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提干失败!4次延期服役!他是军士长的传奇

历史有小狼 2024-11-06 18:37:28

2022年初春的一天,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汽车技工训练大队数十辆执行野外保障任务的车辆,一辆辆马达轰鸣、蓄势待发……

此时,一位年过半百的一级军士长,正在每台车的周围紧张地转着圈。走到一台物资车旁时,他突然双眉紧锁,对身边的战友说:“这台车发动机异响,连杆轴承有问题。”大家连忙拆开检查,果然发现发动机第三缸连杆轴承没有套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众人敬佩的眼光中,这位老军士长三下五除二完成了连杆螺丝和轴承更换,现场的官兵无不向这位老军士长投去钦佩的目光。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兵,就是被官兵们“一听准”的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一中队一级军士长高玉华。

一、

说起高玉华的事迹,战友们一个个如数家珍。高玉华的”徒弟“陈汉远,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跟着高玉华检修装备时,高玉华对他说的那句话:“一件件装备就像一位位投身国防建设的老兵,我们的任务是让它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中,都保持原有的战斗力。”

在一中队,高玉华有个外号叫“高医生”。战友们都说不管哪台装备出了什么故障,只要高玉华提着工具箱赶到现场,高玉华总能在很短的时间修好它,就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药到病除。

陈汉远记得,有一次,高玉华带着他到兄弟部队,对一台无法正常运转的大型机械进行检修。高玉华将机械的柴油机拆开后,这里捣鼓一下,那里捣鼓一下,柴油机便恢复运转,把兄弟部队的维修人员都看傻了。

还有一次,勤务保障连一辆挖掘机出了故障,挖掘机能正常发动,但发动后不管你怎么踩油门,它就是不动弹。好几位老兵上去检查,都没查出问题的根源。部队领导于是在社会上请了一位老师傅来修理。那个师傅一开口就要上万元的修理费,把部队领导吓了一跳,只好打电话向高玉华求援。

高玉华来到勤务保障连后,围着挖掘机转了几圈,便心里有了数。它拿起一只大锤,朝着刹车片的位置用力敲了两三下,然后坐进挖掘机的驾驶室,轻轻踩下油门,在战友们惊诧的眼光中,挖掘机竟然动了!

高玉华刚从驾驶室里出来,战友们便围了上来,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魔法“?老高轻描淡写地说:“我哪有啥魔法,这挖掘机不动的原因,是最近天气比较潮湿,刹车片生锈抱死了罢了。用锤一敲,铁锈掉下来,可不就能动了么!”

在兄弟部队的要求下,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专门在高玉华宿舍牵了一部军内专线电话,为各个兄弟部队的战友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兄弟部队的战友排除各种机械故障。这条专线有两个名字,官方的名字叫“一中队机械故障诊断热线”,但战友们都喜欢亲切地将它称为”老高热线“。

二、

高玉华是河南驻马店人,1972年7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

谈起参军入伍时的经历,他说当年因为父亲不同意,自己还差点儿没有当上兵。因为当时父母看到很多人买拖拉机跑运输挺赚钱的,父亲觉得高玉华去当兵,还不如买台拖拉机跑运输更赚钱。

就在父子俩为此事争得面红耳赤之时,高玉华的母亲站出来支持了儿子。她对高玉华的父亲说:“孩子想当兵,就让他到部队锻炼锻炼,长长见识吧,大不了过几年转业回来,再给他买个拖拉机跑运输就是了!要是逼着他现在去跑运输,孩子不乐意,你就不怕他在路上出事吗?”

在母亲的劝解下,父亲终于点了头。就这样,高玉华怀着对部队生活的向往,在18岁那年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新兵连训练时,高玉华因为表现突出,被领导选中,将他送去军校学习机械维修。高玉华也很珍惜这次机会,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甚至在午休时间也会来到车间,对着机械设备挨个辨认零部件,看它的结构,记工作原理,背技术参数。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高玉华接到通知,让他留在军校担任助教。让一名学员留校任教,这在这所军校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让军校领导没想到的是,高玉华却放弃了这次机会,执意坚持回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兵。他的理由是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性格上也属于那种“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类型,不太适合当老师,更喜欢拿着扳手、螺丝刀,和机械装备打交道。军校领导多次劝他想清楚,高玉华还是毅然选择返回部队,干起了机械装备维修工作。

三、

回到部队,高玉华在机修岗位一干就是32年。32年来,高玉华始终抱着“作为军人,机械设备就是手中的武器,我要保证它们一直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坚定信念,经他手“重焕生机”的设备不计其数。日子久了,高玉华也掌握了部队配发各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要领,从整台设备的构造、原理到每个零件的形状、技术参数,都了如指掌。

