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4日,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提出:“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政委致电军委并粟裕,表示中原野战军同意共同发起战役。
至10月31日,粟裕发文给毛主席以及陈邓说:“淮海战役,当遵令于齐(8日)晚同时发起战斗”。华东野战军虽然是主攻角色,但还是需要中野配合,于是,粟裕试探性地在电报中提到:“但不知道陈军长邓政委所部(即中原野战军)能否于齐晚发起战斗,请陈邓示复。”
我们要知道陈毅、邓小平的中原野战军已经靠近徐蚌战场,肯定是会发起战斗的,但由于中原野战军是独立的指挥体系,他们怎么打,什么时候打,粟裕也没法做主,这才有此一问。电报最后,粟裕智慧地提出:“ 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确实如此,淮海战役双方加起来超过140万正规军,规模庞大复杂,如果没有统一指挥,大家各行其是,是很难打赢的,粟裕的华东野战军虽然承担淮海战役的主攻,但并非靠自家一己之力就能包打80万国军,还是需要中野协助,但刘邓陈的地位较高,粟裕要指挥他们,不太现实,因此,才提出“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陈邓收到这份电报后,立即表示中野预定11月6日集结徐州西南永城地区,“齐夜与华野同时开始进入战斗”,这份回复电报表明中野绝对不会拖后腿,但对“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这一请求,不明确表态。因为统一指挥者,一般是主攻角色,实际上,华野才是主力,如果在中野的陈邓去争这个指挥权,说不过去。
最终,还是毛主席一锤定音,电报明确:“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注:指陈毅、邓小平)指挥。”
不过,陈毅、邓政委又展示了政治智慧,虽然他们两个,一个是华野司令员,一个是中野的政委,地位比粟裕高,但当下实际是代表中野,只是属于淮海战役的配合角色,此时华野才是主攻角色,华野的实际指挥权在粟裕手里,让配角去指挥主角,真指挥起来,到底谁听谁的,说不清。
于是,陈毅、邓政委电报回复说:“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 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这里有四层意思可以解读:
一是确实应该由陈邓负责指挥战役,我们应该担起这个责任。
二是现在通讯工具太弱了,其实这个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么庞大的战役,我党不至于没钱给一支野战军弄一个高级点的电台,我们要知道陈谢兵团都有专门联系华野、中野以及军委的电台,陈邓这么高级别的将领,要个电台不过分。
三是陈邓其实是婉转地拒绝指挥华野,而是让军委对粟谭指挥。
四是也没有彻底地拒绝指挥权,让军委多直接指挥,一个“多”字,并没有完全彻底地让出指挥权。
此后,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紧接着成立了淮海战役前委,刘陈邓三人是常委,有权力代表党统一指挥。
在第二阶段,到底是先歼灭黄维兵团,还是先歼灭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刘陈邓和粟裕产生了分歧,但两边都没提谁指挥谁,谁应该听谁的问题,如果他们两边但凡有一边觉得自己才是总指挥,后面的战役计划都不会配合得如此之好。
刘陈邓也没有以总前委的身份,下令粟裕必须要听他们的,歼灭黄维兵团;粟裕也没有以自己是淮海战役发起主攻的角色,要求中野必须配合华野;两边都有商有量,在毛主席的居中协调下,人人都有参与淮海战役后续阶段的指挥。
综上所述,如此规模庞大的淮海战役,在前线居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这看似不可思议,但从某种程度,这体现了刘陈邓粟的政治智慧,更体现了毛主席非凡的用人水准。
心系天下唯无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