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提及于凤至:我不太喜欢,要不是我爹逼迫,我不会娶她

妙春说历史故事 2024-10-22 08:55:24

张学良晚年提及于凤至:我不太喜欢,要不是我爹逼迫,我不会娶她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婚姻一直被视为传奇。这对夫妻的感情经历了从包办到相知,再到分离的跌宕起伏。然而,在晚年接受采访时,张学良却说出了一番令人意外的话:"我不太喜欢于凤至,要不是我爹逼迫,我不会娶她。"这番话犹如一记重锤,击碎了世人对这段婚姻的美好想象。

张学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少帅,为何会对自己的发妻产生如此复杂的情感?他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爱恨纠葛?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张学良在历经沧桑后,仍对这段婚姻耿耿于怀?而于凤至,这位被誉为"贤妻良母"的女子,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婚姻的?她是否真的如世人所想象的那般无怨无悔?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探寻张学良与于凤至之间的真实故事。

1916年的春天,东北大地刚刚解冻,万物复苏。在奉天(今沈阳)的张家大院里,却暗流涌动。张作霖正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如何说服自己的长子张学良接受这门亲事。

张作霖相中于凤至并非偶然。早在几年前,他就认识了于凤至的父亲于芷山。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张作霖被仇家追杀,误打误撞闯入了于家的院子。于芷山不顾危险,将他藏匿起来,还帮他甩开了追兵。从那以后,两人便结为挚友。

在一次拜访于家的时候,张作霖注意到了于凤至。这个年轻姑娘不仅长相秀丽,更是知书达理。当时的于凤至正在读《诗经》,张作霖随口考问了几个典故,没想到于凤至对答如流。这让张作霖惊喜不已,他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把这个"女秀才"娶进门来。

然而,张学良对这门亲事却十分抵触。当时的他刚从日本留学归来,满脑子都是新思想、新观念。他认为婚姻应该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重要的是,于凤至比他大三岁,这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是不被接受的。

"爹,我不想娶她!"张学良站在书房门口,语气坚决地说道。

张作霖闻言,脸色一沉:"汉卿,你还看不上人家?哼,人家比你可有学问的多!而且这人啊,你非得给我娶回来不可!"

张学良还想争辩,张作霖却摆了摆手,不容置疑地说:"我已经找人算过了,于家姑娘有凤命,乃大富大贵之人。娶她进门,对你、对咱们张家都有好处。这事就这么定了!"

看着父亲坚决的态度,张学良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个决定。他沮丧地离开了书房,心里充满了不甘和抵触。

就在张学良为这门亲事烦恼时,于凤至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她虽然对张学良有所耳闻,但从未见过。本着尊重对方的态度,于凤至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张公子若不愿娶我,我也不会强求。我并非非君不嫁,只是希望能得到您的尊重。"信中的字迹清秀端正,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

张学良看到这封信时,心里的抵触情绪稍稍缓解。他没想到未来的妻子竟如此识大体,这让他对于凤至的印象有了些许改观。

然而,婚期已定,由不得张学良再多作思考。1916年4月,在张作霖的一手操办下,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礼如期举行。

婚礼当天,奉天城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张学良穿着一身崭新的长袍,站在大厅中央,等待新娘的到来。当于凤至穿着大红嫁衣,在丫鬟的搀扶下走进来时,在场的宾客都被她的美貌和气质所折服。

张学良看着眼前的新娘,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于凤至确实如传闻中那般美丽贤淑。但是,一想到这是一场被迫的婚姻,他心里就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怨气。

新婚之夜,张学良和于凤至面对面坐在洞房里,气氛尴尬而沉闷。张学良看着眼前的新娘,忽然开口说道:"你比我大三岁,我就叫你大姐吧。"

这句话一出,于凤至的心仿佛被针扎了一下。她明白,这是张学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生活在这种微妙的氛围中开始了。张学良虽然对这门亲事心存芥蒂,但也不得不承认,于凤至确实是一个贤惠能干的女子。她不仅管理着偌大的张家内院,还能在政务上给予张学良建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学良渐渐发现,这个被父亲强加于他的妻子,似乎并不像他最初想象的那么糟糕。但是,命运的转折正等待着他们,一场足以改变两人命运的风暴即将来临。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尽管最初的不情愿和尴尬仍然存在,但两人都在努力适应这段关系。

