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伏天为何要从三庚数起?今年三伏要热多久

访枫评文化 2024-06-30 15:02:37

导读:“夏至三庚数头伏”,伏天为何要从三庚数起?今年哪天入伏?要热多久?

俗话说:“未到夏至莫言热,冬至不到莫说寒”。夏至,是一年之中太阳光照时间最长的一天。

伴随着夏至节气的到来,一年中最为酷热、潮湿的三伏时节马上也就要来临了。伏天的气候特点就是闷热、潮湿,稍微一动,便浑身是汗津津的,给人体感极为不适。闷热的天气加上身体上的不舒服,往往会让人们苦不堪言,胃口变差,身体开始消瘦,因此,三伏天又被叫做“苦夏”。

三伏将至,老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伏天为何要从三庚数起呢?今年是哪天入伏?又要热多久呢?一起来看看!

“伏”是什么?

从上古时期开始,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不断抗争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信仰,一种是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另一种则是祖先信仰。

这两种信仰一直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之中。就像我们现在仍然会庆祝的“四时八节”,每一个需要隆重庆祝的节日,都无不与这两种信仰有关。

《史记》中说:“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又云“狗,阳 畜也,以狗张磔于郭四门,禳却热毒气也”。

古人认为,夏天高温、潮湿的天气有毒,将其称之为“暑邪”。为了能够安全的度过这段时间,于是就杀狗,把狗肉放在城门上来祭祀,以消除夏天的热毒,这种祭祀就称为“伏祭”。

而“伏”字之所以为人犬的会意,最初就是“人杀狗为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进行“伏祭”的同时,还会举办一些诸如“颁冰、贴伏膘、吃凉面”等等消夏避暑的民俗活动,这就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节日“伏日”。

《汉书.郊祀志》注中说:“六月伏日也,周时无,至此(秦)乃有之”。

颁冰

古人很早就已经掌握了“制冰藏冰”的方法。先秦时期就有冬季藏冰,第二年夏季赏赐大臣的做法。《夏小正》中说“颁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

到了宋时,若是藏冰不足,还会以官职大小来补贴相应的银两,堪称古代版的“高温补贴费”。

贴伏膘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古人在三伏期间会经常吃一些肉、面、蛋等食品来滋补身体,用以改善因为暑热带来的饮食不佳、身体消瘦的情形,称为“贴伏膘”。

而三伏天,又是在夏季麦收之后,农闲之时,此时正适合做上一些“好吃的”来犒劳自己和家人,以填补之前忙碌给身体带来的“亏空”。

至此,“伏”,也就从最初的单纯只是“伏祭”,变成了有着“藏伏、趴伏、躲避,隐伏避盛暑”之意的“伏日”。

伏日和庚日有什么关系?

“昔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干者犹树之干,强而为阳;支者犹树之枝,弱而为阴”。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然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又离不开天。

于是就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一天干一地支,两两相合,组成了六十种不同的组合,用来计算年岁。

而后,又将阴阳五行之说引入到十天干之中。将其分为“五季”,其中甲、乙属木,为春;丙、丁属火,为夏;戊、巳属土,为长夏(三伏);庚、辛属金,为秋;壬、癸属水,为冬。

“长夏”,处于夏季和秋季之间,夏为阳火,其性烈;秋为阴金,其性敛;长夏为温土,其性中,正好可以中和夏阳火之烈,藏秋阴金之敛。故,伏者何也?乃是藏阴金之气于炽热之中,五行变化、阴阳交换之日也!

而“庚”又通“更”,天道有所更替也。庚属金,金畏火,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故而,用“庚日”来计算“伏日”,以示五行阴阳转换,天道变化。

为何是夏至“三庚”入伏?

