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争鸣中,荀子的风头盖过孟子,千年后,却成了最大的输家

问道化鸣 2024-10-28 18:36:33
这是一所集教育、科研与议政咨询于一体的多功能机构,远胜希腊的柏拉图学园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这所大学时说:在“轴心时代”,西方的希腊出现了柏拉图学园,而东方的中国出现了更庞大的学术机构。

这两所大学具有超时代的共同点:东西方文明中最早的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和自由办学机构。

但柏拉图学园除了缪斯神庙和一些简易的必备房舍之外,其教学辩论都是在公园中进行。而稷下学宫不是只有几十个教师,而是动辄数千师生,仅一个淳于髡就有 “诸弟子三千人 ”,孟子、田骈也都“从者数百人”。

当时名流淳于髡、环渊、孟轲、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鲁仲连、驺奭、荀况等学界翘楚、学派创始人,都是这所大学的“校友”。

天下英才从秦楚燕赵和中原各国走进这所大学兼政府智囊机构,有76个成就突出者如淳于髡、孟子等享受上大夫待遇,也有不少人转为卿相,比如邹忌、荀子。

在这里,师生著书立说,开展学术交流与辩论,都言论自由,来去自由,花钱不愁。

他们在这里自由交流、论战、备问,不用担心因言获罪,开创了中国文化最波澜壮阔的黄金时代,史称“百家争鸣”,这所大学就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以“黄老道学”为主导,兼容百家的学术研究机构和“社科院”。

这里被历任国王赋予“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权力。“稷下先生”们高议阔论、竞相献策,淳于髡、邹忌、孟子等甚至当面指责齐王的过失,齐王无不“笑纳”之。

这里开展的每一次辩论都涉及国家天下的大政方针,比如“王霸”之辩、“义利之辨”、“行善恶之辨”等等,我们通过“王霸”学术论战,来领略一下“稷下学宫”的风采。

实行“王道”还是“霸道”的辩论,孟子输了,荀子赢了

春秋末年,群雄并起,社会处于激烈动荡与变革之中,各诸侯国都在变法图强,首开学术战端的是道家杨朱学派和儒家、墨家。孟子云: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于墨。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中国走向统一的大趋势已露端倪。怎样实现由乱到治、由分裂到统一?是实行王道还是霸道?这是“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之一。

孟子提出重王道轻霸道的主张,但在当时的中国反响甚微

所谓“王道”,就是“先王”之道或尧舜禹的“三王”仁政之道,“霸道”就是春秋时代的“五霸”之道。孟子认为,“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他主张实行王道,“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并认为重要的是“不嗜杀人”。

这一主张,与老子“以无事取天下”“执大象天下往”的思想颇有相似之处。

这场论战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在两宋理学家推崇孟子之后,这一主张左右了元明清三代。然而在当时,孟子的主张不受欢迎,曾被梁惠王、卫灵公批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以他虽名气很大,反对的声音却此起彼伏,甚至孟子的弟子都不以为然。

弟子公孙立发难: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晏子辅佐景公名扬天下。您却说,以齐国的实力用王道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这未免让人疑惑,仁者莫若周文王,但没有“武王革命”就不可能推翻殷商王朝。现在您把实行王政说得那么容易,若仁者无敌,何以仁者不敌霸者?

为何有此问?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奉行周礼的国家普遍弱小,包括周公的封国,作为周礼的典型保存者和实施者,从伯禽开始,就无争于天下,后来的历史即是明证。

学者们认为,周礼的软实力在诸侯争霸中早已成为粉饰,开始时的样板国家鲁国,始终受到周边国家的欺负,就连殷商后裔的宋国都不把它当回事,仁者竟不堪若此,凭什么说服并领导大国?