在张家大院里,于凤至很快展现出了她的才能和魄力。作为张家的大少奶奶,她需要处理繁杂的家务事务,还要周旋于张作霖的几位姨太太之间。这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婚姻的年轻女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于凤至凭借着她的智慧和手腕,很快就赢得了张家上下的尊重。她不仅能够妥善安排家中大小事务,还能在各位姨太太之间保持平衡,避免了许多潜在的矛盾。

有一次,张作霖的二姨太和三姨太因为一条珍珠项链起了争执,眼看就要闹到张作霖面前。于凤至得知后,立即出面调解。她不偏不倚地听取了双方的说法,然后巧妙地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项链暂时收起来,等到张作霖的生日时再作为两人的共同礼物送给他。这个建议不仅化解了矛盾,还让两位姨太太感受到了尊重和体贴。

张学良看在眼里,也不得不对妻子刮目相看。他发现,于凤至不仅能够处理好家务,还对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每当张学良遇到棘手的政治问题时,于凤至总能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1918年,奉天省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长子,被派去负责赈灾事宜。面对如此重大的任务,张学良感到压力巨大。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于凤至提出了一个建议。

"汉卿,你可以考虑动用军粮来救济灾民,"于凤至说道,"同时,可以组织灾民修建水利工程,既解决了眼前的困境,又为将来的农业发展打下基础。"

张学良听后恍然大悟,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这次赈灾行动不仅缓解了灾情,还赢得了民心,为张家在奉天的统治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从那以后,张学良对于凤至的态度明显改变了。他不再用"大姐"来称呼她,而是改口叫她"夫人"。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从最初的生疏变得亲密起来。

然而,婚姻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军阀,张学良难免会有些风流韵事。每当张学良在外面有了新欢,于凤至总是选择默默忍受。她深知,在那个年代,丈夫有外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她也明白,只要自己的地位不动摇,就能继续为张学良提供支持和帮助。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张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作为长子,张学良不得不扛起重担,接管父亲的事业。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于凤至成为了他最坚强的后盾。

她不仅帮助张学良处理家族内部事务,还在政治上给予他很大支持。当张学良决定易帜,宣布东北易帜,改旗易帜时,于凤至全力支持他的决定。她深知,这个决定虽然冒险,但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至关重要。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日本的侵略,张学良不得不带领东北军南下。在这个危急关头,于凤至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断力。她不仅帮助张学良安排家族成员撤离,还将大量家产变卖,用来支持抗日。

在南京期间,于凤至继续发挥着她的才能。她不仅是张学良的贤内助,还成为了他与政界人士沟通的桥梁。许多人都称赞于凤至是一位难得的贤妻良母,甚至有人说"娶妻当娶于凤至"。

然而,命运的转折再次降临。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因为扣留蒋介石而被软禁。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于凤至再次展现出了她的勇气和智慧。她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为张学良寻求支持和帮助。

就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一个名叫赵四的女子出现了,她的出现让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关系再次面临考验。这个名叫赵绮霞的女子,将为这段婚姻带来怎样的变数?张学良、于凤至和赵四之间,又将上演怎样的情感纠葛?

1930年代初,正当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逐渐稳定之际,一位名叫赵绮霞的年轻女子闯入了他们的生活。赵绮霞,又称赵四小姐,是当时北平政界要员赵伯群的女儿。她不仅容貌出众,还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赵绮霞与张学良的相遇堪称戏剧性。1932年的一个春日,张学良在北平参加一场社交活动。当时的他,已经是威名赫赫的"少帅",吸引了众多名媛淑女的目光。然而,在觥筹交错间,一个清亮的声音引起了他的注意。

"少帅,我听说您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不知道您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吗?"赵绮霞用流利的英语问道。

这个问题让张学良眼前一亮。在那个年代,能够如此自如地运用英语的中国女子并不多见。两人很快就聊得热火朝天,从文学到政治,无所不谈。张学良发现,这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女子不仅聪明伶俐,还对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

从那以后,张学良和赵绮霞的见面次数越来越多。他们常常在北平的咖啡馆里长谈,讨论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赵绮霞的才智和魅力深深吸引了张学良,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赵家。

然而,这段关系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说少帅有了新欢。这些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了于凤至的耳中。

面对丈夫可能出轨的情况,于凤至并没有像一般妇人那样大闹一场。相反,她表现得异常冷静。她深知,在那个年代,丈夫有外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更何况,张学良的身份特殊,她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影响到他的事业和声誉。

