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工患病,32名工友捐款13.9万元,59年后儿子报恩:还1.39万

霸苍笙客栈 2024-07-19 08:24:51

2010年2月6日,一场特殊的答谢宴正在浙江金华的一家酒店里举行。67岁的王森樟站起身来,举杯向在座的老人们致意。

他的声音哽咽,眼中含着泪水:"59年前,我母亲患重病急需用钱,是你们倾尽全力凑出13.9万元帮助了我母亲渡过难关。今天,我终于完成了母亲的遗愿,有机会当面感谢你们这些恩人。"

这句话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闸门,将在座所有人带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艰难岁月中的一束光

1951年,朱金英带着年仅6岁的儿子王森樟来到金华谋生。丈夫的离世让这个单亲母亲不得不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朱金英在金华被服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微薄,但她仍然努力维持着母子俩的生活。

但是命运再次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1965年,朱金英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肺结核。

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肺结核被视为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

朱金英的病情迅速恶化,高烧不退,咳血不止,很快就失去了工作能力,只好辞了唯一的生计,带着儿子回到了义乌老家。

没有收入来源,又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朱金英陷入了绝境。

就在这个家庭即将崩溃的时刻,朱金英的32名工友伸出了援手。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为这个困难的家庭募集资金。

在当时物资匮乏、工资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些工友们竟然筹集到了13.9万元(旧币)。

要知道,在60年代中期,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少得可怜,但是他们依旧从牙缝里挤出来这笔捐款,足以体现这些工友们的无私和对弱者的关怀。

这笔善款解决了朱金英的医疗费用,还为她提供了一段时间的生活保障。

工友们的善举给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之光。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展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也为社会树立了互帮互助的典范。

尽管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但是因为医术有限,病情未能得到根本的好转。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将32位捐款人的名单交给了当时只有15岁的儿子王森樟。

临终前,朱金英对儿子说:"妈妈没能活着报答这些好心人,你一定要记住他们的恩情,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他们。"

年轻的王森樟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名单,郑重地向母亲承诺:"妈,您放心,我一定会找到这些叔叔阿姨,报答他们的恩情。"这个承诺,成为了王森樟此后人生的重要使命。

失而复得的名单

从那一刻起,王森樟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和报恩之路。他将这份名单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尽管生活艰难,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遗愿和自己的承诺。

其实王森樟的人生轨迹充满了坎坷与奋斗,母亲去世后,他被送到舅舅家生活。尽管生活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母亲的遗愿。

高中毕业后,王森樟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才能,他不断升职,最后成为了企业的管理层

眼看生活一步步好了起来,就在他本以为有能力报答当初的恩人时,命运却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

在一次搬家过程中,王森樟不慎将珍藏多年的恩人名单丢失了。这个打击让他心如刀绞,感觉辜负了母亲的嘱托。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在懊恼的同时,也抱有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找到这份名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退休前夕,王森樟在整理旧物时,意外在一本发黄的笔记本里发现了当年母亲口述、他记录下来的恩人名单副本。

这个发现让他欣喜若狂,仿佛找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条件的改善,王森樟开始积极寻找这些恩人的下落。

儿子的坚守与寻找

退休后,王森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寻找恩人的行动中。他走访了当年的被服厂旧址,翻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四处打听相关人员的下落。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很多信息都已经无法查证。但王森樟并没有放弃,他的执着感动了很多人,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王森樟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这则启事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许多热心市民提供了线索,一些退休的老工人也主动与王森樟取得了联系。但因为年代久远,有的老人已经离世,王森樟也很遗憾无法当面表达自己的感谢。

每找到一位恩人或其家属,王森樟都会详细讲述母亲的故事和自己多年来的寻找经历。这些重逢的场景总是充满了泪水和感动,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王森樟陆续找到了部分捐款人及其后代,并决定举办一场特殊的答谢宴。

他精心筹备了这场宴会,邀请了所有找到的恩人及其家属。为了表达真挚的谢意,他还特意给出席的人都准备了红包,来感谢当年的捐款。

对于红包里面具体装多少合适,王森樟和其家人可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因为当年流通的还是旧币,根据最新的货币改革来算,新旧比例的人民币兑换比例是1:10000,那当初的13.9万元在现在看来只值13.9元。

但王森樟觉得,仅仅按照这个标准未免太过简单。他想起自己曾说过要"百倍千倍"地报答恩人,于是决定按照13.9元的千倍,也就是13900元来答谢。

答谢宴当天,现场气氛温馨感人。当年的捐款者中,健在的已经是耄耋老人,大多数是由子女或孙辈代表出席。王森樟一一向他们致谢,将精心准备的红包双手奉上。

但是让王森樟没想到的是,许多老人或其家属婉拒了这份谢礼。

他们认为自己当初的捐款从不要求回报,拿了这份红包反而是违背了当初的自己。

王森樟对此也不强求,他再次向老人们表达了自己谢意,并表示会把这笔钱用在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结语

在20世纪50年代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32位工友自发为素不相识的同事捐款,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的品格,正是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

王森樟近60年的坚持和寻找,诠释了"一诺千金"的传统美德。王森樟用一生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诚信和坚持。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尤为可贵。

老人们婉拒回报的举动,更是给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善举是不求回报的。这种高尚的品格,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传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这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不仅温暖了当事人,也温暖了整个社会。因为正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财富,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真正的底蕴和力量。

信源

都市快报:2010-05-04 《1951年妈妈收到捐款13.9万元 现在我要还思人1000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