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她毅然抛夫弃子,消声匿迹17后回家,孩子却称她为英雄!

木叔读史 2024-12-07 14:23:11

在上海的书香门第中,诞生了一位不凡的女性——王承书。她,自幼体弱多病,却以惊人的理科天赋,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

1930年,王承书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燕京大学,斐托斐金钥匙奖的光芒映照着她前行的道路,硕士毕业后,她更是留校任教,成为了学术界的一颗新星。

然而,时代的洪流将她卷入了更为广阔的天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承书在炮火中辗转,却始终不忘学术的初心。

1939年,她与张文裕教授喜结连理,爱情与事业双丰收。

1941年,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基金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与丈夫一同迁往美国,攻读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从此在异国他乡绽放光彩。

在美国,王承书的才华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她与导师共同提出的“乌伦贝克方程”观点,更是轰动了整个美国学术界。

她拥有了美满的家庭、体面高薪的工作,以及美国崇高的社会地位,似乎一切都已圆满。

然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了她平静的心湖。

她激动地对丈夫说:“祖国需要我,我们一起回国吧!”这句话,不仅是对丈夫的告白,更是对祖国的深情呼唤。

她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途。回国后,王承书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不料,接下来三次工作调任,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每一次,当钱三强找到她,说出那句“国家需要”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搞!”

从热核聚变到高浓铀研究,再到核科研的深处,王承书一步步走进了祖国的核事业。

她隐姓埋名,远离家人,在简陋的帐篷里,与同事们日夜奋战。

黄沙漫天,寒风刺骨,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科学的执着。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王承书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她笑了。

这一刻,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就在她准备回归家庭与家人团聚时,却再次被召唤到核科研的战场上。直到1975年,她才功成身退,再次踏入家门。

这时的她,已经63岁,头发苍白,满脸皱纹,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而明亮。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生前,她立下遗嘱,将自己的一切捐给国家,包括自己的遗体。

对于个人,王承书有愧于丈夫、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

但的民族大义面前,她却无愧于党和国家。

王承书,配享太庙!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