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现在挣钱的行业,直播带货当排行第一,不仅是有些小名气的人都当起了主播,连曾经红遍半边天的明星都纷纷下场。
在他们之中,又当属卖假货的挣得最多,因为哪怕是消费者怀疑是假货,或者知道是假货,都会争相购买。
为何消费者如此喜欢当傻瓜呢?2020年正值口罩时期,很多人连柴米油盐都在网上购买,网购几乎能满足了大家所有的需求,商家们更是把直播卖货捣鼓的红红火火。
有一天,一个有3.6万粉丝的账号却忽然被警方端了,抓出了20多个涉案人员,原因是他们卖假货。
该账号售卖的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的潮牌,例如T恤、卫衣。更让年轻人高兴的是这个直播间卖的衣服物美价廉。
旗舰店需要800元的T恤,在他们这里只需要500元,旗舰店需要1000元的卫衣,在这里只需要800元。
如此高的折扣,吸引了很多最潮流爱打扮的年轻人。
如果消费者知道了急需的成本不到20元,卫衣的成本只需要50元左右,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利润高达2400%的直播间被端了以后,连带出五个堆满了货物的5个窝点,其中有2个仓库的面积加起来比8个篮球场那么大,把30多万件假货盘点出来以后,统计出了2亿元的涉案金额。
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特别是在警方查获之前,这批假货每天能给直播间的人带来超过9万元的利润,收获之丰,令人目瞪口呆。
如此高的折扣,为何消费者不怀疑呢?
扒拉了一下这些直播间的售卖方式,我们才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是如何具象化的!
在假货的源头,有一个老总,他把自家的假货卖出了正品的感觉,不仅在线下召开新品发布会,更是花大价钱邀请明星,托人邀请当地的政府干部,新品发布会现场跟一些正规的ip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有这么一层面纱在,消费者放了180个心。
即便后来有人怀疑他们售卖假货,卖假货的老总也有招应对,那就是花钱买水军,制作大量的宣传账号,告诉消费者们他们拿到了知名品牌的授权,不过线上线下销售的东西有一点小差别,完美的掩盖住了最先发现是假货的声音。
所以,受害者里面有非常多是不知道他们售卖假货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宁愿当傻子的消费者。
有些消费者知道如此低的价格有猫腻,但是他们就是愿意花钱买高仿来充实自己的虚荣心,这一类消费者是自愿上当。
第二个原因便是买的永远不如卖得精!
根据假货老总交代,他根本不怕被消费者怀疑是假货,因为有水军可以洗白,其次他还有另外一种手段,让消费者把疑虑的心思打消,那就是把价格卖的跟正品差不多,但比正品便宜一点点。
从统计数据来看,热衷于购买潮牌的消费者,往往都是分阶层的。贡献度比较高的消费者,已经到了痴迷购买潮牌的程度。
偶尔购买一两件的消费者,他们很少当回头客。
于是,所谓的骨灰级用户就成了这些假货用力的方向。
他们采取所谓的联名或者是打折销售模式,在老顾客手里掏了不少的钱。
的确,有这么一群人热衷于某个品牌收集每一季的新品,哪怕他们买来不穿,都要把衣柜挂满、抽屉堆满,所以这些人愿意花少一点的钱,购买假货。
小小的3.6万粉丝的直播间,就牵扯出了2亿多涉案金额,不得不说,能赚黑心钱的办法都在刑法书里,这些售卖假货的老板,肯定得不到打折的刑期!
在众多直播领域当中,最容易让消费者踩雷的莫过于化妆品领域。
当代社会,有很多信息平台都在营造让女性容貌焦虑的环境,间接导致这些女性花大价钱去购买化妆品跟护肤品。所以那句“女人的钱最好挣”一下子成了具象化。
于是,有些想要牟利的黑心商就把苗头对准了化妆品领域。
先不提“合法经营”的商人,他们哪怕用最低廉的原料,都能够通过包装代言以及刷流量的方式,让自家的产品变得高档起来。
这种商人对比起卖假货的老板,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披上了合法而且绚丽多彩的外衣!
来看一下,真正牟利的黑心商人,他们又是如何从女人口袋里掏钱的呢。答案自然是网络平台。
现在的网络上有非常多的化妆品店,除了旗舰店、专卖店,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店,例如折扣店。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如果没有点进店铺去明确店铺的名字,光从商品的详情页看是分辨不出哪一家才是官方,所以这一点就让很多商家钻了空子。
现在连平台都出来卖货了,根本看不到发货的店铺是哪一家,让消费者如何分辨呢?
其中,代购店是绝对的雷区。
现在有非常多的交费者青睐国外的大牌彩妆以及护肤品,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够网购,或者是找人代购,于是代购店横空出世。
可是,大家就没有想过人肉背货的这个渠道有多么的不现实吗?
拿韩国代购举例,韩国跟上海的距离是相当近的,发货地在上海的韩国化妆品代购店更是比比皆是,可是,在其中有谁能够找到一家百分百是人肉背货回来的代购店呢,答案是没有。
因为重量跟数量的限制,就局限了一个人背货回来的可能性。他们帮人代购是为了挣运费,哪怕背得动成箱成柜的货物,关税都会随着水涨船高,那就挣不了钱了。
所以很多代购店都是真假参半。可大家明知如此,却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第一次买或者是老顾客一定能够拿到真货。
不管如何,各行各业都有李逵跟李鬼,要靠消费者自己拥有火眼金睛,是不现实的。
除了约束源头,还要完善消费者维护自己权益的渠道,才能勉强把家伙遏制于生产那个点。
如今的社会人都是假的,东西假的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