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短,见效快。
教育的本质是——筛选
谁都知道,好老师的重要性,好老师能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对孩子帮助很大,连数学大师丘成桐就说过好的老师点燃他对数学的兴趣!
但培养一个好老师至少10年以上,而且还要看老师的悟性,有没有再学习能力,好老师是稀缺资源凤毛麟角!校长等不了,股东更等不了,十年以后校长早就退休了,股东早就破产了。所以,直奔主题——筛选。开启逼宫模式:股东逼校长,校长逼老师,老师逼学生和家长——理解不了就背,背不会就写,不写就停课叫家长;作业能布置多少就布置多少,写不完就罚……在这种环境下总有孩子会胜出吧,那就行了,至于身心健康,有没有心理问题,厌不厌学,无所谓。有些人会问,筛不出来怎么办?扩招啊,增加数量!
2.成本低,风险小!
好老师是稀缺资源,恃宠而骄,忠诚度差是必然的。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教学能手,还没出多少成果,就被别人高价挖走了。学校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所以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引入严苛管理制度,老师作用就小很多,一切按制度管理和执行,他们往往信奉“只要学不死就往死学”翻译过来:只要逼不死就往死里逼!学不好,学生和家长自然会想办法。这时老师就像复读机一样,上完课,管理好就行。这种制度体系下,不可能培养出好老师,老师每天抓管理,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不用高价养好老师,成本自然降低,同时也不怕老师辞职,平替的人很多,反而老师忠诚度变高了,辞职风险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