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要在门口装门槛,真实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民俗说法?

依依聊文化 2024-11-08 08:53:17

门槛,也叫门坎。提起家时老宅的门槛,小时候,我对门槛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

一是过门槛时,脚提得不高,碰到门槛就扑倒在地,有时从门槛外扑到屋内,有时从门槛扑到屋外,不是手脚摔得青一块柴一块,就是鼻青脸肿。

二是没事的时候,习惯性的把一只脚抬起来,踩在门槛上,轻则被斥责,重则突然被挨几下揍,主要是让你长记性,下次不能这样做。

小时候,几乎所有家里有门槛的孩子都想过这事,为什么要装门槛,还装那么高。也向大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往往用反问句,说,为什么人要吃饭呢?

这种反问的形式,实际上已明确答复你了,你问的问题有多愚蠢。

后来,我带小孩回老家的老宅,他们也同样被老宅的门槛绊倒,摔痛了,一边哭,一边问同样“愚蠢”的问题。

只不过我不再认为这个问题属于“愚蠢”的问题了,他们是在装门槛的钢筋凝泥土砌房子成长起来,当然不懂为什么要装门槛,而且,不管门大门小,不管是一楼的门还是二楼的门,都装有门槛。我只能给他们讲解装门槛的作用。

一、在传统门槛中的真正作用

现在的一些辞典对门槛词条的解释,描述性下定义的比较多,不免出现偏颇,下的定义就不是很准确。

比如,各种辞典中常见的定义是“指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或金属条‌”,这种定义,只有少数地方传统建筑的门槛如此,不能代表所有传统民居的门槛。

还有一些解释是“为门下框的旧称,又名门下槛,是门框的最大横料”,这种解释就要准确多了。

对于大门部分传统民居来说,人们不是为了特意设门槛而安装门槛,门槛本身就是门框的组成部分,所以农村称门槛为“门下框”。

在长江流域地区,称门框上下的两块横料、左右的两块竖料为门框枋。对于门框下横料,不管有几块,统称为门脚枋。门槛就是门脚枋。

这里得介绍一下枋和板的区别。在建筑中,枋被称为枋材,用于搭建房屋结构、门窗框架等,其厚度根根不同的用途来确定,至少在1.2寸(4厘米)以上,常用规有1.2寸(4厘)、1.5(5厘米)、1.8寸(6厘米)、2.1寸(7厘米)、2.4寸(8厘米)等。

门槛用的木枋厚度通常为1.8寸以上,最厚的可达5到6寸。

板被称为板材,俗称木板,用来装修房屋。木房子的装修的板材厚度在农村通常称“8分板”,即0.8寸左右,板与板之间,板与枋之间用榫卯方式拼合。

一般门扇主要用“8分板”的板材做成,大门门扇要求要牢固,通常用枋做外框和隔框,内用板拼合,即农村所说的印心门。

门框要求有稳定性,能承受墙体的压力和重量,因此,门框的主要作用,不仅只是支撑门扇,保证门扇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平稳、牢固,不易变形或者松动,还起来自墙体的承重、支撑、固定等作用。‌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门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门框的作用上,因为门槛贴近地面,或者贴在基脚枋上(木房子门槛下面贴着基脚枋,而基脚枋是整个房屋结构的主要构件),因此,其承受的压力和重量更大。

古代的民居主要有木制结构和砖和木混合结构两种,而砖和木混合结构又包括烧制砖和木混合结、土砖和木混合结构(即土坯房)。

这两种结构的房屋,房龄越长,就越能显现门框的重要支撑作用,更用显现门槛作为支撑中的一环的重要作用。

我国传统民居,尤其是木房子,虽然把承重受力进行了均匀分散,以以致发生强烈地震时也不会倒塌,但是,如果局部受力点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

如果没有门槛,门框的四方框架就缺少了一边的支撑,门框就缺少稳定性,会出现歪、斜和散架的现象,不仅影响到门的稳定,还会影响到门洞两边墙体的稳定。

再说,门扇带给门框的外力是比较大的。比如,人用力关门,人用力撞门,门扇在风吹下自动关门,这种外力不仅只是门框的震动,还会使整个墙体都在震动。

如果没有门框缺少门槛的支撑,会影响门框的稳定,也就影响门扇的稳定,同时也会影响墙体的稳定。还会影响房屋的整体结构的稳定,如果是土坯房,有可能造成房屋的倒塌,如果是木房,会造成门框和墙壁的散架。

