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适宜出行,于是又来了一次上海古镇行,去的是位于闵行区的七宝。
七宝,自后汉起形成,到宋初发展、明清繁盛,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关于其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有七宝教寺,二是因有七件宝物而得名。
相传七宝教寺建寺之初,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河水猛涨,七天七夜后,镇民发现一口巨钟浮于水面,漂浮到教寺山门前。寺庙的僧人将巨钟打捞起安置在教寺,取名为“氽来钟”。这是相传七宝有七件宝之一,其余是《金字妙法莲花经》、飞来佛、梓树、金鸡、玉筷、玉斧。金鸡、玉筷、玉斧现时并没有实物形态。
我们从地铁9号线出站,走上一小段路就见到了七宝的氽来钟,开始七宝之行。
七宝老街占地约86亩,自明代时,形制规整,方正对称,呈棋盘格。蒲汇塘与南北大街垂直相交,街分南北,巷串东西,整体呈“非”字形。作为历史上的松郡重镇,七宝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老街尚有多处古迹,其民居、商铺、桥梁仍保持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我们到达时,老街的游人不多,于是很轻松地穿行其中。持身份证,60岁以上免费进入“棉织坊”参观。馆内展览以植、收、纺、织、染为主线,全方位介绍七宝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辉煌历史,记载着古代七宝棉纺产业的不朽盛况,还介绍七宝发展的灵魂人物-黄道婆。在“喜堂”,有古七宝婚俗场景的重现。展馆内展示老式纺车、织布机、布匹等。
“老行当”“七宝老酒坊”“七宝老当铺”“七宝蟋蟀草堂”“七宝皮影戏”“七宝书法馆”“张充仁纪念馆”,都是七宝历史的见证。
明清以来,七宝集镇商业以南北大街为中心,全长360米。2006年,形成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小吃商铺,蟹黄包、葱油饼、海棠糕、七宝汤圆、七宝蹄……琳琅满目的小吃充满人间的烟火气。上午十时,老街上人流如织,想必在双休日定然会很拥挤的。
与老街相近的东圣堂,又称为南七宝寺,不大,但也是历史悠久。
七宝教寺,历史建筑,然而也屡遭兵祸,逐渐衰落。至抗日战争结束时,被誉为“郡东第一刹”的七宝教寺,损毁得只剩一座山门和莲涌堂及庭中的梓树。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七宝教寺,承国运昌隆,得以重建的,依次建山门,钟鼓楼,天王庙,大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等,并配以七层宝塔,庄严雄伟。重建的七宝教寺西、南临横沥泾和蒲汇塘,东靠新镇路,与老街仅百米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