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八十六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09 03:52:37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八十六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节 欧阳修的书法观念与艺术追求

四、北碑、隋碑美学的破晓之人

最早的发现者欧阳修,其诸多不成体系的书法批评言论中,还有一项贡献在于对古代碑刻书迹的研究。这一发现实属偶然。

欧阳修身为历史学家,对历代金石文字兴致浓厚,故而在为官闲暇之余,全力搜求,获取众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诸多金石摹拓本后抒发自身见解,此即《集古录》。从这些题跋中的议论来看,他的关注点并非仅局限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人物旧事等等,当中有众多言论是直接针对书法的优劣。

他的《集古录》对北朝的一些石刻书法作品予以关注,他表示因其字形笔画值得观赏,所以予以著录。文中写道:《右神龟造像碑记》乃魏神龟三年所立。我所收集记录的,自隋朝以前的碑志,都未曾轻易舍弃,只因其中有可取之处。然而担忧其文辞粗陋浅显,又多谈及佛教,只是唯独因其字画精妙。只有后魏北齐的稍差。而且字法多有不同,不知是如何形成的。此碑的字画,时常刚劲有力,尤为出色。右不记书写和撰著之人的姓名。文字采用声韵对偶,颇为奇特。而字画也不错,往往存有古法。

《右齐造石浮图记》碑文粗鄙且镌刻有误,时而有完整的字。笔画清新婉约,令人喜爱,故而记录下来。由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撰写。不记书写之人的姓名。字画刚劲,有欧阳询、虞世南的笔体。

《右太平寺碑》不记撰写之人的姓名。南北的文章,到了陈隋时期,其弊端达到极点。怀疑是里巷庸人所作。然而看其字画,又并非寻常俗人所能达到。大概当时的流弊,认为文章至此就算是好的了。

类似的评语于《集古录》中为数不少,在此不逐一列举。由上述这些议论可知,欧阳修乃是一位悉心的研究者,其不但着眼于历史中散落于民间、山野的文献资料,还同时留意其中的书写水平,即书法的优劣,并能从往昔众人较少关注的北魏、北齐乃至隋朝的部分碑刻里挖掘出书法价值,这无疑拓宽了书法艺术领域的视野。

诚然,我们需明白,欧阳修终归不是专业的书法研究者,他关注这些山野碑刻作品,部分缘由在于这些无名氏的创作超越了当时士大夫的整体书写水平,这种心理落差致使他对收集而来的一些北碑、隋碑书法刮目相看。

欧阳修的书法观念并未因发现众多具有书法艺术价值的碑刻而发生改变,其心目中的书法正统依旧是晋唐名家系列。故而,对于北碑乃至隋碑的认知依旧局限于将它们和唐朝以及东晋时期的书法传统进行对比,寻求相似之处,风格差异较大的则搁置不论。

在《集古录》有关《石门铭》的题跋中,欧阳修对该碑的书艺只字未提,想必是因为《石门铭》的风格与晋唐传统相去甚远,然而《石门铭》在后来碑派书法家的评价体系里却拥有极高地位。

同样,《集古录》中述录考订的金文至汉隶碑刻众多,欧阳修也未谈及当中的书艺,这些书迹的艺术价值要待明清之后才得以充分挖掘。自唐朝起始,书法理论家关注的是魏晋以后的名家,书法艺术实践也局限于此范畴。

北宋前期,人们的视野颇为狭窄,这种现象的产生,除受资料所限,自然也存在观念方面的问题。北朝乃至隋碑并非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绝大多数人未曾留意它们的存在。因欧阳修的关注,这些书法资料的艺术价值才逐渐被人认知。

当然,在欧阳修之后许久,北朝碑刻书法依旧少有人问津,直至清朝碑刻研究兴盛,他的开拓之功才得以彰显。欧阳修的书法批评虽未构成一个完备的系统,但所涉议题众多,其中对于书法的价值功能的全新认识、书法与人品的关系、书法创作的状态与目的、书法美的深层意涵、个人书法面貌的要求,以及对北碑的关注等,均为后来书法理论的核心课题。

北宋后期,苏轼、黄庭坚等人所倡导的尚意书风,与欧阳修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

(此讲内容共计:1511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