古代建筑,人们用的是石灰浆或三合泥,如果没有门框门槛的横枋的连接支撑,而是把两块门框竖枋插入土内或放在地面上,无法固定,即使暂时固定了,也不牢固。那时还没有沥青之类的防腐材料,容易腐烂。

正是因为如此,后来的门槛采用的材料,把木料换成用石条或金属做的门槛,这些材料本向就有固定和防腐功能。

进入现代社会后,有了混凝土及沥青,门框的地面固定也就没有问题了,新建的西式洋房,普遍为取消了门框的下框,这样这类房屋的门槛也就没有了。但是,民居中的木房子依然少不了要装门槛,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以上就是门槛的真正作用,当然,后来人们发现门槛还是其他一些作用,‌防水、防虫、‌防尘、‌保暖、防风等,这些作用都是次要的,没有装门槛也可采用其他的办法。

二是古代门槛文化和民俗

由于古代民居的门槛普遍存在,于是,在古代也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门槛文化现象以及民俗现象。

1、门槛是‌身份的象征

在古代,门槛曾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住宅门槛的高度和材质,往往可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例如,到过故宫参观的人就体验过,宫内的门槛就达到了两尺高。

这也就造成民间的攀比之风,都想讲面子,人为地把门槛抬高。但毕竟住宅门槛太高,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实在是“高攀不起”,生活中人们还是要从门出入。

于是,民间从实际出发,不再讲这种虚荣,降低了门槛的高度。通常来说,木房子的门槛高度为40到50公分,原因是门槛下面还有一块20公分左右的地脚枋;其他房屋的门槛高在30公分左右。

到了后来,门槛高度引入了风水中的说法,人们不再在门槛高度上比高低,而是根据风水的玄学来确定住宅门槛的高度。

2、门槛衍生出来的民俗

一是‌聚气场之说。民间认为,门是气口,也就是气的出入口,气入宅后,由于有门槛挡住,生气可以在宅内聚集,形成住宅的气场,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家庭兴旺。

二是‌聚财运之说。古人把财运视为一种气,即财气,民间认为,财气进入宅内后,门槛能够阻止财气从门流出,有利于聚财。有一些地方把宅门称为“关栏”,是留住财源的关键口子,而能够留住财源的就是门槛。

三是挡阴风‌辟邪之说。民间认为,世间存在一种阴风和邪气,都是不干净的东西,不仅侵害人的身体,还会家庭不和睦、运气不好走等。门槛既能够起到阻止阴风进入屋内,还可辟邪,保持宅内风清气正。

四、祖先栖息地之说。一些地方民间相传,祖先之灵会定期回到子孙后代的住宅,尤其是逢年过节的祭祀之日,他们为了爱护子孙后代,一般不到其他的地方,而是在门槛上栖息。很多地方忌讳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就是这个原因。

3、门槛的‌礼仪民俗

大门门槛历来被人们视为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也是内外有别的界限,形成了诸多传统礼俗。这里举几个例说明。

一是尊重和礼貌。当晚辈看望长辈时,晚辈先跨过门槛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当长辈来晚辈家时,晚辈跨出门槛相迎表示对长辈的尊敬。送长辈时,晚辈送长辈一定要跨出门槛相送,送晚辈时,长辈可以不出门槛。

二是逢年过节祭祖。我国农村有逢年过节祭祖的习俗。祭祖时吃水不忘挖井人,不仅要祭祀男方的祖先,还要祭祀女方的祖先,农村称“外家”。祭祀男方祖先的供品放在堂屋内,祭祀“外家”的供品放在门槛外的堂屋前面。

三是传统婚礼过门槛。农村很多地方的传统婚礼中,有一个过门槛的礼仪程序。新娘下轿后,先过烧着火的火盆,进入大门,在跨入堂屋门的时候,要路入竹筛(有的地方格筛)内,表示过门槛进入新家。

过去农村对新娘跨入堂屋门的门槛时,有一个有趣的预测,预测新娘先生育男孩还是先生育女孩,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就是说,在无外人干预新娘的情况下,由新娘自由发挥,左脚先跨入,先生育男孩,右脚先跨入,先生育女孩。

以上的门槛文化,包括礼俗,是我国传统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于民俗方面,有一些不免带有迷信色彩,为牵强附会之说,不足为信。

总而言之,古人在门口放门槛的用途,主要是为了支撑和稳固门框,从而起到支撑保护、门扇、墙体等多方面作用,给住居者出入住宅提供安全保障。至于衍生出来的文化和民俗,我们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摒弃迷信的说法。

0 阅读:5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