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近3年双11销售额:22年1.11万亿,23年1.13万亿,今年多少?

来科点谱 2024-11-19 13:48:10

还记得你第一次参与双十一的激动吗?

五折优惠、全场包邮,简单的促销手段却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让无数人彻夜守候,只为抢购心仪的商品。

那是电商的黄金时代,也是双十一的巅峰时刻。

十几年过去,曾经的购物狂欢节,如今却显得有些落寞。

据了解,22年和23年,双十一的成交额分别是1.11万亿和1.13万亿,那刚刚过去的24年双十一又是什么样的呢?

双十一的演变:从“双赢”到“多方博弈”

早期的双十一,真的是一场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游戏”,在最初,商家们借这个机会大展拳脚,迅速打开市场,积累大量用户。

消费者们则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折扣和优惠,犹如一场期待已久的购物盛宴。

2009年,双十一的第一次只吸引了27家店铺参与,成交额仅有5200万元。

但这颗小小的种子,却藏着巨大的潜力,伴随着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双十一的成交额一路飙升,迅速成为了消费者和商家心中最重要的购物狂欢节。

到了2023年,双十一的成交额已经突破了1.13万亿元,成为全球电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个曾经充满欢乐和惊喜的购物节,也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光棍节”促销,逐渐演变成了一场长达数周,甚至一个月的购物狂欢。

商家们不再满足于短短一天的火爆销售,而是提前启动了预售、折扣、秒杀等活动,将这个“狂欢节”拉长成了一个购物马拉松。

不过,繁荣背后的问题也开始浮现,随着双十一的火爆,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从“五折神话”到“套路横行”,让这个购物节的优惠力度逐年递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魅力。

五花八门的玩法,让原本简简单单的购物变得复杂难懂。

消费者不仅要在海量商品中挑选,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琢磨各种规则,最终发现,很多优惠其实是“虚假的”,所谓的“打折”价格,常常比平时还贵,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疲惫。

2016年,成为了一个分水岭,直到那一年,消费者们对双十一的期待还非常高,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好秒杀心仪商品。

但从那时起,规则越来越复杂,促销越来越套路化,许多人开始感到厌倦。

双十一,从最初的真金白银的实惠,慢慢变成了“复杂的计算题”,大家开始质疑,这个购物节到底还值不值得参与。

曾经“双十一”是那种“万人空巷”的购物狂欢,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一天拼劲力、斗智商,等着抢购心仪的商品。

而如今,热度似乎渐渐下滑,很多消费者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提前几天就开始做“购物计划”,守在手机前彻夜等候。

甚至有的人,连双十一已经过去都没察觉,曾经的购物狂欢,仿佛变成了普通的一天。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电商平台竞争格局发生了剧变。

双十一口碑下降的原因: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失衡”

双十一的口碑滑坡,绝不是某一方的过错,而是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失衡的结果。

平台为了吸引眼球,纷纷推出各种“新玩法”,不断刷新促销规则,试图通过复杂的促销手段刺激消费。

比如预售、尾款后补、跨店满减、折扣券叠加使用……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活动让消费者不得不在短短几天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摸清规则。

原本简单的“秒杀”变成了复杂的“计算题”,让人很容易迷失在看似优惠的数字背后。

结果,消费者发现,自己虽然拼劲力拼价格,最终却可能比平时还要花更多的钱,甚至买到并非那么“划算”的商品。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购物体验,逐渐让人感到疲惫和厌倦,失去了当初那个“真金白银”的实惠感。

与此同时,商家为了在双十一期间赚取更多利润,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价格先提后降、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缩水……

这些套路让消费者越来越难辨真假,损害了购物体验,也打破了双十一的公信力。

商家不再是单纯地与消费者“对话”,而是将每一次促销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价格战,搞得消费者越来越难以信任商家的承诺和优惠。

很多商品的价格在双十一前后几乎没什么差别,但为了营造“超值优惠”的假象,商家玩起了“先涨后降”的把戏,让人感觉这场购物节更多的是一场“心理游戏”。

这些不信任的积累,渐渐破坏了消费者对双十一的热情和信心。

曾经让人期待已久的购物狂欢,如今变得让人“兴奋不起来”。

从“一掷千金”到“精打细算”,消费者早已从最初的狂热转向了谨慎和疲惫。

商家和平台能做的,不仅是修复口碑,更应该思考如何回归消费者最初的期待,恢复购物节的真实价值。

一些商家在双十一之前先大幅度提升商品价格,然后再以“诱人的折扣”进行营销,表面上看似让消费者赚到了便宜,实际上却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价格游戏”。

