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临终前,为何再三叮嘱不让毛岸青参加他的追悼会?两个原因

绿海看历史 2024-08-06 21:48:57

到了毛主席晚年时,早年与杨开慧同志留下的三位儿子中,仅有毛岸青尚早在人世了。不过即便如此,这位独子依旧没有得到多少特殊照顾,他从事着普通工作,与当时不少青年一样,参与着中国工业化转型的建设之中。

随着身体状况的日渐恶化,以及革命元勋接二连三的离去,毛主席身心在备受打击的同时,居然特地向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嘱咐,自己离世后,倘若要办追悼会,也不要毛岸青来现场参加。那么一生遭遇磨难,年长后也没有得到特殊照顾的毛岸青为何会被毛主席拒绝其参加自己的追悼会呢?这有何用意在其中呢?

自从母亲为革命事业而牺牲后,毛岸青跟着哥哥,一起流落街头,渡过了不少艰难岁月。可后来在哥哥毛岸英参加革命工作后,一度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也没闲着,而是从基层工作做起,成为了一名扎根基层的党组织工作人员。

哥哥毛岸英的工作忙碌,使得兄弟二人经常是聚少离多,很多想要说的话也没有机会去倾诉。不过当时的毛岸青却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毕竟在革命战争胜利近在眼前的情况下,他认为未来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可以理解的。

希望能够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有更多的机会与家人相聚的毛岸青,却又一次被现实狠狠地打击了一次。随着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以及全国各地在解放后组织的重建工作的展开,无论是踏上朝鲜战场的哥哥,还是忙于国事的父亲,都没有时间和机会来照顾到毛岸青。后来听闻哥哥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后,本来就郁郁寡欢的毛岸青,更是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原本就患有脑疾的他,此后便一病不起了。

深知毛岸青的脑疾严重,毛主席尽管十分担心,可也没有给过他分毫的特殊化待遇,仅仅只是按照当时党组织工作人员的病休惯例,将其安排到了大连的某医院,进行住院疗养。在住院疗养期间,毛岸青得益于遇到了未来的妻子邵华,身心的创伤才有所好转。可即便是如此,毛岸青的身体依旧十分脆弱,这也使得他难以担任要职,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后,康复后的毛岸青,只得到翻译的岗位上工作。

随着毛主席的年纪渐长,以及身体状况的恶化,在世上的日间已然所剩无几,于是身旁的工作人员担心其独子毛岸青的生活状况,便向毛主席提议能否将其提拔到一些重要的岗位上工作。听闻工作人员的提议,毛主席不仅是断然拒绝,还交给了工作人员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这便是要求毛岸青不能参加自己日后的追悼会。

当然毛主席非常清楚自己这个独子的情况,如此安排不仅能让他日后能够更加扎根于自己的基层工作,也能减少他因为失去父亲而所受的心理创伤。于是这么安排也能让身边不少工作人员理解其用意所在了。

除了有照顾到毛岸青的心理因素外,毛主席此番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让其参加自己的追悼会,还有另一层深远的用意,这便是防止将自己的形象过于夸大。其实晚年的毛主席,最初是嘱咐不让给自己办理追悼会的,可党组织却一再坚持,于是在顺应组织这个决定的同时,他便开始考虑到如何减少追悼会造成的不利影响了。

之所以有这样一方面的考虑,主要还是当毛主席听闻对岸台湾的蒋介石离世后,追悼会不仅大操大办,其子蒋经国更是扮演了“太子”身份,顺利继位,这让“蒋家王朝”的阴影依旧在台湾挥之不去,他由此感到了深深的忧虑。为了防止中国重蹈覆辙,毛主席不仅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尽量不要让毛岸青第一时间来到北京,参加自己的追悼会外,更是提前做到了党组织内部的接班工作,让一批年富力强,有能力的革命人才担任了党组织的领导岗位,防止因自己的离去而造成领导层的接班上的混乱。

正是在毛主席高瞻远瞩的安排之下,毛岸青只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追念父亲,可相比之下,党组织的领导层接班工作却是顺利完成,使得国家建立之初的制度得到了稳固,没有因为毛主席的离开而产生丝毫的混乱迹象,这令后世不得不佩服伟人眼光之长远,部署之高明了。

4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