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相信白居易这首朗朗上口的《草》已经和孟浩然的《春晓》、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等作品并列,成为无数学子关于诗词启蒙的深刻记忆。
可是很多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小学课本中的这首唐诗并非白居易创作的原版,而是在原版基础上“腰斩”过的“删减版”。同时,这首诗的原名也并非简单一个“草”字,而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实是一首应试之作。白居易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年仅十六岁。根据唐朝的科举考试规定,但凡限定题材的诗题,前面都要带上“赋得”二字,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命题作文。同时,考试还要求全诗在指定题材下,立意清晰,起承转合分明,对仗工整,文字空灵。
科举考试如此多的条条框框,直接导致了唐诗中的“赋得体”难出佳作。但是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却在严谨的结构之下,构思精妙,意境天成,别有一番韵味。这首诗因此也成为了他“出道”的成名作。
据说白居易第一次去长安拜见名士顾况的时候,对方没有太把这个后生放在眼里,只是劝他:长安米贵,房价又高,想在这里混下去,难呐。但是,当他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之后,他竟对这个后生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毫无疑问,《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古人、今人一致认可的佳作。对于这首诗的前四句,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读过全诗的人才会发现,作为一首送别诗,其实后面的四句才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真正内核。
那么,语文教材为什么只保留了作为铺陈之用的前四句呢?难道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背诵吗?但是背后的原因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完整版: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在我们所熟悉的前四句诗中,白居易着重描写了古原上绿草丰茂的景致,进而用“枯”、“荣”展示了野草岁岁循环,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体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在全诗的五、六两句中,白居易又用“侵”、“接”等具有画面感的动词进一步衬托出一派绿野蔓延的景致。
但是与此同时,诗人的感情已经悄然发生了转折。这里需要注意,野草侵的是“荒城”,接的是“古道”,这两个地点的引入无疑让诗句蒙上了一层荒凉之感。因此,在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的情感经过一系列铺陈、酝酿,一下子迸发了。白居易最后用萋萋芳草,尽显他和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课本中学习的前四句其实只是全诗的铺垫部分,后面四句才是这首诗的“灵魂”。那么课本这样改动的用意是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不是所有的唐诗都能拦腰“斩断”,而《赋得古原草送别》之所以能做这样的改动,是因为它在删改过后,依然具备一首好诗的各要素。《草》虽然删除了原诗的后半段,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在结构对仗和起承转合上的完整、合理性。
同时,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一首双重立意的诗,全诗的后半段写的是离情别绪,但是如果单独去看前半段,这首诗又可以看作一首揭示生命规律的哲理诗,较“离别”的主题而言,立意更为高远。
其次,《赋得古原草送别》在经过删改后,入选的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原诗的基调哀婉、惆怅,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深入理解。而经过删减的版本《草》,赞扬了野草坚韧的品格,以及生生不息的生长规律,正向、积极,具有更重要的引导意义。
其三,《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后半部分,出现了如“翠”、“萋”等较为复杂的生词,在书写和理解层面上,都给低龄段学生制造了较高的门槛,同时也加强了背诵的难度和负担。事实上,在小学的初阶段,古诗词教学主要以引导兴趣和启蒙为目的,不宜太过复杂。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笔者认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在服务教学上所做的改动还是相对成功的,大家怎么看?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记得点赞哦~
阉割后方可为己所用
锄禾还在不?
我上学的时候就背前面四句,但是到我孩子上学的时候要背诵全文,我蒙了难道我上的是假的
答案很简单,因为后四句的用词 修辞手法的难度和表达的感情深度,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呗
这些砖家好无聊,
拉倒吧,我上学的时候就学的前四句,我闺女就学的全诗,我还是后来翻全唐诗才知道还有四句的,感觉以前的课本坑人啊[笑着哭]
so 在我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我才知有后四句,那时都给我整懵了
这王孙怕是去做人质的吧[笑着哭]
长安米贵,白居不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变成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呲牙笑]专家想不到吧
这就是教育的悲哀 123你知教学生12留个三[得瑟]
草?
草,这首诗我觉得要比春眠不觉晓,更有生命力
不,初中就是全文了,小学纯粹是因为难背。(砖家理解)
放屁后四句才是主体,是诗人的表达的情!硬生生给阉割了,这是自己是太监也想其他的都是太监
后四句到底是啥?