走进高玉华的宿舍,你会看到在宿舍的一个角落,放着十几个玻璃器皿。这是干啥的呢?原来这些玻璃器皿里,装的都是不同型号的机油和汽油的样本。闲暇时间,高玉华喜欢对这些正常和异常的油液样本“察言观色”,用手指蘸油捏搓,反复体验感受不同型号油液的油质和粘稠度,以锻炼手指的触感。

有一次演习时,一辆战车突然抛锚,高玉华在抢修中发现机油颜色不对,可手头又没有检测仪。见战车驾驶员很着急,他不慌不忙地用手沾了点机油送到鼻子边上闻了闻,随后说道:“故障原因找到了!是战车油量过多,粘度下降,发动机汽缸垫烧穿。”

在战友们半信半疑的眼光中,高玉华旋转套筒、扭动扳手,拆卸、接线、调试、泵油、启动……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战车很快便轰鸣着重返战场。

在长期的维修过程中,高玉华也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教给新来的战友,收了不少徒弟。渐渐地,他发现在教徒弟们发动机构造原理教学和维修时,要多人合作分解拆装,费时费力,还不安全,于是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了“发动机自动翻转支架”,使发动机修理实现了单兵操作,同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 年,全军举行专业骨干管理培训班,特意将高玉华请去讲课。面对来自全军的 80 多名学员中,其中有一些还是校官和尉官,高玉华理论和实操同时讲授,课堂上不讲大道理,而是注重实操,并亲自在边上指导,还自己编写了维修作业指导用书和专业手册,让大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如今,这批学员大多都成长为各自部队的技术尖子。

熟悉高玉华的人都知道,高玉华是个很“扣”的人。每次修理装备时,只要能用的零件,他总是想着法子用上去,并把这叫做“变废为宝”。就算是损坏了的零件,他都会拿去当成教学工具,目的是给部队节约每一分钱。他总是说:“化的装备,就像投身国防建设的老兵,无论放到哪,都有战斗力。”

四、

按说起来,以高玉华的表现,他早就可以提干的。可命运仿佛喜欢和他开玩笑,在他人生的三次提干机会中,都因为种种原因从他手头溜走了。

2000年,高玉华第三次被部队推荐为提干对象。在完成体检、政审等各项手续,正准备向旅里提报时,恰逢上级出台了新的提干规定,要求提干的士兵不能超过28岁,高玉华最终因超龄两个月而落选。

联想到自己因为学历问题和名额问题已经错过了两次提干机会,好不容易盼来的第三次机会,又仅仅因为超龄两个月而泡汤,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高玉华一时也无法接受,甚至有了脱下军装的想法。但冷静下来以后,他还是将舍不得战友,舍不得绿色军营,更舍不得陪伴他无数日夜的、心爱的工具箱......

“只要部队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在提干失败后,高玉华又一次向组织递交了延期服役申请书。

随着近年来部队装备的高科技装备越来越多,做为维修兵的高玉华深深感到,“再不学习,要被战场淘汰了。”于是他主动报名函授自考,还自学了 C 语言、编程和自动化等知识,最终在原广州军区举行的单装终端标准化大比武中,高玉华利用自学的电脑编程知识,在最难的课目——设备自动化操作上战胜了最后的竞争对手——一位直招入伍的大学生士官,凭借远程操控维修的出色发挥,赢得了总冠军。

在大比武中,高玉华还解锁了一项新技能——新型配电柜维修。

作为供配电专业的常用装备,配电柜易学难精,接线方法就有数十种,稍有不慎还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在大比武的短短 15 天时间里,高玉华不仅啃下了这个“硬骨头”,还把“硬骨头”嚼出了滋味,所有的接线方法熟练掌握、拆装柜体独立完成、学习笔记写了厚厚一本。

取得了比武第一名后,高玉华被评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二等功一次——这已是他入伍以不获得的第八枚军功章了。

说起来你也许不信,这八枚军功章中,有一枚是高玉华在年度军事体育特级考核中,荣获军事体育训练“特一级”而获得的三等攻的军功章。

在那次考核中,高玉华取得了俯卧撑113次、仰卧起坐81次、30米x2蛇形跑用时18.23秒、3000米长跑用时12分17秒,总分503分的成绩,部分超过“特一级”标准13分。你敢相信这是一个五旬老兵的体能成绩吗?

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高玉华,他人生中最自豪的是什么?高玉华的回答是:自己19岁的儿子高驰乘,也继承了他保家卫国的红色之路,考入了一所军校,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在送儿子去军校报名时,高玉华告诉高驰乘:“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哪怕看不到希望也要做好。不要担心一名战士的舞台到底有多大?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士官的路定会更宽广!”

参考资料:

新华网:《山间有磐石 久琢玉自华——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高玉华》

央广军事:《51岁的老兵,体能“特一级”!》

5 阅读:2777
评论列表
  • 2024-11-18 20:06

    一级军士长工资很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