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作为西域大地上驻立千年的守望者,烽燧是古代戍边战士微观生活的直接见证者,也是当时西域边防系统的核心之一。
今天文章的主题,就是唐代西域的戍边烽燧和烽燧士兵的日常生活。本文还会讨论汉唐时代西域戍边烽燧在分布上的细微差别。
烽燧分布和将士生活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中出土的唐代甲片
按照唐代的管理方式:烽燧一般分布在交通要道上,每30里设置一个烽燧。如果烽燧靠近边疆,那么就要在烽燧外修建防御性城墙。为控制水草等便于西域作战的物资,烽燧也会设置在靠近水草的地方。
在设施配备方面,《太白阴经》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烽燧一般是圆形的台状建筑,顶部有圆形小屋,烽燧顶部有3个突出的垛口。烽燧底部也有3个突灶,和汉代一样,唐朝凤髓外还涂石灰,烽燧的四面墙壁上都要开设观察敌情的窗口和箭口。
戍邊軍人的痲鞋
在物资反面,一个烽燧中要装备水桶、水袋、干粮、火钻、藁艾、狼粪、牛羊粪。武器包括旗鼓、火筒、滚木雷石和火箭等。
那么如何操作烽火呢? 其实举烽火的手续简单又易行! 烽堠放烽用乌灶土筒施烟, 火台上插火炬举火, 白日放烟, 黑夜举火。在透明度很高的西域天空中,这种传信方式比驿马等工具要快很多。
烽火在西域地区的传播效果极佳
按照《烽式》的记载:凡烽火一昼夜须行二千里。唐代为十二时辰计法, 可见烽火的速度为平均每时辰为166.7公里。相比之下,唐朝的驿马很难达到这个传输速度。
在人事安排上,每座烽有六人。其中一人为烽帅,余下五人为烽子。但在西域, 人数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出土文献显示有的烽燧只有烽帅和两个长探。
大型烽火台运作往往耗费巨大
烽燧的运作机制在点燃方式上,按照唐法的规定:凡寇贼入境,骑兵50人以上,不满500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 又有烟尘,知欲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则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蕃贼五百骑以上, 不满千骑, 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三炬。若蕃贼千人以上, 不知头数, 放烽四炬。若余寇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
在远距离上,就可以发现逼近的敌军规模和数量。为保证信息传递的通顺,对于没有及时发信的情况,唐朝做出了十分严厉的惩罚。
《唐律疏议》中的《卫禁律》规定:不应举烽燧而举,若应放少烽而放多烽及绕三里内辄放烟火者,各徒一年,诸缘边城戍,有外奸内入,内奸外出,而侯望者不觉,徒一年不能, 主司徒一年" ,"诸烽堠不警,令寇贼犯边及应举烽燧而不举,应放多烽而放少烽者,各徒三年。""以故陷败户口, 军入城戍者, 绞。
除保护烽燧本身,守卫烽燧的唐军还要承担检查过路商队的过所和文书的工作。如果附近有盗贼,唐军也要赶去支持。
当然,烽燧唐军还需要在烽燧周围种地,开垦一些小片土地种地自我供养。比如《唐开元某年伊吾军典王元琮牒为申报当军诸烽铺田亩数》也记烽堠有田地壹顷, 种粟、种豆、种禾等作物。一般说,西北地区的烽铺在附近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大约5至8亩不等。平均每烽子、铺人为2-3亩,所收粮食草料自己收贮。烽堠的田亩数与粮食都要汇报, 否则就要受到严惩:
速独、高头等两
阿查勒种粟壹
泥熟烽中豆壹
叁拾五
速独烽种豆陆亩共下子
故亭烽种广禾陆亩亩别下子
青山烽种豆伍亩亩别下子
贰拾肆亩见
柽缒烽捌亩, 花泉烽陆亩
右被责当军诸
上听裁
牒件状如前谨
开日典王元琮牒
如果出现烽燧士兵缺员,或者有出身富户的士兵不想去有危险的烽燧执勤,那么他们可以雇佣穷人为自己卖命执勤。只需要在契约上写清楚双方姓名,执勤的时间地点,还有产生的总费用,就可以雇穷人为自己上烽燧执勤。
在府兵制度下,请人互相顶替执勤是不被允许的。也许是前线战损太大,或者西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在西域前线唐朝政府对士兵互相顶替,或雇人执勤网开一面。这才有了很多西域唐军雇人执勤的文书出现。