删过吗?我上了个假学?
完整版意境很深,小学背的诗复杂的不少
看过古代人对原诗的注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比喻小人奸佞除之不净。和课本的解释截然相反
真能扯犊子
我零几年读的都是全文,哪里删了!
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以愚黔首(以德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断章取义呗
闯前您月光,进厂鞋两双,花呗望明月(下个月),支持泪两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笑着哭]还在吗
看看张衡的地动仪被砖家刨坟说伪学术…
可以认为是春秋笔法吗?
随便切割那还叫诗吗?明明写的是送别,现在変成写草。题目也改了,还挂在原作者头上。白居易如果知道,他肯定会骂道:我什么时候写过"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怪不得我没见妹子名字叫“明月”。
原来一直学的残片难怪大功不成
[得瑟]课本这东西都是人编的,[得瑟]你懂的( ̄∀ ̄)
跟近代史很像[笑着哭]
好个屁!
挥刀自宫,扬名立万
前面宣扬的是野草的顽强精神,后面写的是物是人非的凄凉,显然不合适塑造学生精神面貌
古人孩提的时候就学四书五经、千字文==,好像也没有所谓主、谓、宾,经典著作千古流传[笑着哭]
关关,雎鸠[点赞]
草![得瑟]
一個沒有文化的地區,丟人現眼。
屁
我就喜欢草[呲牙笑]
就是因为后半部分难啊,我三岁半背前四句几遍就下来了,背后四句挨好几次打
是的,小学生应该是引导和启蒙为主,不要太复杂!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装得一脸好B
个人觉得原诗的意境更活,有更富有动态和广度。
我记得我当时学的就是完整版啊,名字也是叫赋得古原草送别啊
古人重情义,伤别离,人和草一样有韧劲和生生不息
我四岁背唐诗时是老妈教全首的,小学时得半首还跟老师说印书的叔叔还没写完呢。[笑着哭]当时真他娘的天真。
92年的表示现在相当多的和小时候学的不一样了
白居易的诗说白了就是朗朗上口,读给没识字的老婆婆听,人家都能懂!前四句就是典型白居易。后四句我记得到了初中有讲。
黔之驴好像后面也有删减
可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常常会出现在预谋行凶者或霸权屠夫口中[笑着哭]
现在小学生是全文[汗]
断章取意
[呲牙笑]今天才知道还有下半段[吐舌头咯]
诗裁半截,题目也改了。全诗是送别诗重在感情。课文是哲理诗,重在寓意!
放在高年级学,怎样?
咦?我记得我小学课本是从“离离原上草”到“萋萋满别情”的。在课外练字用的字帖是从“离离原上草”到“春风吹又生”。小编说课本里的是被“腰斩”了的,又不说出完整的,我怀疑他有阴谋。2006 年上的小学,于 2020年 回复评论此文。评论不正确之处,请指正
俺上学那时候就没删 所以俺知道把它列为五绝名篇是胡扯蛋
太可怕了,这社会需要自由
记得小时候这首诗名称是叫 草 难道是我记错了,现在却改了这高大上有文化的名称了,小学二年级而己,教的不应该通份易懂吗?反正我是不懂改这名啥意思。[吐舌头眯眼睛笑]
捕蛇者说,还在语文课本上吗?
怪不得古人都是文才兼备,原来我们从小就特么学了一半。。。
太监诗么?
说的都是废话,删减都是经过很多学者,编辑大咖研究过得,需要你再重申吗
以前怎么学也不过是死记硬背,如今再看,竟是能体会几分诗人的辛酸之情了。
一个行业一旦被收编,就废了。比如书协作协画协…
因为开荒被抓了,破坏环境罪,剥夺政治权利,因此无法发表文章
就是砖家删的有道理呗 不怕白居易晚上去你家给你画个大花脸?
分析入理,到位[点赞]
小小年纪就能写出如此佳作,就算是是白白居住也挺容易的
后面两句我真不记得了
小编这波跪舔人教版教材编辑的操作实在是高
成功在哪里,只是断章取义,一时欢
草,到底是名词还是动词呢?
不说化用,该结合《黍离》读一下,就知道为啥不是半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