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竹美诗五首:满庭寒翠更无尘,犹有清风借四邻

初衣胜诗词 2024-07-23 13:53:42

竹子与盛夏:盛暑翛翛丛色寒,竹色四时也不移

竹子是速生的巨大的草本,原产中国,而且种类繁多。中华文明和竹子密不可分。在《尚书》记录的上古大禹时代,九州中,就有六个州盛产竹子。考古发现,商周时代,黄河流域气温湿润温和,盛产竹子,而那时候就诞生了竹简,用竹子的茎秆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在上面记录文字。

只不过到了唐朝之后,气候发生变化,竹子才逐渐退出北方,生长在北纬35度以南。

所以古代的很多用品,都和竹子有关。比如乐器的笛萧笙箜篌,农具的簸箕箩筐,射猎打仗用的箭,头上戴的簪笠,吃饭用的筷子,读书用的竹简,笔,夏天避暑的竹席,也就是簟,都是竹子做的。

竹子作为生长力强悍的草本,茎干不同于树木,它是中空的,这种结构可以抗击剧烈的风吹,柔韧不易折断,且竹子生长迅速,需要消耗大量的阳光和水分,所以有竹林的地方,类似空调环境,可以降低温度,净化环境。而竹子的纤维透气性好,摸上去凉凉的,制作成竹床,凉席,是重要的消暑的夏天用具。

古人也注重环保,保护山林的同时,也多在山地园林或者庭院种植竹子,尤其是在夏天,起到绿化解暑的作用。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唐 ·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以竹子为主题的诗词那么多,为什么要挑这首杜甫的诗,作为第一篇,且这里面关于竹子的只有一句话?

因为正是这句话,点出了竹子在盛夏暑热中独特的美和功用。

这是杜甫在济南盛夏和朋友聚会,登临历下亭,这个亭子在唐朝的地址,和现在有差别,现在是建在大明湖中,而杜甫时代则是在济南城郊,可以看见黄河。

盛夏之时,这里正是有一片竹林,所以这个地方根本就不炎热。

所以才有了“修竹不受暑”,是说,有竹子的地方,阻挡隔绝了暑气,竹子也坚决不受暑气的侵蚀。这简短的诗句,写出了竹子和暑热的关系,是自然之美的强化,也是人文之美的升华。

因为杜甫相信,在这里做客的文人,都有着竹林七贤的正直和高洁。

当然这里的竹林风景是美好,连接壮阔的,因为竹林之外的不远处,就是盛夏的黄河,波涛汹涌。

正是杜甫对于竹子有着深厚的热爱和理解,他还有一首名句,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营造出一种竹子幽深清凉的美感,那站在竹子边的女子,凄凉但坚贞。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唐 · 岑参《范公丛竹歌》

岑参到了一位范姓官员的办公府衙内,发现他在这里种满了竹子。竹林丛竹之美让岑参惊叹。

他说,世人见到竹子,却不爱竹子,但是我却知道,您是因为热爱种在了官府内。这竹子幸好是种在了您的地盘,得到了爱护。不多时就听说长得巨大茂盛。我来这里一看,果真是美。

在盛暑的季节,修修的竹林翠色森森,听得见风吹竹林叶子发出的戚戚声。

竹叶摇曳在窗户外,让案牍环境十分幽美,最适合看书弹琴对着窗外。

当然这里也夸赞了范公种竹的精神意义,傲雪凌霜,四季常青。

不需要去高山像松拍树一样,去追求长寿长青和永生,在庭院里种植竹子,也一样显示精神和信念的永恒。因为竹色四季青青。

“蕲州簟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中唐 · 韩愈《郑群赠簟》

竹子做成席子,古称为簟,不过上好的簟席,在唐朝应该是湖北蕲州生产的最为知名。这里长江中游,有着连绵的山地,竹木资源丰富,而制作簟席的工艺也成熟,尤其是上好的簟,一定是选取山地竹子最精华的部分,刨丝编织,至少在唐朝这个时期,黄色的竹丝编织的蕲州簟席,价值昂贵,不是一般人可以用得起的。

另外唐朝 独孤授《清簟赋》,也写出了楚地簟席的优异,为上层人士所钟爱。

韩愈在得来朋友送来的蕲州簟席,欢喜异常,他居然不是马上试睡,而是率领全家人都观摩这件宝贝,说它美如黄琉璃。也就是这床簟席,颜色金黄,竹丝细韧,成品有着光泽和通透美。

他说自己五月以来,困与炎热和蒸湿,自己又爱流汗,看到有卖这种席子的,却因为价格高,自己惆怅归来。哪里知道朋友有心,立马送来了八尺长的竹席,就像送来了清风一样。

全家人,坐在凉席上狂欢,自己倒在竹席上,享受这种凉爽,居然愿望这夏天就这么热下去。

因为不热,怎么知道竹席的凉快之美呢?

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到唐朝人的生活,韩愈一家人过盛夏,居然还没有用上竹席,北方地区竹席少,从南方楚地运过来的竹席,在北方价值高。而这种蕲州的竹席,又是竹编工艺的精品。

最终回归到竹子本身。

竹子纤维有着很好的散热透气功能,是炎热夏天的消暑利器。

我记得小时候,母亲不让我睡竹席,因为还有草席。母亲说,竹席太凉,不适合体质差的人睡。这也充分证明了竹席的凉爽功能。

“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唐 · 白居易《香山避暑二绝 》

这首诗里出现了两个竹的制品。

一个是竹疏衣,一个是篮舆。

竹疏衣,就是竹布制作的衣服。而竹布,则是采用嫩竹纤维,纺织成的布料。唐朝广州韶州地区,出产这种布,因为透气凉爽,作为贡品进入皇宫,白居易作为高官,获得了竹布。当然这种竹布的古代工艺肯定现在是没有了。不过现代加工的竹纤维布料,依旧有着其他面料不具有的滑爽清凉垂悬透气等功能。

篮舆则是竹轿子,且多用于山行。

白居易可谓避暑高手,穿着最透气清凉的竹布衣裳,坐着可以睡的竹轿子,在一路山风中睡着上下山,可谓当时极品的避暑旅游。

当然他必然也会路过有竹林的地方,可谓享受竹之至。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北宋 · 释智圆《庭竹》

宋朝极其重视庭院建设。因为家庭,庭院,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所,也是重要的社交场所。

打造庭院生态,变得非常流行。

比如这位,选取了竹子作为庭院的绿化主体。

将低矮的花木移除,种上了竹子,满院子的竹绿,更可以隔绝尘埃,尤其是雨后,竹色青青,更加青翠幽静。

到了夏天,走在竹子下面,清凉消暑,且竹子有过滤热气生成清风的功能,一家种竹,四面的邻居都受惠于竹色清风,何乐不为?

虽然现代化的城市,夏天居住,不乏空调可以解暑,不过,我还是希望,有时间多到公园散步,去享受竹子带给人的清凉翠美。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