许多西域驻军是被雇佣来顶替的穷人子弟
烽燧的分布规律唐朝西域城镇与烽火台分布
了解单个烽燧结构,可以再看看唐代西域地区的烽燧分布规律。不像汉代主要分布在龟兹-焉耆,还有楼兰-米兰等地的烽燧带,唐人为控制北庭和安西的天山南北地区,在西域地区修建了规模更大的烽燧带:
1.西州烽燧带
唐朝平定高昌后,设西州,并以西州为中心,开辟了通往西域各地区的交通线。同时在这些道路广设军镇、驿站、烽燧等,交河城周围出现了“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的烽燧、亭障布局形势。从目前吐鲁番地区遗留的烽燧分布图来看,这些军事设施的分布与当时西州交通路线的走向密切相关,在东西、南北走向的各交通大道上均有烽燧分布。
西州附近交通路线主要有十一条,通往五个方向。东线: 西州通伊州——赤亭道、新开道; 东南线: 西州通敦煌——大海道; 北线: 西州通庭州——花谷道、移摩道、萨捍道、突波道、乌骨道、他地道; 西北线: 西州通轮台——白水涧道; 西南线: 西州通焉耆——银山道。这些交通路线与烽燧分布相结合,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网,拱卫着西州的安全。
2.焉耆、龟兹烽燧带
焉耆最初臣属于唐朝,唐灭高昌后才选择与突厥联姻,“相为唇齿”。贞观十八年,安西都护郭孝恪出银山道击焉耆,龟兹派兵援助焉耆与唐朝为敌。公元646年 ,阿史那社尔率领大军西征龟兹。658年,安西都护府府治由西州迁往龟兹。
为稳定焉耆、龟兹地区的形势,维护西域整体战略局势的安定,唐朝在龟兹通往于阗、碎叶等地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大量的烽燧。龟兹通碎叶由拨换城向西至温宿州,再沿河谷越天山至今吉尔吉斯斯坦,目前在这些地区都发现了烽燧遗址,如八卦墩烽燧、别迭里烽燧等。龟兹通于阗主要是从拨换城向南,经阿克苏、阿瓦提等地,沿阿克苏河及和田河,抵达和田北部的麻扎塔格戍堡,现今在阿瓦提县境内阿克苏河两岸有唐代烽燧遗址,如克孜勒墩烽火台、博斯坦烽火台、喀拉墩烽火台等。
唐朝在龟兹北部的天山河谷通道上也修建了大量的烽燧、关隘等军事建筑。位于库车县北部伊西哈拉镇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及拜城县黑英山乡的关隘为汉代军事建筑,唐朝时候仍然在使用,雀离关及盐水关,则是唐代建筑。在拜城县地区发现了许多唐代烽燧,如色拉依塔木烽火台、亚布依烽火台等。由于龟兹是安西都护府府治所在地,这些烽火台的修筑并不拘泥于“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三十里”的制度,更多是遵循了“若有山岗隔绝,须逐便安置,得相望见,不必要限三十里。其逼边境者,筑城以置之”的规定,逐渐修筑起来。
3.于阗、疏勒烽燧带
唐代吐蕃势力一般是从塔里木南缘进入塔里木地区。公元663年,吐蕃以弓月等部为内应,入侵于阗,安西都护高贤发兵击弓月。两年后,吐蕃再次入侵于阗,西州都督崔知辩、左武卫将军曹继叔率兵救援于阗。公元715年,唐朝在费尔干纳盆地击败吐蕃后,在于阗( 今和田) 、疏勒( 今喀什) 一带设军镇、守捉,广筑烽燧。吐蕃进入于阗、疏勒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沿喀拉喀什河北上到达于阗地区。
目前,在喀拉喀什河中下游两岸发现了较多的唐代军事遗址。如墨玉县的麻扎塔格烽燧及麻扎塔格戍堡等,这些军事设施很可能是唐代为防御吐蕃入侵于阗而修建的。另一条路线大致与今新藏公路 219 国道一致,即经红其拉甫沿提孜那甫河到达叶城、莎车等地,向东进入于阗,向西进入疏勒。在今叶城以东的皮山、墨玉等地,遗留有喀尔克廷姆遗址、康克尔烽火台、杜瓦东烽火台、杜瓦西烽火台、苏勒尕孜牙廷姆烽火台、扎瓦烽火台等遗址; 以西的莎车、英吉沙等地,遗留有拉革勒墩烽火台、托普鲁克加依烽火台等。
公元790年前后,吐蕃曾一度控制葱岭以东的整个环塔里木地区。随着回鹘势力的西进,吐蕃被迫退守塔里木盆地南缘,于阗成为其维持西域统治的最后据点。吐蕃重新使用唐朝早期修筑的军事设施以抵御敌对势力,如墨玉县的麻扎塔格烽燧、戍堡,在唐代称之为"神山堡","近代在这里发现的藏文木牍中,有许多是寄往神山堡的信函",这从侧面反映出麻扎榙格烽燧、戍堡在西域的重要地位。
4.沙州西部烽燧带