古人云:“天道速,地道迟”。从天文现象上来说,当太阳进入“鹑首之次”时,就是天气变热的开始。“鹑首之次”从东井十六度开始,经过鬼宿,到柳宿八度结束。

“鹑,为火鸟”,也就是天空中的南方朱雀七宿。朱雀七宿共分三次,分别是“鹑首之次”、“鹑火之次”和“鹑尾之次”,对应未、午、巳三宫。当太阳进入鹑首之次时,天气开始逐渐变得炎热;进入鹑火之次时,三伏到来;到达鹑尾之次时,天气开始逐渐变凉。

换句话说,当从太阳进入鹑首之次(未)到鹑火之次(午),大约要经过井宿的三十三度、鬼宿的四度和柳宿的八度,一共是四十六度,一度大约为一天时间。另,由于岁差的关系,此处各宿度数均为估值。

夏至节气之时,太阳大约在井宿的三十度左右,从井宿三十度到柳宿八度,刚好就是十六度,也就是大约要经过十六天。

简而言之,就是夏至虽然是一年中太阳光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但却不是最热的一天。

因为事物想要发生变化和改变,都需要一个积累和转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气温来说也是一样,虽然夏至节气后气温会越来越高,天气也会越来越热。

但太阳光照在地上,大地在吸收了热量以后,会有一个转化并释放的过程。只有当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高于散发出去的热量时,才能够展示出伏热强大的一面,这便是“地道迟”。

就像在一天中,中午12点时的太阳光照是最为强烈的,但最为炎热的时候却是下午14时。这也就是为何夏至后,不能立刻就入伏,而需要在过上一段时间的原因。

一个庚日是十天,两个庚日就是二十天。按照“夏至三庚入伏”的说法,最快夏至过后二十天就能入伏,基本与天文相吻合。因此,古人用“夏至三庚入伏,以合天道变化”。

伴随着太阳逐渐进入“鹑火之次”,天气也会越来越热。于是,人们又根据炎热程度的不同,将太阳进入鹑火之次到离开鹑尾之次的这段时间,以庚日为界,划分为三个阶段,曰:“三伏天”。

为什么中伏有的时候是十天,有的时候是二十天?

由于历法间的差异,夏至在阳历上出现的时间基本上每年变化不大,最多相差个一天左右,于公历每年的6月21日~22日交节。

而在古人的干支纪日法中,差别可是太大了,毕竟干支组合有着六十个之多,同一个天干的日子,最少也需要十天才能轮回一次。

假设,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节气的五天之后,那么从夏至到立秋之间,只能有四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离进入中伏的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只有十天,也就是说中伏只有十天。

但是,如果夏至的第一个“庚日”是出现在夏至后的五天之内,那么从夏至到立秋之间,就会有五个“庚日”。而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离进入中伏的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要有二十天,也就是说中伏会有二十天。

简单来说,就是每年的“头伏”和“末伏”的时间是固定的,都是十天。而中伏是十天还是二十天,要看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庚日出现的越早,中伏的时间也就越长。

入伏后,气温越来越高,大地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逐渐累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到了中伏的时候,积累的热量差不多已经达到高峰,加上时不时降雨的影响,空气湿度变大、气压低、风速小、太阳光照又强,会带给给人们一种“上蒸下煮”的感觉,让人难以忍受,每天只想躺着、趴着,什么也不想去做。而中伏的时间又比较长,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伏会比其它的两伏要热得多一些。

2024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2024年7月15日~7月24日 (10天)

中伏:2024年7月25日~8月13日 (20天)

末伏:2024年8月14日~8月23日 (10天)

由此可见,今年的“三伏”又是一个有着足足40天的长三伏。

小结

“炎暑鼓洪炉,金伏过三庚。倦眠身似火,几度衣裳汗”?三伏将至,你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

看到这,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儿呢?不妨,给小编点个赞,留言鼓励一下吧!由衷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留下一句“三伏至,事事顺意”,为自己和家人一起来接平安,接健康,接好运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欢迎大家把想知道的俗语、掌故,留言给我!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