于凤至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她主动邀请赵绮霞来到张家做客。1933年的一个下午,赵绮霞如约而至。当她走进张家大院时,看到的不是一个怒气冲冲的正室,而是一个端庄大方的女主人。

于凤至亲自为赵绮霞沏茶,两人坐下来进行了一次长谈。谈话的内容没有人知道,但从那以后,赵绮霞开始频繁出入张家,甚至在张家有了自己的房间。

这种看似奇怪的安排,实际上是于凤至的一种策略。她明白,与其将赵绮霞视为敌人,不如将她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家庭矛盾公开化,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控局面。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于凤至的预想进行。1936年,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因为扣留蒋介石而被软禁。在这个危急关头,赵绮霞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她公开宣布与父亲断绝关系,并表示要一生追随张学良。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叛逆行为,但也有人赞叹赵绮霞的勇气和忠诚。

赵绮霞的决定让于凤至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她感激赵绮霞在危难时刻对张学良的支持;另一方面,她又担心赵绮霞的行为会给张学良带来更多的麻烦。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于凤至再次展现出了她的智慧和胸襟。她没有阻止赵绮霞,反而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她甚至帮助赵绮霞安排了住处,让她能够方便地照顾被软禁的张学良。

就这样,一种奇特的三人关系形成了。于凤至是正室,负责处理家族事务和对外交际;赵绮霞则成为了张学良的私人秘书,负责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这种安排虽然不合常理,但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却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这种平衡并非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学良对赵绮霞的感情越来越深。他开始考虑是否要给赵绮霞一个名分。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这段复杂的关系。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也在急剧变化。日本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种大环境下,张学良、于凤至和赵绮霞的关系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变故?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彻底改变了张学良、于凤至和赵绮霞三人的命运。

事变发生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消息传来,于凤至立即行动起来。她四处奔走,试图为丈夫寻求支持和帮助。然而,政治局势复杂,于凤至的努力收效甚微。

就在这时,赵绮霞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她公开宣布与父亲断绝关系,决定终生追随张学良。这一决定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也给张学良带来了更多的舆论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于凤至再次展现出了她的智慧和胸襟。她没有阻止赵绮霞,反而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她甚至帮助赵绮霞安排了住处,让她能够方便地照顾被软禁的张学良。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难当头,张学良却身陷囹圄。于凤至深知,此时不宜再为丈夫的处境大张旗鼓,以免给国民政府添加不必要的麻烦。她选择默默地支持抗日,同时继续为张学良的处境奔走。

就在这一年,于凤至收到了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面对这个噩耗,于凤至并没有退缩。她决定暂时对外保密,继续为张学良的事情奔波。

1938年,局势愈发严峻。张学良被转移到了贵州。于凤至不顾自身健康状况,多次前往贵州探望丈夫。每次见面,她都会带去家书和日用品,尽管时间短暂,但这些探视成为了张学良在囚禁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然而,于凤至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40年,在一次探视张学良后,她突然晕倒。医生诊断结果显示,她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

得知这个消息,张学良陷入了极度的自责和痛苦中。他写信给蒋介石,请求允许于凤至去美国治疗。蒋介石考虑到于凤至的病情和张学良的态度,最终同意了这个请求。

1940年底,在张学良的劝说下,于凤至踏上了前往美国治疗的旅程。临行前,张学良紧紧握住妻子的手,说道:"大姐,你一定要好起来。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于凤至强忍泪水,点了点头。她知道,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见到丈夫了。

在美国的日子并不轻松。于凤至不仅要面对艰难的治疗,还要照顾三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忘记丈夫的处境。她多次向美国政要和媒体呼吁,希望能够引起国际社会对张学良处境的关注。

1942年,于凤至的病情有所好转。就在她准备返回中国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出现了——宋美龄。

宋美龄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她想要了解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前是否收到过蒋介石的密电。这封密电的内容可能涉及到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东北的态度,因此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面对宋美龄的询问,于凤至陷入了两难。她确实在张学良的手记中见过这封密电的内容,但她知道,如果透露这个信息,可能会给张学良带来更大的麻烦。

经过深思熟虑,于凤至决定用这个信息来换取张学良的自由。她对宋美龄说:"我可以告诉你密电的内容,但我有一个条件:请蒋委员长释放汉卿。"

宋美龄听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她说道:"凤至,你知道这不可能。现在的局势太复杂了。"

