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娱乐圈这个星光璀璨却又纷繁复杂的舞台上,明星们的文化素养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他们不同的精神世界。而林青霞,这位华语影坛的传奇女神,你知道吗?她在其49 岁之前的文化储备状况,着实令人大为惊叹,甚至可以说,与一个普通初中生相比都略显逊色。这并非无端的诋毁,而是有诸多事实依据可寻。
林青霞出生于一个军医家庭,虽说家庭背景不算太差,但她在学业之路上却走得颇为坎坷。中学时期,她所就读的学校教学质量平平,未能为她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而大学之门,更是由于她学业成绩的限制,始终未能叩开。年少的她,便早早地踏入了娱乐圈这片充满诱惑与喧嚣的天地。彼时的娱乐圈,恰似那“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花花世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林青霞置身其中,每日忙于拍戏、赶通告、应对各种社交场合,可谓是忙得“脚打后脑勺”。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学习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事情,她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缺乏强烈的意愿去静下心来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就如同那句老话说的:“一心不能二用”,当演艺事业占据了她绝大部分的精力时,文化学习自然就被搁置在了一旁。因此,那时的她,脑袋里装的书籍或许寥寥无几,文化知识的匮乏程度,实在是让人咋舌。
有一个事例足以证明当时林青霞文化储备的不足。在某年 3 月,一位香港的文化大咖受邀前往林青霞位于飞鹅山的豪宅做客。当这位客人踏入豪宅时,发现屋内的装修风格朴素雅洁,这让他颇感意外。然而,更让他惊讶的是,在整个屋子里,竟然几乎看不到什么书籍。这位客人乃是文学教授,在他的认知里,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他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人在几乎没有书籍陪伴的环境下,是如何度过日常生活的。林青霞作为山东人,骨子里有着直爽的性格,她察觉到了客人的疑虑后,也不藏着掖着,快言快语地坦言道,自己平日里很少看书,闲暇时光最多也就是翻翻一些“心灵鸡汤”类的读物来解解闷,对于那些严肃的、有深度的大块文章,她是提不起丝毫兴趣的。不过,她也提到,自己平时要是有所感触,会随手拿纸片记录下来,然后锁在抽屉里。此外,她还自称正在学习英语,聘请的是港大的一位洋人私教,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学习并没有坚持下来。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当时的林青霞对于文化知识的追求和积累,确实是非常有限的。当客人告辞时,林青霞还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她竟然硬塞给这位文学教授一本时尚杂志作为“见面礼”,而这本杂志的主题是有关英国温莎公爵珠宝珍藏的。对于一位堂堂知名教授来说,这类时尚杂志无疑是过于“俗套”的读物,他根本不会对此感兴趣。可林青霞却因为自己对这类杂志的喜爱,而忽略了与客人身份和喜好的差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当时在文化层面上的懵懂与无知,真可谓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完全不懂得如何与文化人进行恰当的交往。
时间来到 2007 年,尽管林青霞在不断地自我调适和努力提升,但她在“文化格调”与心性喜好方面,似乎仍然没有发生明显的转变。在那年秋天,林青霞偕同友人前往北京观赏由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这期间,有人特意为她安排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会面,即拜望“文苑三老”——杨绛、季羡林以及杨宪益。这三位可都是文化界的泰斗级人物,能够有机会与他们交流切磋,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提升文化素养的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青霞竟然对翻译家杨宪益是谁全然不知,她表示自己闻所未闻。或许是因为对文化大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敬畏,她并不大愿意花费时间去“天天泡着见老人家”,于是直接推掉了这个精心安排的会面。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转头就去见了明星胡军,甚至连行囊中原本预备送给杨宪益的一条驼色开司米围巾,也临时变卦送给了“大帅哥”胡军。据说,多年以后,这件临时爽约之事成为了她心中“最难忘的憾事”。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彼时的林青霞在文化之路上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对于文化界的人和事,完全是“隔行如隔山”。尽管她当时已经对《红楼梦》痴迷不已,还曾经出演过“怡红公子”贾宝玉,并且也在努力补习英文,可她却对《红楼梦》的译者杨宪益一无所知。这不禁让人感叹,在她的内心深处,“文化大家”的分量似乎远远比不上“年轻帅哥”的吸引力。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个时期前后,林青霞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她对人说过,那些曾经爱不释手的“肤浅的八卦杂志”,如今已经“再也看不下去了,只喜欢阅读高端的文化刊物”,并且还不断地向他人请求推荐好书,这也表明她已经有了想要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意识和决心。
