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集,刷新认知,这片放现在铁定冲爆热搜

俊晖电影 2024-12-01 14:27:03

说到学习,中国学生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卷王。

我们会用寒窗苦读来形容学生时代,更别提古代典故中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

近几年,学生抑郁、休学的新闻不绝于耳。

终于有人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有必要这么卷吗?

反观一些西方国家的孩子,9点上学,3点放学,一辈子没吃过晚自习的苦。

尤其英国青少年,世界闻名的熊孩子,根本不知“卷”为何物。

如果让这群“混世魔王”接受中式教育的洗礼,会发生什么呢?

英剧《性爱自修室》剧照

还真有人组织了一场大胆的试验:中式教育PK英式教育。

5位来自中国的老师被邀请到一所英国中学,用中式教育法给一群英国初三学生上课。

试验结束时,学生们会参加考试,他们的成绩将和校内其他初三学生比较,从而判断哪种教育方法效果更好。

到底是中国老师踢到铁板,还是英国学生怀疑人生?

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记录下了这场鸡飞狗跳又引人深思的试验。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导演: BBC

编剧: BBC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6565zm

首播: 2015-08-04(英国)

集数: 3

单集片长: 60分钟

片中参与试验的5位老师都是来自中国名校的教师。

每个人都能用流利的英语教学,在国内应该算顶尖水准了。

他们都是中式教育法的拥护者,坚信只有高强度的刻苦学习才能带来好成绩。

他们即将面对的50名英国初三学生,来自一所名叫博航特的中学。

在这群英国青少年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人口多,遍地学霸的地方。

他们甚至还知道中国的学生每天上12小时的学,回到家还要做5个小时作业,看来中国学生的苦都已经“名扬海外”了。

这场试验被命名为“中式学校”。

50名参与试验的英国初三学生将体验中国初三学生的日常。

早上7点到校是必须的,西装也换成了中式田径服。

当然也少不了经典的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

没想到广播体操在英国中学大受欢迎。

校长尼尔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表示愿意全校推广让1600个学生都来操场上做早操,他觉得孩子们聚在一起做操既热闹又有爱。

等到正式上课时,学生们受到的第一次冲击是课堂规模。

在英国,一个教室最多容纳30名学生。学生是按成绩分班,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各班的教学大纲也不一样。

但现在50名学生一个班,能力参差不齐,却要采用同一套教学大纲。

中式教育班很快出现课堂纪律问题。

中国老师的讲课方法,非常需要专注力,适合学霸。

那些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摸鱼的摸鱼,聊天的聊天,吵闹声都盖过了老师讲课。

中国老师的手段,大家都见识过,罚站、面壁、写检查、请家长……总有一款适合你。

科学课老师杨君当场发飙,果断让话多的学生出去罚站。

没想到踢到铁板,被罚站的学生不仅一脸无所谓,甚至表示喜欢那种越界惹麻烦的刺激感。

一身反骨的英国青少年是越罚越叛逆。

中式教育的课堂主要以记笔记为主,老师将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学生抄写下来。

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法让英国学生感到乏味无聊,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

此外,长时间的学习也让英国学生叫苦不迭。

中式教育班的学生上完课后还有2个小时的自习时间,在教室里的时间是同年级其他英国学生的2倍。

中国老师则表示长时间的学习虽然枯燥,但提高成绩的效果显著。

至少她在国内带的学生成绩领先这些英国学生3年。

数学老师邹海连也发现英国学生的水平,明显落后于他在国内的学生。

他是杭州一所名校的数学老师,英国学生的落后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中式教育大班教学的弊端还表现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自信心受挫。

面对同样的教学大纲,学霸能学好,但他们跟不上。

而中式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残酷的竞争和比较。

中式教育的竞争无处不在,这也体现在中式体育课上。

在英国,学生体育课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但在中国,体育是中考的一部分,固定项目有: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跳绳。

参与试验的英国学生也将被考核这几项。

有些学生能轻松达到体能要求,但不擅长运动的学生会很受挫。

他们发现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却做不到。

有些英国学生第一次经历这种残酷的比较,当场哭出来。在“身经百战”的中国学生看来,可能略显矫情。

但也许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和别人比较,而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多么伤自尊和打击自信心。

也有一些英国学生很适应中式教育法,觉得这种方式更高效。

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学霸,原本就很专注,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英两种文化的碰撞也在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中国老师认为人应该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你。

英国学生却坚持人应该做自己,为自己而活。

又比如,中国老师认为孩子应该听父母的话,

英国学生立刻反驳“父母不总是对的”。

观念上的冲突经常导致“鸡同鸭讲”,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中式教育试验的前两周,课堂纪律一直处在崩坏状态,老师们几乎无法正常上课。

聊天的、捣乱的、化妆的、谈恋爱的,就是没人听课。

甚至还有人带了电水壶现场泡茶,不愧是英国人。

忍无可忍的中国老师使出了杀手锏——家长会。

老师们轮番上台演讲请求家长配合,他们的真诚还是打动了英国家长们。

抛开文化差异,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在哪儿都是一样的。

临近考试,家长会显然起了作用,中式教育班的学生终于开始用心学习。

中国老师也调整了沟通方式,采用更多的鼓励和耐心。

这种“顺毛摸”的方式,终于“降服”了英国青少年的叛逆。

考试前夜这些英国学生展现出了媲美中国学生的投入度,个个复习到深夜。

这很可能是他们学生生涯中最卷的一次了。

对中英两国教育者来说,而这场考试意义重大,双方都在暗暗较劲。

中国老师希望能用成绩来证明中式教育的优势,此外还有一层为国争光的使命感。

英国校长则不希望自由快乐的英式学习法输给灌输式的高压学习法。

最终的考试结果,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中式教育大获全胜。

数学平均分:中式学校67.74 / 博航特中学54.84

文科平均分:中式学校46.88 / 博航特中学36.46

理科平均分:中式学校58.33 / 博航特中学50

不过英国校长仍然对中式教育持怀疑态度:提高成绩固然好,可是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一天学十五六个小时吗?

中式教育要求高强度的学习、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以及对传统价值的重视。

但英国的教育系统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以及个性化学习。

但英国校长也表示他很赞赏中国人尊师重道的传统,值得英国人学习。

毕竟自由散漫的英国青少年真的很难教。

中国老师认为英式教育也有值得学习的部分。

比如英式教育用不同的教学大纲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而不是统一标准。

这样能保证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节奏。

此外,中式教育有时过于死板,灌输式学习法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自由。

而英式教育调动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就很值得学习。

确实很难评断哪种教育体制是最好的。

英式教育下,学生的确会快乐很多,但成绩却不理想。

中式教育能有效提高考试成绩,但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

统一标准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孩子很不友好,竞争和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不仅是一部关于教育实验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理解和文化交流的影片。

中国老师们在保持自己教育理念的同时,尝试理解并适应英国学生的需求和文化背景。

整个过程虽然“鸡飞狗跳”,但也有很多温馨感人的时刻。

在传统教育的弊端逐渐显化的当下,我们不禁开始怀疑曾经引以为傲的“头悬梁锥刺股精神”。

我们的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相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对教育感兴趣的观众,都能在这场有趣的教育试验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文作者:RAMA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