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冷冷清清的,以前可热闹了;还有好多城市和乡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化呢。
这些变化其实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原因——人口结构的巨变。
人口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趋势。
它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还有整个社会的样子。
这股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所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得做好应对这一即将来临之挑战的准备。
1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减少了1.48万所,降幅突破了5%。
这表明极有可能,诸多孩子将遭遇教育资源重新分配的状况。
更严重的是,在接下来两年里,大概会有空出来超六百万个学位。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新生儿数量的急剧下滑。
从2020年的1200万,到如今的千万以下,新生儿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幼儿园需求的减少。
曾经那些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的幼儿园,如今却变得冷冷清清。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版图,是否即将迎来一场重构?
幼儿园的倒闭潮,是否只是开始?
未来我们的教育资源,又将如何重新分配?
预计未来新生儿数量或持续减少,如此幼儿园或渐趋减少。
而那些空置出来的教育资源,或许将被用于其他年龄段的教育,或许将被改造成其他类型的公共设施。
但无论如何教育的版图,都将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深刻的重构。
2
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新生儿数量的减少上,更体现在人口的迁移上。
近年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某些地区人口锐减,而其他地方人口则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十年间常住人口减少了超一千万,全国村庄数量减少了117.4万个,乡村常住人口流失了近3亿。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迁徙,是无数人的生活轨迹的改变。
湖南省益阳市辖内的安化县,以前默默无闻。
现在在当地政府敢作敢为、主动积极的推动下,这里正在慢慢变成大家向往的适合居住的地方。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功吸引大量人口回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不过人口迁移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区域经济的差异。
更为关键的是,它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脚步,致使部分地区出现人口流出的情况。
过去繁荣一时的小镇与村庄,如今已人丁稀少,失去了昔日的生机与活力。
3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后,其所带来的影响,在房地产市场上也表现得十分显著。
由于新生人口逐渐减少,未来的教育资源分配以及住房需求势必会产生相应的改变。
那些曾备受关注的学区房,现已乏人问津。
比如说在咱们国家的东北地区,有个城市叫鹤岗,那个地方的房价已经明显降下来了。
以前房价高得让人只能仰望,想都不敢想;现在呢虽然这些贵房子的价格已经跌了一些,但还是没什么人买。
因为大家都知道,人口减少带来的,是房地产市场的长期需求萎缩。
届时可以预测得到,由于人口持续外流,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面临人口不断减少的状况。
房地产市场,也将步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
人口流出多的地方,房价上涨怕是难了,说不定还会一直降。
与之相反,人口持续流入的地区,房价或不断上涨,这与前面所提及的情况截然相反。
4
人口流动与教育,其实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人口流动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化。
有些小城镇和乡村的学校,眼下处境艰难,普遍面临招生难,与此同时教师也在流失。
另一方面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不得不选择迁移。
这种迁移,使得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分化更为严重。
韶光农村小学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黄塘村,该校因生源不足而陷入招生困境,眼下仅能维持四年级的教学规模。
高年级学生通常要到比较远的地方上学,低年级学生就离得近些。
这样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提前规划与布局,以适应未来教育环境的变化?
怎样注重家长与学校的协同引领作用,进而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构建个更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体系。
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均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论其身处何方。
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打破教育与人口流动之间的恶性循环,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5
在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
家长选择居住处时,往往很看重子女的教育环境。
他们更倾向于迁往教育资源丰富之地,为子女创造更优之学习环境。
不过这种迁居行为,却往往加剧了农村地区的教师与生源质量下滑。
因为优秀的教师和生源,都流向了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则陷入了恶性循环。
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也普遍下滑,令人担忧。
教育对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具有关键影响,这一点确凿无疑。
为解决该问题,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国家持续加大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不过想要马上取得成功可不简单,这得全社会一起努力,还要消耗大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