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晃,再过两个多月便是春节了。生命在平淡与回味中交替,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我的记忆里,每个春节都别有一番风味。
(一) 春联情结
写春联、贴春联是每家每户年前的习惯,我家自然也不例外。父亲曾是教师,毛笔字写得很不错,家里的对联全是他亲笔书写,有时也给左邻右舍写。当地流传着“腊月廿四,割上对子写上字”的谚语。从廿四那天起,大部分人家开始写对联,父亲也断断续续地帮别人写,一直延续到除夕上午,而且从不收费。
父亲写对联时,我成了他的小助手,写好一张我就接过来晾到地上,遇上好天气,还可以晾到院子里。那时学校也教毛笔字,看到父亲在纸上挥洒自如,我心里好生羡慕,便试探性地问能否让我写几个字。虽然无理的要求大多会遭到严词拒绝,但也有例外,那些贴在猪圈、狗屋、鸡舍上的对联,便会由我来写。只要不太歪歪扭扭,还是可以和其他对联放在一起的。但大门上、墙壁上的对联,是绝对不让我碰的。即便如此,我也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能争取到一次拿笔的机会,心里也是有一份成就感的。
除了帮父亲整理对联,另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年后约上几个同学挨家挨户抄对联。这也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一项课外作业,开学后要评比,看谁收集得多,谁收集得有创意。
有一年,有位叫狗娃的同学抄写收集了一副本村戏台上的对联,开学后在评选会上得到了表扬。上联是“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下联是“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横批是“百味人生”。当时我还疑惑这到底是哪位老先生之手,能描绘出如此美妙的意境。春节前后的这段日子里,除了花炮、新衣服、压岁钱这些内容外,有关春联的点点滴滴默默地融化在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里。
(二)一家人的年饭
我们家里兄弟四人,各自成家后,也算是人到中年。平常的日子和父母总是聚少离多,各自为生活奔波忙碌。大年初一的午餐成了我们难得的团聚时刻。
人不聚齐不动筷,是父亲早年定下的规矩,也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习惯。开始吃饭了,父亲就如数家珍般向我们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以及其他上辈人的故事。有的是以前听过的,有的还是第一次听说。桌上兄弟四个、妯娌四个加上父母,光大人就十个,小孩子还不算。父亲津津有味地叙述着家的往事以及和其他亲属之间的关系,其他人都认认真真地听着。
提到家的历史、上辈人的过往,气氛一下子高涨了许多。大多时间的中心主题围绕着“家”的概念,讲述着过去的家、讨论着现在的家、遐想着将来的家。此刻我也明白每个人口中讲的所谓的家,就是以父母为中心的家,是“咱们”的家。家融入了所有亲情,构造了包容和理解,铸就了彼此间的关怀与牵挂。家把所有人都牢牢地系在一起,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家。
(三)家的呼唤
前段时间,我和大哥通了一次电话,询问了一下他的身体情况。自从父母过世之后,兄弟间就渐渐少了联系。电话那头大哥说他最近经常失眠,血压也高,很怀念父亲和母亲以及跟他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怀念兄弟们小时候在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他提出以后过年兄弟们还是在一起聚一聚、坐一坐,回味一下儿时的快乐时光。正好我也有这想法,立马制定计划,并且从今年开始实行。不知不觉一份无名伤感涌上了心头。
年的存在让许许多多在外漂泊的游子有了依靠,家的存在让更多疲惫的心灵有了休憩的港湾。衷心希望那些父母尚且健在的家庭,好好善待自己的父母。人生如此短暂,行孝要及时,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
此时已近深夜,外面仍是万家灯火。我孤独地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湿润的眼眶朦胧了我的视线。耳边回荡起那首感人肺腑的歌词:“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