孟子批评说:商朝统治已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一批贤臣辅佐,所以根基尚稳,时机不成熟,文王只能只待时机。

但当下的齐国完全具备了用王道统一天下的条件,根据是: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国土都没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齐国却超过了;且齐国鸡犬之声相闻,而达乎四境,人多地广。

所以,齐国具备了王道的充足条件,君王若能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一定没有谁能够阻挡。况且,天下失道久矣,暴政害民久矣,民众渴望王道久矣。

孔子云“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有德之君的影响会像风暴一般迅速传遍天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这个时候,有能力的君主施行仁政,天下一定会像得到解救一样欢呼雀跃,都来支持。所以,施行仁政,就能事半功倍,统一中国。

他为此还推翻了《尚书》“武王伐纣,流血漂杵”的记载,因为仁者无敌,以仁者伐无道,无需激烈拼杀,何来“流血漂杵”?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但当时的天下大势,打打杀杀几百年,那些看似实行仁政的国家中,没有一个成为大国。相反,倒是那些边鄙蛮夷之国、薄礼不仁之国一个个崛起成为大国,比如秦国、楚国。

时局如此,且齐国自姜子牙以来一直奉行道法治国思想,所以应者寥寥,反对的却大有人在。

荀子对礼法、王霸之争的总结:“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15岁游学于稷下学宫,此后成为“稷下先生”,因为他思想开放,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学宫的“祭酒”(校长)。

荀子以孔子嫡传自居,事实上他对儒家典籍的整理和传承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春秋学”也都与荀学有关。所以,战国至北宋之前,史书常以“荀孟”称二子,两宋以后,则以“孟荀”称之。

清儒汪中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谭嗣同则认为:“二千年之政,皆秦政也;二千年之学,皆荀学也”。

荀子能在以黄老道学为主导的稷下学宫“三为祭酒”,足见荀子的见识和能力。他虽以孔子嫡传自诩,但不囿于门户之见,强调既要“隆礼”,也要“重法”,韩非、李斯、张苍这几人正巧都师从过荀子,这也为两宋理学家将其列入异端埋下了伏笔。

针对孟子“以德行仁者王”的主张,荀子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命题。

他强调必须礼法并举,才能王霸统一。他反对孟子的“王霸”对立观念,就像反对他的“义利观”一样,荀子既不是“王天下”,也不是“霸天下”,因为“王”“霸”两者完全可以兼容。他认为“治之经”,在于“礼与刑”,“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为用。

他将“法治”称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二威并举,则可“王霸天下”。

荀子的礼法兼施、王霸统一,与稷下学宫的黄老道学“管仲学派”的王霸并举主张接近,所以荀子学派和管仲学派的王霸学说顺应时势,更具有现实性。

荀子的学说是对战国时期礼法、王霸之争的总结,开创了汉代儒法合流、外儒内法的先河。

曾经辉煌的荀学,因为理学的兴起而陨落

从唐代的韩愈开始,就开始了对儒家道统的梳理和建构,两宋时期的学学家们更是以光复儒学为己任,到了南宋朱熹,理学体系建立,儒家道统完备。

所谓儒家“道统”,就是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理学家以孔子孟子思想为核心,将一切不利于孔子孟子学说的人一律排除在外,不管他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荀子总是跟孟子唱对台戏,比如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的“义利观”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认为“二者不可得兼”,要“舍生而取义”。

荀子则认为“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人之欲利……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也”,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如同饥渴要饮食一样,圣人也不能免之。

孟子要实行王道,荀子认为不要分别“王道”与“霸道”,要看怎么用和效果。

何况荀子兼采道法思想,他的《天论》有道家的自然天道思想,他的治论是道法之治,他认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重法”思想为理学家所不能接受。

更要命的是,他的《非十二子》对黄老道家(道家、法家)、儒家、墨家、名家等学派名士逐个批判,而对其他10人的批判基本上基于“欺惑愚众”的指责,唯独认定子思、孟轲是罪人。

他说子思、孟子二人“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朱熹告诉他的弟子:“不须理会荀卿……渠分明不识道理”,“从头到底皆不识。当时未有明道之士,被他说用于世千馀年。”

在朱熹看来,荀子就是个法家,他是不识“道”的人,荀学之所以流行千余年,是因为那时候没有“明道之士”。

元代虽将儒生列入“九等”跟第十位的“乞丐”不相上下,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蒙元政权标榜理学,科举考试的出题和标准答案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元朝至顺元年孟子被封为“亚圣公”,“孔孟”从此合称。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朱厚熜下令将荀子牌位移出孔庙。这个两汉的“亚圣”,孔子之后惟荀子的圣人(章太炎),从此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移除荀子的理由很“正当”:“言或近于黄老,术实杂于申韩(法家);身托黄歇,不羞悖论之人;学传李斯,遂基坑焚之祸;以性为恶,以礼为伪,以尧舜为矫饰,以子思、孟轲为乱天下者”……

这一错案,直到编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官方才正式为荀子正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