然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林青霞就像是一颗被岁月尘封许久后突然觉醒的种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磨砺后,开始在文化的土壤里努力扎根、发芽、茁壮成长。从 2003 年到 2006 年,这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林青霞初试啼声,开始涉足写作领域。她就像一位虔诚的修行者,多数时间都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刻苦练笔。每一篇文章,她都会反复修改,不断地增删内容,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据说,在那段时间里,她经常通宵熬夜,为了一个字词、一个语句而绞尽脑汁。她的很多文坛大佬朋友,经常会在清晨六七点左右收到她发来的“乞正”初稿。当有人走进她的书房时,会赫然发现地上到处都是一团团一球球的稿纸,那场景,就如同电影里描绘的那些穷困潦倒却又执着于创作的作家一般。林青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她的文化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她不仅阅读了大量高质量的中西名作,从古典名著到现代文学,从东方文化到西方思潮,她都广泛涉猎,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以至于她对《红楼梦》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随时在谈话中飙出书中的金句,就连杨绛翻译的柏拉图《斐多》,她也能翻得滚瓜烂熟,达到了不择时地都可以在现场脱口而出的地步。在散文写作方面,她有幸得到了董桥、蒋勋等文字高手的悉心指点,她刻意模仿杨绛散淡疏朗的文风,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文章的风格气韵上,已经与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家非常接近了。她的后半生,似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化人”。在 2022 年,她在给别人写书序时,感慨地写道:“一直向往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文化人”,这句话可谓是她内心真实想法的写照,是她对自己后半生追求的一种坦诚宣告。
在当代中国的娱乐圈中,林青霞的“文化转型”无疑是最彻底、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这并非是毫无根据的夸赞,虽然她所获得的那些文学奖可能在某些人眼中存在争议,但其所展现出的成绩与水准却是有目共睹的,并没有多少水分。在 2020 年,她在给“闺中密友”的信中还颇为自豪地写道:“姊这几年看了不少书,结交了不少有识之士,天天很开心”。由此可见,成为“文化人”已经不仅仅是她的一个兴趣爱好,更是她坚定不移的目标,这种追求是真实而纯粹的,绝不是装装样子。在当今娱乐圈众多明星中,她的文化素养已经达到了“顶格”水准。她所喜爱的作家,如张爱玲、太宰治、卡夫卡、普鲁斯特以及昆德拉等,都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她的阅读品味可谓是相当“高级”。现如今的明星中,又有哪位能够像她一样,与他人深入地上下纵谈常玉、邵洵美、唐德刚、范晔(译者)等文化名人呢?恐怕除了林青霞之外,很难再找到第二个人了。这就是林青霞在文化领域所取得的独特成就,是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荣耀。
说到林青霞能够在文化界取得如此成就,就不得不提到她在“跨行”过程中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她的好“闺蜜”金圣华女士。金圣华可以说是林青霞在文坛大展拳脚的“幕后推手”,是她引领着林青霞走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文化转型之路。
金圣华出身不凡,她是民国“电影人”金信民之女,自身更是拥有法国巴黎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并且担任港中大翻译系系主任一职。她大半生都沉浸在学界,在华人文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教授。季羡林曾幽默地评价她说:“全世界都知道她”。她们的相识过程充满了偶然与缘分。早在 1973 年,当时的金圣华还只是港中大翻译系的一名年轻教师,犹如一颗刚刚崭露头角的“青椒”。有一次,她受命翻译美国作家 Carson McCullers 的一本小说,然而,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在当时的整个香港都极为稀缺,仅有寥寥几本。巧合的是,已移居美国加州的前资深娱乐记者张乐乐手头恰好存有一部。于是,两人约定见面,没想到这一见,竟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彼此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了笔友。而这位张乐乐与张国荣、林青霞等圈内明星都有着极为熟稔的关系。在 2003 年,张乐乐返港时,特意精心组了一个局,让林青霞与金圣华得以结识。
金圣华脾气和善,为人谦恭有礼,而且她出身演艺家庭,对娱乐圈有着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教书育人本就是她的职业专长,那些年她又先后经历了痛失父母与伴侣的人生重创,自感犹如“失去了后援的残兵,孤单一人,在夕照下、沙场上,拖着羸弱的影子踽踽独行”。因此,当她遇到林青霞这样一位名满天下又体贴入微的明星,且林青霞对文化知识充满渴望、毫无架子、尊师重道时,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仿佛命中注定般的针芥相投,初次见面便如多年老友一般亲切。她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独特,既是“师徒”,金圣华悉心传授知识、引领方向;又是“姐妹”,在生活中相互陪伴、饮酒娱乐、软谈丽语、交欢释闷,彼此之间情深义重。可以说,49 岁那年,金圣华的突然出现,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林青霞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的后半生走向。从此,林青霞开始从一名红透半边天的“影视巨星”,逐渐褪去华丽的外衣,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充实,华丽转身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兼“专栏作家”,在香江飞鹅山的豪宅里,过上了一种“半个读书人”的惬意生活。