于凤至的计划落空了。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继续在美国为张学良奔走呼吁。

然而,命运再次对于凤至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56年,她的二儿子突发疾病去世。第二年,她的大儿子又因车祸离世。接连失去两个儿子,于凤至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尽管如此,于凤至依然没有放弃对张学良的营救。她开始接受媒体采访,将张学良的遭遇公之于众,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就在于凤至为营救丈夫不懈努力的时候,一封来自台湾的信彻底打破了她的希望。这封信的内容令人震惊:张学良要求与她离婚,理由是他想和赵绮霞结婚。

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于凤至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她不敢相信,自己付出了一生的爱情和努力,最终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结果。

然而,于凤至并没有就此崩溃。她冷静地分析了局势,意识到这很可能是蒋介石对张学良施加压力的结果。为了不让丈夫为难,她最终签署了离婚协议。

从此,于凤至和张学良正式分道扬镳。然而,她对丈夫的爱和牵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在为张学良的自由而努力。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她始终没能等到与张学良重逢的那一天。而此时的张学良,正在台湾的囚禁生活中度过他的晚年。这对曾经恩爱的夫妻,最终以这种方式结束了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

1990年3月,于凤至在美国去世的消息传到台湾,当时仍在软禁中的张学良震惊不已。他立即向当局申请,希望能够前往美国吊唁亡妻。然而,这个请求被蒋经国政府以"安全考虑"为由拒绝了。

直到1991年,张学良才终于获准离开台湾。他的第一站就是美国,目的地是于凤至的墓地。当年轻气盛的少帅如今已是一位94岁的老人,他颤颤巍巍地走到墓碑前,伸出苍老的手抚摸着妻子的名字。

"大姐,我来晚了......"张学良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恨。

这一幕被随行的记者拍了下来,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为这对历经沧桑的夫妻感到惋惜,也有人开始重新审视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关系。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随后的一系列采访中,张学良对于凤至的评价却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般正面。他多次提到:"我不太喜欢于凤至,要不是我爹逼迫,我是不会娶她的。"

这番话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难以理解,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年,张学良还会对已故的妻子说出如此冷漠的话。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回到张学良和于凤至婚姻的起点。1916年,20岁的张学良被父亲张作霖强迫与23岁的于凤至结婚。当时的张学良刚从日本留学归来,满脑子都是新思想。他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更重要的是,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三岁,这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是不被接受的。张学良曾多次向父亲表达不满,但都被严厉地拒绝了。

这种被迫的婚姻开端,或许就是张学良对于凤至始终存在芥蒂的根源。尽管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于凤至表现出了极大的贤惠和能力,但这种最初的抵触情绪似乎一直潜藏在张学良的内心深处。

然而,张学良对于凤至的评价并非全是负面的。在另一次采访中,他曾说道:"大姐确实很能干,她管理家务的本事远胜于我。在政治上,她也给了我很多建议。"

这种矛盾的评价反映了张学良复杂的内心世界。一方面,他承认于凤至的才能和贡献;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完全接受这段被迫的婚姻。

值得注意的是,张学良在晚年的这些言论,很可能也受到了他与赵四(赵绮霞)关系的影响。赵四是张学良晚年的伴侣,两人感情深厚。在某种程度上,张学良可能是在用贬低于凤至来表达对赵四的珍视。

但是,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尽管张学良口头上说不喜欢于凤至,但他的行为却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1940年,当得知于凤至患上乳腺癌后,张学良立即向蒋介石请求允许于凤至去美国治疗。在于凤至离开中国之前,张学良还特意叮嘱她:"大姐,你一定要好起来。我在这里等你回来。"这些举动无不显示出张学良对于凤至的关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于凤至去世后,张学良坚持要去美国祭奠。当他终于站在于凤至的墓前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悲伤和愧疚,是无法仅仅用言语来掩饰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张学良对于凤至这种复杂的情感呢?也许,这正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在长达数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爱情、亲情、责任、愧疚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难以用简单词语描述的情感图景。

张学良晚年的言论,或许更多地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总结。他可能在试图理清自己的情感脉络,解释自己的人生选择。但无论如何,这些话语都无法抹去于凤至在他生命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在张学良去世后,他的遗愿是与赵四合葬。然而,在他的墓地旁边,人们发现了一个空着的墓穴。据说,这是于凤至生前为自己和张学良准备的。这个细节,或许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说明于凤至对这段婚姻的态度。

历史的长河中,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故事只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但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动荡年代中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他们的故事,终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