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债余额已经突破了1000万亿日元大关,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的经济产出能力。这意味着,日本的债务已经达到了一个几乎无法偿还的地步。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日本似乎只能选择继续“放水”,也就是通过央行的持续货币宽松政策来保持经济的流动性。
去年,日本试图改变这一策略,通过媒体释放出加息的信号,然而立刻遭到了美国财长耶伦的强烈反对。为什么日本的利率政策会引起美国的如此大的关注呢?答案可能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深度联系有关。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其货币政策的每一次微调,都可能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波动。
在日本经济泡沫的高峰期,日本央行前行长三重野康决定迅速加息,以期戳破泡沫。然而,他未能预见到这一举动会导致经济硬着陆的后果。
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的碎片四散,无人能够拼凑回原有的辉煌。到了2023年,德国的名义GDP已经超越了日本,而印度的崛起也在迅速逼近。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产业,如今只能在细分市场中苟延残喘。
在现代化产业链的竞争中,控制了终端的玩家,上游的资源掌控只是时间问题。曾经在手机产业链中高高在上的日本企业,如今已是寥寥无几。
在金融厅的监察之下,银行被迫对盈利不佳的企业进行清算处理。这种做法虽然表面上看似在清除僵尸企业,实则对初期亏损的科技企业是致命打击。在中美等国,科技企业经常是经历多年亏损,扛过几轮经济周期后才开始盈利。在这种压力下,日本企业不敢冒险创新,变得越来越保守。而在其他国家逆周期扩张之时,日本企业却忙于破产清算,导致半导体行业的彻底衰败。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是否正是从2000年开始加速衰退?在华尔街的顶层设计下,日本人的储蓄成了跨国金融集团廉价的资金来源。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的高新尖端产业得不到必要的金融支持,而借钱给巴菲特炒股却受到热烈欢迎。
巴菲特在日本以极低的利率借款,然后投资于日本股市。当美国开始加息,而日本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时,这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日本股市在外国投资者的推动下不断创新高,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当巴菲特准备退出并偿还债务时,日本央行突然宣布加息,日元价值随之上升。这一操作,无疑为巴菲特带来了额外的利差收益。
有人曾赞扬日本的海外投资规模,即使国内GDP增长乏力,其海外资产仍居世界之首。但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这些海外资产能否安全无忧呢?没有保护,这些资产就像肥羊一样,任人宰割。
美国可谓狠辣,它不仅摧毁了日本的国内优势产业,还诱导日本财团走向全球化投资,将实体财富转化为不稳定的浮财。这种浮财需要保护,而这不就更加依赖于美国的力量了吗?历史上,华尔街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将欧洲的产业资源转移到了美国,使得美国的产业得以蓬勃发展,而欧洲投资者则是一败涂地。
日本虽然长期有美国驻军的存在,但在80年代企业产业强大之后,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最终,美国利用金融手段,成功地阻止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上升,多年来不断采取措施导致日本产业经济的衰退。
如今,日本的汽车产业也在中国新能源的强势挑战下开始失去优势。如果连汽车产业也失守,日本将如何维持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
尽管日本的老百姓在海外投资市场上的参与度不高,但大财团们却在这个领域里如鱼得水。他们利用日元加息回收流动性,这对全球流动性造成了冲击,即使美联储已经开始降息放水。
然而,真正受到冲击的是日本的大财团们。他们面临着一个抉择:是继续扩张业务,还是收缩业务,出售资产来平衡债务。如果美国资本能够吞并日本财团,美国就有可能加强对日本国内经济的控制。
经历了泡沫经济之后,日本已经失去了过去自主意识。现在,它面临着更多的外部压力,比如美国的亚太战略。虽然美国可能不会直接介入冲突,但它可以通过代理人战争来实现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可能不得不更加服从美国的意志。
不修德行,岂有福报?日本加息已不能挽救日本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