对于林青霞这位“文化人”的成长与蜕变,金圣华的领航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首先,金圣华本身就是行业内顶尖的知识分子,她在中西文学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是一位真正懂行的专家。她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文学洞察力,为林青霞精心推荐了一系列格调极高的“阅读书目”。这些书籍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从《红楼梦》《百年孤独》到毛姆、海明威、杜拉斯、契诃夫、太宰治等众多名家的名作,每一本都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着林青霞去挖掘和探索。而且,在林青霞的学习过程中,金圣华始终陪伴在侧,为她“把关”,就如同在娱乐圈中罕见的“大师授业”一般。在金圣华的循循善诱下,林青霞如饥似渴地沉浸在这些书籍的世界里,逐渐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内涵。其次,金圣华在学界深耕多年,积累了广泛而深厚的文化界人脉资源。她与杨绛、西蒙·波伏娃等文化名人都有着深厚的交情,真正做到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她所“钦点”的人物,无一不是当代华人知识圈中一等一且才学兼备的翘楚。林青霞的众多“老师”,基本上都是由金圣华引荐的。她先后投拜的“师友”阵容堪称“豪华顶配”,诸如董桥、蒋勋、傅聪、蔡澜、白先勇、饶宗颐、余光中、林文月、林燕妮、郑培凯、张大春、黄永玉、乔志高、金耀基、施议对等等。这些文化界的大咖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有着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见解。他们围绕在林青霞身边,就像一群智慧的星辰,为她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纷纷倾囊相授,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创作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林青霞。例如,倪匡曾认真地告诉她:“文章有两种:一种好看,一种不好看”,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创作哲理,林青霞从此便将写文章要避忌“枯燥乏味闷煞人”的要诀铭记于心,在写作上进步神速。董桥作为她的“专任写作导师”,经常与她聚餐交流,教导她要顺应天性,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韵致”,不要过于拘泥于文法。余光中这位随笔一代圣手,则手把手地训练她文章的“音乐感与节奏感”,让她的文字读起来更加优美动听。岛上龙女士作为她的“一字师”,教导她要像雕塑家对待作品一样对待文章,去除任何多余的赘字,尤其是要尽量避免使用“我”字,使文章更加精炼简洁。张大春则“私授”给她一个独特的写作秘诀:“写人没有写过的,你自己的故事”,鼓励她挖掘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在这些大师们的悉心教导和熏陶下,林青霞就像一块海绵,尽情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想要不发生蜕变都难。
当然,林青霞自身的努力和好学也是她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她对待写作的态度极其认真严谨,每一篇文章都要反复修改 10 遍以上,直到自己满意才会拿出去发表。据说,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每有名家讲座,她总是风雨无阻地前往参加,而且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最后一排,认真聆听,临到讲座收场时才悄然离去。一位在港求学的好友就曾多次在教室里碰到林青霞。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金圣华的竭力相助,如果没有这一众高手如同“众星捧月”般的保姆级训诲,林青霞很难有这样难得的机遇去接触到如此高质量的文化资源和学习指导,极有可能在文化提升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走许多弯路。林青霞自己也曾说过,她已出版的三本文集《窗里窗外》等都是在金圣华的“鞭策”下才得以完成的。她每次写完一篇文章,都会像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一样,将文章传给所有的“旧雨新知”们看,认真地求取这些文坛妙手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将这些宝贵的反馈收集起来,悉心揣摩,精益求精。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新人”林青霞实际上是调动了整个华语圈几乎所有巨头为她充当私教,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叹的资源整合和学习方式啊!也难怪她在 2003 年正式开始练习写作后,短短 6 年时间,文章就能够作为范文入选上海名校《大学语文》教材了。
在娱乐圈中,林青霞在文化转型方面的成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她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相比之下,其他许多娱乐圈明星,在有钱有名之后,虽然也对文化心生钦慕,渴望充实自己的身心,也喜欢主动接近“知识分子”,但往往由于识人不善,自身又缺乏鉴别能力,结果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陷入了“江湖术士”的圈子。他们所接触的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不仅没有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反而被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正经书没读几本,还变得日益魔怔起来。每当他们故作姿态地展现所谓的“文化范”时,总是让人感觉尴尬不已,就像那句俗语说的:“丑人多作怪”,他们的行为实在是让人难以苟同,成为了“不得其门而入”的反面典型教材。
回顾林青霞的一生,她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人生感悟。在“屏除丝竹入中年”之前,林青霞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成为“著名作家”。就如同她 17 岁之前,也绝对不敢想象自己会以“明星”的身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据她的同学回忆,林青霞上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她还经常喜欢在街上闲逛,结果偶然被星探发掘,从而踏入了演艺圈。林青霞自己也曾感慨地说过,她出身并不高贵,在少女时期被“星探”意外挖掘之前,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走上演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