于是有人便想起了包拯的故乡,慕名前来的游客一下子使得包拯故乡变的热闹非凡。对于包贤良来说,这无疑是个挣钱的好机会,不过他却坚持带着游客免费游览包拯祠堂,这无疑更加重了人们对包拯,以及其后代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