武德二年,唐朝置沙州。所辖范围大致为今库鲁克塔格山以南,阿尔金山以北,敦煌以西,且末以东。其西部为塔里木东缘的若羌、且末等地。
吐蕃攻陷吐谷浑后,翻越阿尔金山进入罗布泊地区,威胁到且末、于阗、焉耆、西州等地的安全。由此,唐朝在沙州西部设置了军镇,如石城镇、播仙镇等,米兰戍堡及米兰烽燧是目前这一地区保留较好的烽燧遗址。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唐代烽燧的具体案例,“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的焉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这个烽燧属于安西四镇的焉耆镇。烽燧中的纸文书、木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详细记录了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有关的军镇、守捉、烽铺馆驿等各级军事设施名称。如新发现有榆林镇、通海镇、麻泽镇、掩耳守捉、焉耆守捉、沙堆烽、临河烽、马铺烽、横岭烽、悭泉谷铺、猪泉谷铺、苏累铺等军事设施机构,还发现楼兰路、麻泽贼路、焉耆路等新的防御线路,这些军事机构和防御线路均不见于任何历史文献记载。文书中也有关于铁门关、于术守捉、西夷辟守捉、西州、于阗、安西都护府等唐代军政机构的记载。
除各种军事单位的地名之外,这里出土的文书中明确出土了对平安火的记载。按照《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时守兵已溃,无人复举火。”平安火的作用是向其他烽燧报平安的信号,如果某个烽燧在傍晚没有点燃平安火,那么就意味着守军遭遇不测,其他烽燧应当立即警惕,这里出土的对平安火的记载,是对传世文献记载的最好呼应。
开元六年榆林镇下各烽远藩探候宜急书入报牒
此外,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中还出土了唐代的文学残片《游仙窟》还有《韩朋赋》。前者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奉使河源(今青海兴海县),途经积石山,“日晚途遥,马疲人乏”,投宿神仙窟,与崔十娘、五嫂(寡妇)二女邂逅,饮酒作诗,相与调笑的故事,其原型可能是唐初文人的放浪生活,这份文学作品曾经长期失传,最后是在清末才从日本反传到中国。《韩朋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代宋国人韩朋和妻子坚贞不屈,不畏淫威的爱情故事。
烽燧遗址中还出现了《孝经》的残片。两份文学作品的残片在烽燧中出土,证明当时边塞的唐军士兵有阅读文学作品,证明了个别唐军有不低的文化素养。
韓朋賦
孝经
遗址中还有一些很有趣的细节:残留物分析显示,在出土的葫芦残片上发现有丁香酸成分。结合出土文书关于“蒲陶酒”的记载,证明在遗址中确有葡萄酒的存在。有唐军用酒葫芦装葡萄酒饮用,遗址中的动植物标本则透露了当年这里士兵的食谱:
烽火台灰堆中出土有大量动植物标本资料。目前已发现 34 个不同的植物种类,包括粮食作物6种: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粟、黍;园艺作物9种:桃、杏、枣、核桃、沙枣、西梅、亚麻、葱、葫芦等。动物标本初步鉴定有马鹿、野猪、黄羊、马、牛、羊、驴、骆驼、天鹅、白鹭、鱼等,这些动物大都是野生动物,可能是守军狩猎获得的肉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军粮转运困难,所以狩猎和打鱼是必要的补充粮食的手段。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一个唐军在烽燧中写下了“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的字样。这是一封家书的开头,但是很明显这封书信没有送到家人的手中,却被1000多年后的后人收到。
由于没固定垃圾投放点,因此戍卒们每天把垃圾从沙堆顶部向下倾倒。各种生活垃圾顺坡滚落,堆积形成了灰堆,轻的留在上方,重的沉落到下部。经年累月,生活垃圾越积越多,形成了自然分层,并被自然风积沙土封存。因为当地气候极其干燥,灰堆堆积背风向阳,才让这些唐代遗物得以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