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一个汉字,遭到无数女性唾骂多年,现如今我们却天天用它

科技舍 2025-01-17 16:03:43

北京大学一名教授正在书房里写东西。

这位教授,刚刚创造了一个新汉字,满心期待这个创新能让中文表达更加优雅。

然而第二天,一封措辞激烈的匿名信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警告他立即停止这种"侮辱女性"的行为。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三年里,这个小小的汉字竟然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究竟是什么字,能让一向温婉的女性群体如此愤怒?而今天,我们又为何离不开它?

意外的灵感:翻译工作中的困扰

我们翻开一本英文小说,she与he泾渭分明,可在中文世界里,“他”却成了一个模糊的代词。

上世纪20年代,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当时在中华书局任职的刘半农。

每当遇到外文中的she,刘半农总要绞尽脑汁。

用“他”吧,读者分不清性别,用“那女的”又显得生硬,用“伊”字,又带着浓厚的方言色彩。

这种无奈,在翻译《安娜·卡列尼娜》时达到了顶峰。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半农翻阅古籍时发现了“她”字。

这个字在古代读作“jie”,本意是“母亲”或“姐姐”,但使用频率极低,几乎成了绝迹的生僻字。

这一发现让刘半农眼前一亮:何不赋予这个字新的使命?

经过反复推敲,刘半农决定将“她”定义为专门的女性代词。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翻译难题,还能让中文表达更加精准。

1920年,他在留学英国期间开始在翻译作品中大量使用这个“新字”。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她”字开始在文章中频繁出现时,一场风暴随之而来。

众多女性读者认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为什么要特意造一个带“女”字旁的字来指代女性。

这不是变相强调女性的附属地位吗,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

有人在报纸上发文抨击,称这是“文字界的倒退”,有人给北大校长写信,要求将刘半农赶出讲堂,甚至连他的好友胡适都劝他收手。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刘半农的生活陷入困境,上课时,学生们经常故意捣乱,回到家中,时常发现门窗被人涂鸦。

但他始终坚信,语言的进步需要改革,“她”字的出现是大势所趋。

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有人建议他暂时改用“伊”字代替,刘半农婉拒了这个建议,依然在自己的翻译作品中坚持使用“她”。

他觉得,新事物的诞生总会遇到阻力,但只要方向正确,就值得坚持。

这场关于一个汉字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三年。

每当有人问起为什么执着于“她”字时,刘半农总是沉默不语,或许在他内心深处,“她”不仅仅是一个代词的问题,更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承认。

这段阴霾,正如一粒种子,虽然播种时饱受质疑,却在时光的灌溉下长成了参天大树。

坚持与退让之间

转机出现在1925年,那年春天,刘半农从法国留学归来,在轮船上写下了《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诗以“她”字为核心,描绘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意外获得了不少年轻读者的青睐。

诗中“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的优美意境,让人们暂时忘记了对“她”字的成见。

不少文学青年开始模仿这种写法,“她”字渐渐从争议的中心,变成了一种文学表达的新潮流。

作家冰心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些女性作家率先在创作中采用了这个字。

冰心在散文里用“她”描写母亲的温柔,丁玲在小说中用“她”刻画女性的坚韧。

原本反对的声音,在文学的感染力下悄然消退,到了1930年代,“她”字已经在文坛站稳脚跟。

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大家纷纷在作品中使用这个字,给了它最有力的背书。

《新月》《现代》等知名文学期刊也开始普遍采用,“她”的地位终于不可动摇。

新华字典

1932年,北平图书馆出版了第一本采用“她”字的官方字典,这个曾经饱受争议的汉字,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证”。

随后,各大出版社、报社相继跟进,“她”成为了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回望这段历史,刘半农的坚持令人动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创新往往意味着冒险。

但他选择了迎着风浪前行,用一己之力推动了汉语的革新,这个小小的汉字,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从最初的抵制到最终的接纳,折射出人们观念的进步,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更为女性在语言中赢得了独立的位置。

如今,当我们随手写下“她”字时,很少有人会想到这背后曾经的波澜壮阔。

但正是这些微小的改变,汇聚成了时代前进的洪流,这个被骂了三年的发明,最终成为了每个人的日常必需。

印证了一个真理:真正的创新,总是在质疑声中破茧成蝶。

正如刘半农离世前所传达的那样:语言是活的,必须跟随时代而变。这仿佛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启示。

刘半农

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份改革的勇气与坚持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

语言变革的必然

“她”字的故事远未结束,这个字的诞生,在现代汉语发展史上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随着“她”字的普及,一系列新的代词也应运而生,“它”字开始专门用于指代事物,“祂”字则特指神明。

这种精准的语言分类,让中文表达变得更加细腻和准确。

有趣的是,“她”字的影响甚至跨越了国界。

在日本,女性代词“彼女”的使用频率明显提升,韩国也开始在文学创作中更多地强调性别区分。

这个源自中国的语言创新,在东亚文化圈激起了涟漪,时光飞逝,当年那些激烈反对“她”字的声音,如今看来倒成了一段趣闻。

更有意思的是,在近年来的性别平等讨论中,“她”字反而成了女性话语权的象征。

一些新媒体甚至刻意用“她”来强调女性视角,这种转变令人玩味。

互联网时代,“她”字又有了新的演绎,“她经济”成为热词,形容女性消费市场,“她力量”被用来赞美女性的社会贡献。

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字,如今成了赋权的符号,在语言学界,“她”字的创制被视为现代汉语改革的典范。

它证明了语言可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是被动等待自然演变。

这给当下的语言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回望刘半农的创举,与其说是发明了一个字,不如说开创了一种可能。

他用一个字撬动了整个语言体系,在文字中写下了时代的注脚。

最令人深思的是,这个字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超越当下。

当年人们反对“她”字,是因为无法跳出既有思维,而今天,我们在享受这个创新带来的便利时,是否也该思考: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是否也藏着需要改变的可能?

这个小小的汉字,承载着太多故事,它不仅记录着语言的进化,更映照着社会的成长。

在这个仍在发展的故事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都是见证者。

或许,这就是“她”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改变从来不易,但只要方向正确,再小的创新也能激起波澜,影响深远。

1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