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道家思想,比孔子儒家思想在国外受欢迎?

品茗谈文史 2024-07-28 16:03:0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老子的“无为而治”遇上西方的个人主义,竟然擦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

在海外,主张“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竟然比咱们从小学习的儒家思想更受欢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老子与孔子在海外的不同境遇

孔子可以说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他的儒家思想可是几千年来社会的主旋律。简单来说,孔子的思想更像是教你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他强调“仁义礼智信”,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白了就是要大家懂规矩、守秩序。

而老子就有点“不走寻常路”了,他的道家思想,讲究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有点类似于咱们现在说的“佛系”。在老子看来,这世间万物自有其规律,咱们与其费尽心思去改变,不如顺其自然,该吃吃该喝喝,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所以孔子和老子,一个像严谨的老师,一个像随性的老顽童,他们的思想差异,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难怪西方人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

“道”与“上帝”的共鸣

说起来,老子的道家思想,乍一看好像跟咱们日常生活的距离有点远,又是“道”,又是“无为”,感觉云里雾里的。可偏偏就是这么一套看似“高冷”的理论,在西方世界却非常受欢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个神秘的“道”字。在老子眼里,这“道”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条路,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的终极法则,实实在在地掌管着世间的一切。

就像太阳星星月亮,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还有花花草草,一年四季发芽、生长、结果。

而西方人信上帝,觉得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这乍一听,跟咱们说的“道”好像八竿子打不着,一个是虚无缥缈的“道”,一个是无所不能的“上帝”,这能一样吗?

但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思想,其实还真有那么点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无论是“道”还是“上帝”,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都代表着一种终极的规律和力量。

咱们讲“天命难违”,西方人说“上帝的旨意”,这不都是一个意思?

更妙的是,老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理念。你可能会说,这“无为”不就是躺平,这也能跟西方人追求自由扯上关系?

其实细细品一品,老子的“无为”,可不是让你什么也不干,而是要你顺应自然规律。

就拿治理国家来说,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少插手民间事务,让老百姓自己去发展,这样反而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就好比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倡导的“小政府”理念,政府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这跟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有种异曲同工之妙了!

再来说说“天人合一”。这词儿听着玄乎,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别老想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头来遭殃的还是自己。

西方人虽然没咱们这么个说法,但他们也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了。比如节能减排、保护野生动物,都是为了跟大自然和谐相处。

而老子的思想,正好跟他们的环保理念不谋而合。老子说要“道法自然”,就是要咱们顺应自然规律。他还表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说,人要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滋养生命,而不是到处搞破坏。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给西方人提供了一种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让他们明白,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难怪老子的道家思想,能在西方世界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那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西方世界就不如老子受欢迎呢?

“仁爱”与“等级”的矛盾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直致力于为当时的社会寻找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和社会规范。他提倡“仁爱”,主张用“礼”来规范社会秩序,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乍一看,这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宣扬的“博爱”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鼓励人们友善待人、互帮互助。不过,这“仁爱”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那种“爱”。在孔子眼里,“仁爱”更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

在他眼里这爱得分个三六九等,不能一碗水端平。对待不同的人,得用不同的方式,付出不同的情感。举个例子,对待父母得孝顺,对待兄弟姐妹得友爱,对待朋友得真诚,对待君主得忠诚。

你可能会说,这听着怎么有点“势利眼”呢?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爱有差等”的思想还真有它的道理。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如果每个人都爱得没轻没重,那还不乱套了?

所以说,孔子这套“仁爱”理论,其实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人伦关系,让大家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当然了,这种思想放到现在,肯定会被说“封建落后”。毕竟时代在进步,咱们的思想观念也得跟着变。不过孔子的一些思想,放到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比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等等。

但是这种建立在等级秩序基础上的“差序之爱”,和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可是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在西方人看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该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受到区别对待。他们崇尚个体价值的实现,鼓励个人追求自由和梦想,而不是为了维护所谓的社会和谐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意志。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孔子还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观念在西方人眼中,简直就是洪水猛兽,是封建专制社会的残留,是对个人自由的严重束缚。

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个体要被固定在僵化的等级秩序中,不能自由地发展自我、追求梦想,这岂不是束缚吗?

这种文化上的隔阂,就像一堵无形的墙,阻碍了西方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接受。他们甚至把孔子视为封建统治者的代言人,认为儒家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但是却忽略了孔子思想中关于“仁爱”“和谐”等其他思想的讨论。

不过虽然他们不是很理解孔子的思想,但也不能就此断言孔子思想不适合西方世界。

在差异中寻求理解

说到底,这文化差异哪里都有,在文化交流这事儿上,也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但是我们也得有信心,毕竟咱们中华文化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独具魅力的。

当然有自信不等于自大,也不能抱着“文化输出”的心态,居高临下地去“教化”人家。文化交流,说白了就是平等对话、互相学习的过程。

就拿孔子和老子的例子来说,虽然他们在西方世界的遭遇不同,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很重要。

不能光顾着把思想硬邦邦地“灌输”给人家,更要注重情感上的交流,要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温度和魅力。

比如说,举办一些文化体验活动,让外国朋友亲身体验一下中国功夫、茶艺、书法等等,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多拍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纪录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可以说文化交流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咱们拿出足够的耐心和智慧,用心用情地去沟通、去交流,才能得到咱们想要的结果。

结语

其实想弄明白“为什么老子比孔子更受西方青睐”,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背后既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也有两位先哲思想本身的特点。不过文化交流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不是吗?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2021-11-14——思想者|杨国荣:为什么老子在西方日益受到重视?道家思想中蕴藏着“大智慧”

2 阅读:170
评论列表
  • 2024-10-24 15:12

    道家思想在国内也受欢迎!孔丘梦想恢复奴隶制,老百姓能不骂他八辈祖宗吗?

    感恩有你 回复:
    孔子说的一直都是以直抱怨,要是腐儒也能怪到孔子头上,那卖了数千年假药的死骗子,老子不得被扔进粪坑里骂?[抠鼻]
  • 2024-11-22 07:41

    儿子与女儿的区别不大,姓氏问题也不需烦恼,因为有一天某个后人都有可能回到之前的某个姓氏上。

  • 2024-11-22 07:36

    我突然有一个不错的领悟,每个人的后代在某一天他的姓改掉了,但也会在某一天改回来了。所以呢,我们的后人真的是我们共同的后人。

  • 别总吹捧道家了,如果没有儒家,中国就被佛教化了,道家根本就不是佛教的对手,可是从未动摇过儒家的地位

  • 2024-09-14 11:42

    老子行的是天道,孔子行的是人道。人无贵贱,道有高低。天道高于人道。

    落雪飞花 回复:
    道教和道家有区别的
    归处 回复:
    孔子说过人无贵贱么?他自己都认为吾少也贱,故多能也。
  • 2024-11-22 11:41

    又拿上帝来碰瓷道家了,无耻。基督教就是奴役他人的工具。道家讲究的是自然融合,这是自由学说的祖宗,所以才被西方人喜欢,告诉他们什么是自由,什么不是自由,伤害他人不是自由,反而会自我束缚。

  • 2024-11-22 18:13

    孔子的言论太装了 像牢笼一样让人不自在 老子的道法自然更深合我心

  • 2024-11-20 21:10

    老子?从他自称老子,就侮辱他人。含义:老子·父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