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中)
9月2日,白营党魁柯文哲在北院(台北地院)被裁定无保请回,走出北院时,现场响起一片欢呼。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日,北检不服,提出抗告。4日,高院最终审理认为,柯文哲在京华城案中积极介入,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调查,裁定将本案发回北院重裁。
今日(5日)早上,柯文哲不得不重返羁押庭。
下午2时,羁押庭正式开始审理。
王世坚
对此,绿营“立委”王世坚在上午的脸书上发文表示,他指出,早在9月3日,他就已明确表示,京华城的土地原本是从工业区变更为商业区,法律上有严格的规范。柯文哲在第一任市长任内对京华城的容积扩张持彻底反对态度,当时他的都发局长林洲民是一位专业且受人尊敬的留美学者。然而,当柯文哲没有连任压力时,他却无视法规与市民福祉,只为财团服务。
王世坚指出,柯文哲被无保请回并不代表他无罪,白营及柯粉的欢欣鼓舞不过是自我安慰。他警告道,“夜路走多总会遇到鬼”,柯文哲必须面对的司法调查才刚刚开始。
王世坚还讽刺道,一位自称智商157、时而自比雍正皇帝、时而幻想成为蒋渭水的市长,面对司法时却瞬间变得“我什么都不知道”。他质疑,如果市长可以不具备专业知识而图利或收贿于财团,并且不承担任何法律和道德责任,那么AI来当市长也不会差多少。他还引用柯文哲过去的话,怒批现在的柯文哲:“7414(“7”谐音“去”,“4”谐音“死”)!”
小草再声援,与警方冲突不断白营党魁柯文哲重返羁押庭,接受审判,支持他的“小草们(柯文哲支持者)”在网络上积极号召,并申请路权,赴北检强力声援。
情绪激动下,部分“小草”闯入北检管制区,遭到警方强制驱离,冲突不断。
毛嘉庆
在柯文哲的羁押庭刚开始时,白营媒体人毛嘉庆就来到北检管制区,举牌呛声,不听警方劝阻,最终被强制驱离。在此过程中,他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还不断向检方叫嚣。
才过几分钟,蓝营前文传会副主委练鸿庆也赶到现场,两人进入北检递状,控告检方非法泄密。练鸿庆质疑,究竟是谁将搜索票的内容泄露给绿营,并希望北检能够主动调查。
然而,递状结束后,练鸿庆又返回管制区,警方见状开始强硬执法,一度将他压制在地。
毛嘉庆则试图冲撞警察,激动地大喊:“危害了谁,人事时地物,这种压制和霸凌!”
柯文哲二度召开羁押庭管制区
实际上,小草们早已在社交平台上号召声援柯文哲,但从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警察和记者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这些“小草”。
不过,尽管如此,随着时间推移,小草的数量很可能会越来越多。警方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出动了四个分局,多达400名警力进行现场管控。
北检前还架设了重重围栏,“博爱路”及部分“爱国西路”也被划为管制区域。
警方在场外强力执法,以避免进一步冲突的发生。
承审法官是“绿色法官”?台北地院于下午两点重开羁押庭,审理白营党魁柯文哲的京华城案。
检辩双方将展开激烈的法庭攻防战,而承审法官吕政烨的身份也引发了岛内舆论的广泛关注。
吕政烨,作为岛内第一批从律师转任法官的人,过去并未承审过类似的瞩目案件。有媒体报道他在被问及承审心情时回应:“没遇过,不知道该怎么说。”
可见其资历尚浅,见识不广。
施明德
回顾吕政烨的经历,他于2007年被核派至台北地方法院,2013年因审案草率而遭监委弹劾,减俸一年。
不过,最具争议的还是发生在2019年的事件。当时,绿营前党魁施明德发文提到他对王世坚的诽谤提告,指控吕政烨在庭上对他说:“我是绿色法官(绿营法官),你不答应和解,我下午就判你输!”
对此,时任北院行政庭长的黄珮祯曾召开记者会澄清,强调调阅开庭录音后并未发现吕政烨有上述言论,并指出审理过程透明、公开,呼吁外界不要以讹传讹。
如今,此事再次被翻出,北院再度发表声明重申,当年已查证开庭录音,确认吕政烨并未自称“绿色法官”,并呼吁大家给予法官一个纯净的审判环境。
但无论怎么说,吕政烨的颜色争议如此之大,其审理结果可想而知,必然难以令“小草”和非绿人士信服。
少见!柯文哲羁押庭不审新事证!郑深元(中)
今(5)日下午2点,柯文哲再次召开羁押庭,呈现出“3对3”的局面。
检方由主任检察官江贞谕、检察官林俊言和郭建钰组成,而柯文哲的律师团队则包括郑深元、陆正义,以及新增的萧奕弘。
北院在早上的程序庭上做出说明,法官对检辩双方强调,法院应公平对待检察官、被告及其辩护人。由于检察官限制了辩护人阅卷,为保障被告的宪法防御权,检方不得在发回更裁程序中提出新证据,以免造成突袭,使被告及辩护人无法有效应对。即使检方仍然提出新证据,法官也表示不予审酌。检辩双方对此并未表示反对。
也就是说,北院法官认为,既然辩方的阅卷已受到限制,检辩双方应保持平等。如果允许新证据的出现,实际上对柯文哲而言将是不公平的“突袭”。
消息一出,引发外界质疑北院的决定是否在打脸高院裁定书?
根据岛内的相关法律,通常在一般刑事诉讼中,并不禁止检方或被告在二审时提出新证据,但北院此举在司法实务中相对罕见。
尽管北院认为应避免对柯文哲的突袭,但在辩护人已充分阅卷并给予柯文哲律师时间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否如北院所言,重新审酌新证据后并不可能导致柯文哲被突袭,值得商榷。
此外,根据从高院发回的卷宗,北院应已看到检方在高院提出的新证据,因此不审新证据的决定确实有“打脸”高院裁定书的意味。
究其背后原因,很可能是承审法官担心如果做出过于偏袒检方的决定,会激怒柯文哲的支持者,进而需要承担很大的政治责任,甚至加剧社会矛盾。
然而,依据北检原本已有的证据,前次羁押庭上北院已认为不构成犯罪嫌疑,如果在今天对同样的证据经过重新审酌后得出不同的结论,势必会引发外界对岛内司法体系公正性的巨大质疑。
所以说,柯文哲的羁押庭审理的确考验着法官的智慧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