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院长真敢说:因被功利心驱动,排名靠前的学生未必适合做科研

亦学笔谈 2024-06-26 14:47:30

这几天高考700分以上的考生备受关注,有人调侃,他们其实也不快乐,不是清华就是北大,选择性并不大,相反400分的考生选择一大堆。

由此可见,一流大学是众多优秀学子的聚集地,那些成绩拔尖的学生往往被外界看作是未来的科研巨匠,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重任。

但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最近,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航天动力学专家李俊峰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提到,应该警惕一些学生被功利心驱动,通过“一人一策”的策略来提前确定未来导师的招生名额。不过,他强调这种安排并非硬性绑定,以防止制度被误解,让学生过分追求科研成绩,而忽视了科研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李俊峰教授还观察到,学校里经常出现的“前10名”现象,大学和中学都存在,其实这并不完全代表这些学生在科研上的能力。因为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过于专注于分数,为了分数花了更多的精力,而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则更愿意探索新事物,寻找自己的方向。

目前,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主要还是看成绩,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成绩好并不代表就一定适合科研,而这些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并不知晓,难以确定。

李俊峰教授的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确实,我们该如何通过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选拔机制,找到真正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呢?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一方面,成绩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高分并不一定代表科研能力,或者说高分的学生未必有意愿去做科研。

现实中,有很多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选择的并非科研方向,而是更偏向于热门或高薪的专业。而有些平时成绩不那么突出的学生,反而能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

对于李俊峰教授的观点,网友们普遍表示赞同。他们认为,成绩不应该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适合科研的唯一标准。但一个现实问题也来了,如果没有高考或者考研成绩,学生如何进入优秀的大学,又如何获得从事科研的机会呢?

客观地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许需要从大学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入手。我们应该避免学生过于功利,加大对科研人才的投入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评优评先活动,尤其是那些过分强调学生干部优势的现象。

归根结底,这还是一个全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要让更多的学生愿意投身于科研事业,并持续努力做好科研,需要整个社会都对科研人员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避免科学家走在路上无人识,网红带货主播走在路上却前呼后拥,甚至还有人呐喊“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曲星”,这样的价值观让有理想的年轻人怎么想?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