这些商家巧妙地利用双十一的促销氛围,通过“先涨后降”的套路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得到了实惠,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商品在折扣后仍然比活动前贵,甚至远远不如平时的价格。

这种虚假的促销行为,逐渐让消费者失去了对双十一的信任。

更有一些商家,面对激增的订单量,选择在双十一期间降低产品质量。

这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减少成本、应付需求,但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体验。

除了商家的种种“套路”,消费者的理性回归也是双十一口碑下滑的重要原因。

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如今不再盲目跟风参与促销活动。

市场上选择多了,消费者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他们开始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售后服务和购物体验,而不是单纯的低价优惠。

以前,消费者总是以“价格便宜”为主打,但现在,他们更愿意为那些优质商品和良好服务买单,哪怕价格稍高一些。

而那些玩弄价格套路、不提供真正价值的商家,最终会失去消费者的青睐。

拼多多和直播电商的兴起,也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回归理性消费,打造健康可持续的电商生态

随着双十一口碑的下滑和消费者热情逐渐冷却,电商行业开始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双十一的未来该走向何方?

要想让这个购物狂欢节焕发新生,回归理性消费、打造健康可持续的电商生态,显然是未来之路的关键。

而这一切,离不开平台、商家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对于平台而言,简化促销规则绝对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现在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往往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折扣细则,满减、预售、定金膨胀等玩法,复杂到让消费者根本没时间理清楚究竟能省多少。

消费者最需要的是直观、简单的优惠信息,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一堆促销规则。

所以,平台必须要从根本上思考,促销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真实的实惠,而不是让他们在复杂的玩法中迷失方向。

只有真正让消费者“看得懂,买得爽”,双十一才有可能恢复它的初衷。

当然,提升用户体验也是平台必须要重视的一点,从便捷的购物流程到无忧的售后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想要建立强大的用户粘性,平台不仅要提供快速流畅的购物体验,还要在售后服务上下足功夫,解决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

2024年双11成绩单:增长背后的深层含义

2024年的双十一虽然全网销售额突破了1.44万亿元,听起来像是个令人振奋的成绩,但在背后,却透露出电商行业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尽管同比增长了26.6%,消费者普遍感到,双十一的热度已不如往年。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数据背后,隐藏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双十一的活动时间不断延长,这本来是为了给消费者更多的购物选择,但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销售额的“水分”增加。

从最初的一天促销到现在的一个月,统计周期的扩展让销量看起来像是大幅增长,然而如果只看双十一当天的数据,可能会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如预期乐观。

这也让不少人开始怀疑,电商巨头是否在通过拉长促销周期来“做数据”。

这种变化并不是无迹可寻的,它反映了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

平台和商家都在尝试寻找新的增长点,逐渐摆脱单纯依赖低价竞争的模式,转而重视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

其中包括了大促期间免佣金的政策,以及推动店播(直播带货)免佣的措施,甚至政府也出台了“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这为双十一带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家电和家居品类的消费中,得到了消费者的积极响应。

而对消费者而言,这也许意味着他们能够在双十一这个购物狂欢节中,享受到更多质量和服务上的提升。

毕竟,随着消费者理性回归,对于商品的选择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低价上,更多的是关注其性价比和质量保障。

在这种变化下,国货品牌迎来了新的机遇,许多本土品牌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迎合了消费者的新需求,在双十一的销售中大放异彩。

不过,要想让双十一真正焕发昔日的光彩,电商平台还需要更加注重优化促销规则,简化购物流程,并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都应该专注于诚信经营和产品品质的提升,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双十一中重拾消费者的热情,创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购物生态。

笔者认为

双十一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它见证了中国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也经历了从“全民狂欢”到“理性回归”的转变。

如今的双十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购物狂欢节,而是一个更加注重理性消费、追求品质和服务的购物节。

平台、商家和消费者都需要重新思考双十一的意义,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电商生态。

在这个新纪元里,只有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双十一的未来,值得期待。它将如何演变,将如何影响中国电商行业的格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信源

金融界

环球时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