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零五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16 04:38:33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零五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三章 北宋后期其他各家的书法批评

在北宋后期,除了苏轼和黄庭坚之外,另有其他各家持有一些相关理论,像朱长文、米芾、黄伯思、董道等人。朱长文采用传统方式为前人评定等级,著成《续书断》。米芾凭借精敏的资质和率真的性情,倡导“振迅天真”的书法创作,尽管其理论在深度与广度方面无法与苏轼、黄庭坚抗衡,但在议题的纯度上却独树一帜。

黄伯思属于学者型的书法研究者,其观念相对传统,注重古法,对苏、黄的新变持轻视态度,是北宋后期书法领域中与苏、黄艺术观念相对立的代表人物之一。董道擅长艺术鉴赏,他的《广川书跋》尤为关注书法中的天机。在此期间,苏轼的追随者例如李之仪、晁补之等也都有少许论书的文字,是苏轼“尚意”观念的辅助,由于并非关键要点,所以在此略过。

第一节 朱长文《续书断》

朱长文(1039 - 1098),字伯原,号潜溪隐夫。他尚未成年便考中进士,然而因患有足疾,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隐居著述中度过,直至晚年才获召成为太学博士,后迁任秘书省正字。在他众多的著述里,书学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墨池编》是继张彦远《法书要录》之后的一部书学著作汇编,其中《续书断》由朱长文亲自撰写。

在《墨池编》中,朱长文广泛收录流传的古代书法理论资料,对部分存在问题的篇目加按语予以考辩,展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墨池编》按照内容对前人的书学著作进行分类,将书法理论梳理得井井有条。不过,朱长文的主要观点主要体现在《续书断》中。

《续书断》效仿唐朝张怀瑾《书断》的体例,对唐朝至北宋熙宁年间的八十五位书法家(附三十五人)的书法予以品鉴,并依照张怀瑾《书断》“神”“妙”“能”三品分类。他在《品书论》中重新对张氏三品加以界定:“这里所说的‘神’‘妙’‘能’,只是指上、中、下的等级称号罢了,并非所谓圣神之神、道妙之妙、贤能之能!就书法这一门技艺而言,以此区分罢了。杰出独特,可称之为神;运用精巧美妙,可称之为妙;脱俗无误,可称之为能。”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改变了张怀瑾的理论倾向,转而趋向务实的标准。

即便如此,朱长文非常看重书家人格魅力,对张怀瑾《书断》仅关注书家的书法成就表示不满,认为应当关注书家的生平事迹,以探寻其作品的独特魅力。这与苏轼、黄庭坚重视书家的精神品质是相符的。从朱长文对神品书家的品评能够看出他对人格魅力的关注,甚至用人格之美来阐释书法的意义。他表示:书法,乃是英杰之人的余事,文章的紧要事务。虽然书法之道,贤能与不肖者皆可学习,然而贤者擅长此道者往往居多,不肖者擅长此道者往往较少。

朱长文列为神品的书家仅有三人,即颜真卿、张旭、李阳冰。需知,张旭乃颜真卿之师,依排行,张旭应在颜真卿之前,可朱长文却将颜真卿置于张旭之前,足见颜真卿在其心中的至高地位。颜真卿的书法在唐朝至北宋前期声名不显,南唐后主李煜曾言:“真卿之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恰如叉手并脚田舍汉耳。”自唐朝论书法,多以王羲之为标准,得王羲之真传者,方为正宗。

李煜认为“善书法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却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却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却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却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却失于粗鲁”。此看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具普遍性。北宋初期,《淳化阁帖》收录唐人书法,其中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束之、张旭、李邕、怀素、柳公权等,未录颜真卿之书,或许是受李煜影响。颜真卿历史地位的确立得益于北宋诸位贤士,从欧阳修至苏轼、黄庭坚等,皆不遗余力地宣扬颜真卿书法的价值。

欧阳修推崇颜真卿,因其人格魅力;苏轼推崇颜真卿,认为他是“集大成”式的书家,乃王羲之之后的唯一一人。苏轼、黄庭坚是从变革的角度看待颜真卿,朱长文则回归欧阳修的立场,从道德境界层面阐释颜真卿书法的意义。

朱长文言:或曰:“公之于书,殊少媚态,又似太露筋骨,安得越虞、褚而偶羲、献耶?”答曰:“公之媚非不能,耻而不为也。”退之尝云:“羲之俗书趁姿媚”,盖以为病耳。求合流俗,非公志也。又其太露筋骨者,盖欲不踵前迹,自成一家,岂与前辈争其妥帖妍媸哉!……自秦行篆隶,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谨严,魏、晋而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惟公合篆箱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

朱长文因人格、大节而推崇颜真卿书法的气骨,并从汉字起源的视角将颜真卿的楷书与篆、隶相联系,觉得颜楷“合篆箱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由此也能看出朱长文对文字体变的注重。在宋人当中持有这种看法的,朱长文或许是首位。为表明颜真卿之字有其渊源,他甚至批判魏晋以后的书法家不顾文字本意,单纯追求书势的缺陷,即“减损笔画以就字势”。倘若将颜真卿列为首选不会引发争议的话,把张旭归为神品,朱长文至少要直面苏轼、米芾等人的指责。

朱长文在援引李白诗、韩愈文作为佐证的同时,对张旭的志节极为赞赏。他表示:又其志专于书,轩冕无法使其改变,贫贱不能让其屈服,浩然自得,直至终生。哎!书法的极致,精妙与道相融,岂是技艺所能涵盖!这里既用《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来形容张旭情志的专注,又用《孟子·滕文公下》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夸赞张旭品行的高尚,得出的结论是其书法已超越普通的技艺,达到了《庄子·养生主》所讲“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的境地。

朱长文重视颜真卿的书法在于其“正”;欣赏张旭的草书是源于其“奇”;将李阳冰的篆书列为神品则是由于其“格调”“气势”“法则”的完美融合,即“其格峻,其气壮,其法备”。值得留意的是,《续书断》对宋朝初期王著、周越书法的评价是认可的,位列能品,而这二人曾被黄庭坚等当作反面典型。可见,朱长文的书法批评观念和苏、黄二人存在差异。苏轼、黄庭坚倡导变革,而朱长文相对更重视传统。朱长文既看重“风神骨气”,又强调人格的魅力,这表明他传承了唐朝的艺术理想,同时也具有时代特色。(全文共计:2430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