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是学子谋取功名的必经之路,而进士又是能够获得官职的良好途径。可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清朝的黄遵宪,却在考取举人这一科举功名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继续考取进士的道路,转而投身于外交事业呢?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请听下文为您详细道来:
清朝外交家黄遵宪
一、痛恨科举,投身外交
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生于1848年。他自幼聪慧过人,年方3岁的黄遵宪,由其曾祖母口授千家诗,不久就能背诵。后在家庭的熏陶和塾师的指导下,学业长进迅速,早年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1857年(咸丰七年),10岁的黄遵宪学作诗,塾师以梅州神童进士蔡蒙吉“一路春鸠啼落花”句命题,小遵宪作诗“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老师大惊。次日塾师又以杜甫的“一览众山小”为题令赋,遵宪破题云:“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师见其赋句,更讶为不凡。从此,里中称誉黄遵宪为神童。
1867 年,黄遵宪参加院试,入州学,当了秀才,取得了参加乡试考举人的资格,同年秋即赴广州应考,但没有考中。1870 年,他第二次去广州应考,结果又名落孙山。1876年,黄遵宪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举人,并被授予五品衔,拣选知县用。然而,正当家人和亲友都期待他能再接再厉,考取进士,步入仕途的巅峰时,黄遵宪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科举,投身外交。
清朝爱国诗人黄遵宪像
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黄遵宪深思熟虑的结果。首先,从个人层面来看,黄遵宪自幼便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他曾在父亲的带领下,游历山东烟台等地,亲眼目睹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西方文明的传入。
这些经历,不仅开阔了黄遵宪的眼界,更激发了他对国际事务的浓厚兴趣。在与洋务派官僚如张荫桓、李鸿章等人的交往中,黄遵宪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见识和口才,赢得了他们的赞赏与重视。李鸿章甚至当众称赞他为“霸才”,这无疑给了黄遵宪极大的鼓舞与信心。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黄遵宪忧心、忧国的表现,他深刻认识到,清朝末年,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列强环伺,国势日衰。而清朝的许多大臣却对国际形势茫然无知,外交活动困难重重,甚至对个人来说都充满了危险。
黄遵宪形象画
于是,黄遵宪认为:与其在科举仕途上继续攀爬,不如将自己的才华与热情投入到更为紧迫和重要的外交事业中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国人的同时,再为国家的外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此外,黄遵宪还深受洋务派思想的影响,对西方民主自由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随何如璋出使日本期间,他广泛接触日本社会,深入了解其政治革新和社会变革的历程。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法国启蒙运动先驱如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他逐渐认识到,中国要想摆脱困境,实现富国强兵,就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这种思想的形成,更加坚定了他投身外交事业的决心。
介绍黄道宪变法的书籍
二、外交事业上的杰出贡献
在日本的四年时间里,黄遵宪不仅积极参与各种外交活动,还广泛结交日本各界人士,积极倡导中日睦邻友好。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日本友人的尊敬与友谊。
同时,他还以日本历史、政治、景物、风俗等为题材创作了《日本杂事诗》等作品,为中国古典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为他日后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黄遵宪在考取举人后选择放弃科举仕途转而投身外交事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兴趣与志向的驱使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既有对西方民主自由学说的向往也有对改革图强道路的坚定信念。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黄遵宪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并且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遵宪彩画
黄遵宪还倡导诗界革命,积极主张维新变法。他先后出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致力保护华侨利益。其还工于诗,喜以新生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个人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己亥杂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中日友好的先驱使者。
总之,黄遵宪是清朝集诗人、外交家、思想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的一生,不仅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历程,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选择,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学习与借鉴。
黄遵宪塑像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