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国画大师,花4千万迎娶21岁非洲女孩,生两子后决然离婚出家

兰亭说事 2024-07-04 14:23:47

作为中国国画界的领军人物,杨彦素有“现代张大千”之称。

然而,这位大师的人生历程,却远比他的画作成就,更加的跌宕起伏。

2011年,已经53岁功成名就的他,却在康熙行宫豪掷千金,举办了场跨国婚礼,迎娶了一位,小他32岁的非洲女孩。

在当时被认为,打破世俗偏见的真爱,没成想却是以,婚后育有两子,但7年后离婚出家结尾。

那么,杨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他晚年执意离婚出家的原因又是啥?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天赋异禀 师从名家

关于杨彦的故事,还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1958年,他出生在青海西宁的,一个回族家庭里。

并且,打小杨彦就展现出了,对绘画超乎寻常的天赋和热爱。

在他6岁那年,就已经开始跟随舅舅马伟福,学习国画。

话说马伟福本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

偶然机会下,他惊讶地发现,小杨彦临摹的画作,已初具规模,而且笔法娴熟,构图独特,完全不像一个孩童的作品。

就这么的,作为长辈的他,开始真正系统的教授了,杨彦绘画基本功,并且给他打了很扎实的基础。

都说,天赋是成功的基石,而勤奋则是通往成功的阶梯。而少年杨彦比同龄人,更加刻苦努力。

为了追寻艺术的至高境界,他先后投入华拓、李可染等大师门下。

并在他们的悉心指点下,杨彦的画艺真可谓是突飞猛进。

很短时间内,就在国画界崭露头角,且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秀。

尽管在艺术之路上,杨彦可谓春风得意,但他的感情生活,却还是一片空白。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人开始着急了, 慢慢的逼婚的声音,也在他的耳边此起彼伏。

然而,杨彦却始终不为所动,反而是一门心思,扑在艺术创作上。

不过,杨彦并非没有爱情梦想。

早年间,他曾在好友家中,看到一尊非洲少女的雕塑,当时他就被那质朴奔放的美,给震撼到了。

并且从此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娶一位,非洲女孩为妻。

只不过,为了寻找心中的"非洲女神",杨彦几乎跑遍了大半个地球,足迹遍布欧洲、美洲、非洲等数十个国家。

然而,多年过去了,他却始终无法找到,命中注定的那个她。直到那次非洲之旅时,猛然间经历了一场邂逅。

邂逅真爱 重金成婚

那是2011年初的时候,已届53岁的杨彦,受邀前往非洲塞拉利昂,参加活动。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名叫爱达的21岁姑娘。

当时,爱达身为本地安排的随身翻译,同时也是塞拉利昂大学的在读学生。

万万没想到,初次见面的杨彦,就被爱达的美丽与气质吸引了。

她有着黝黑光滑的肌肤,明亮有神的大眼睛,以及让人心醉的笑容。

更重要的是,爱达身上散发着,一种纯真自然的气息,这与杨彦心目中的"非洲女神",简直出现了完美重合。

当爱情来临时,年龄悬殊,文化差异,语言不通……种种现实困难,都无法阻挡杨彦,对爱达的热烈追求。

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意,杨彦想尽了各种浪漫的招数。

他用画笔记录下,两人相识的点点滴滴,用音乐传达自己的心声,用真诚打动爱达和她的家人。

终于,爱情之神眷顾了,这对跨国恋人。

杨彦的执着感动了爱达,她决定放弃学业,嫁到中国来。

为了迎娶心爱的女孩,杨彦在非洲和北京,分别举办了两场婚礼。

而在北京的那场婚礼,更是奢华至极,直接把地点放在了,康熙行宫举行,整体耗资高达4000万元。

当然了,婚礼的排场和新娘的国籍,也立刻在国内引发了轰动。

人们惊叹于这段忘年恋、跨国恋的浪漫,也好奇他们今后的生活会如何。

文化碰撞 遁入空门

然而,婚后的现实生活,远没有婚礼时那么梦幻。

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为这对新人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性格开朗热情的爱达,常常会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含蓄内敛的杨彦,却不习惯这种坦率。

再加上两人语言不通,鸡同鸭讲,一些小矛盾在日常生活中,频频上演。

所幸,在艺术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共同的语言。

杨彦开始悉心教导爱达国画,传授她笔墨技巧,引导她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丈夫的鼓励下,爱达也渐渐爱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并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女画家。

很长一段时间里,夫妻俩常常一起外出写生,用画笔记录大自然的美景。

工作之余,他们还喜欢一起弹古筝、品香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这样,在艺术的熏陶下,他们的感情日益深厚,生活也越发和谐美满。

2012年,爱达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杨和平",寓意中非友谊天长地久。

第二年,他们的二儿子也平安降生。从此杨彦拥有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四口之家。

正当所有人都在羡慕,杨彦美满的婚姻和事业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却不胫而走。

杨彦与爱达离婚了!

紧接着,他又宣布要出家当和尚,法号"释大觉"。

消息一出,犹如平地惊雷,震惊了整个艺术界。

人们纷纷猜测他离婚出家的原因,是婚姻出现了问题?是精神出现了困惑?亦或是另有隐情?

面对外界的种种揣测,杨彦却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为了智慧。"

这句简短,却饱含玄机的回答,并没有平息人们的好奇心,反而让杨彦的行为,愈发扑朔迷离。

人们不禁想探寻,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为何会在人生巅峰毅然出家?

他口中的"智慧",又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杨彦是厌倦了,名利场的纷扰,想在禅宗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也有人猜测,他是对爱情失望透顶,想在佛法中寻求解脱。

更有甚者,认为这只是杨彦的又一次"作秀"。

然而,面对纷纷议论,杨彦却似已超脱红尘,不为外物所扰。

他就这样在终南山,开始了修行生活,日日诵经礼佛,心无旁骛。

偶尔,他也会提笔作画,但笔下的景象,已不再是尘世的喜怒哀乐,而是禅意盎然的意境。

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个"大觉禅师"的行事作风,变得愈发令人捉摸不透。

他时而在荒山野岭中苦修,时而又现身人间救苦救难。他的脚步踏遍大江南北,却不留一丝痕迹。

有一次,有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遇到了杨彦。

当时正值酷暑,烈日当空,杨彦却在一无所有的沙漠中前行。

他手握木杖,身披袈裟,衣衫褴褛,满脸沧桑。但他的目光却异常坚定,仿佛在朝着某个,只有自己知晓的方向前进。

又一次,杨彦现身于,一个贫困山村。

那里的孩子们因为家境贫寒,几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杨彦便在那里停留了下来,他不仅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还手把手教他们画画,希望能通过艺术,启发他们的心智。

渐渐地,人们对杨彦的种种行为,有了新的解读。

他们意识到,这位"大觉禅师"之所以出家,并非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更高的层面上追寻人生的意义。

他希望通过修行,洞察世间真理,然后再将这种智慧,回馈给芸芸众生。

对杨彦而言,"智慧"绝非只是一个空洞的词语,而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何为"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后记

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国画大师,已经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

这或许就是,杨彦人生的最高境界——他放下了所有,却也得到了所有;他追寻着智慧,却也成为了智慧本身。

参考资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