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就知道贫穷和无知,是世间最悲惨的两件事

幻翠聊文化 2024-07-11 19:38:16

有一次,高尔基和列宁闲谈,高尔基聊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等他讲完,列宁眼中含着泪水。

他对高尔基说:

将这一切写下来吧,这是多么的富有教育意义。

于是,高尔基写了《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三部自传体小说。

他化身书中的阿廖沙,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冷血、自私和麻木,深刻反映了那个无可救药的旧社会,人们饱受压迫和摧残的悲惨生活。

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能感到悲惨,是因为心里看到过美好,然而,可怕的是,人们过着悲惨的生活,却不知道这样的生活的悲惨的。

01

阿廖沙的父亲死了。

但他不知道死是什么,他只看到父亲躺在窗前的地板上,全身素白,光着双脚,脚趾头怪模怪样地向外翻着,原本和善的面孔乌青发黑,龇牙咧嘴,挺吓人的。

母亲跪在地上,低声诉说着什么,浅灰色的眼睛已经浮肿,仿佛融化了一样,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阿廖沙对这一切,感到害怕,但外婆还在用力将他推往父亲跟前,还告诉阿廖沙:

“跟你爹告个别吧,以后你再也看不到他啦,他死了。”

年幼的阿廖沙,根本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恰在此时,母亲肚子里的孩子,又好巧不巧地来到这个充满苦难的人间。

黑夜里传来婴儿的哭声,外婆说:

是个男孩。

随后,记忆模糊,阿廖沙记忆的片段,在一个阴雨天,那是他的父亲下葬的日子。

阿廖沙没哭,他对这一切,根本就看不明白,走出墓地后,外婆问他:

你怎么不哭呢?你应该哭啊。

阿廖沙说:

不想哭。

几天后,阿廖沙跟着母亲和外婆登上轮船,而他新出生的弟弟,在见识到世间的苦难后,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阿廖沙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这些充满苦难的事情,而是外婆的到来。

外婆到来之前,他好像一直在睡觉,躲进黑暗之中,但外婆到来之后,唤醒了他,将他引向光明。

而外婆对这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他的心灵,使他在面对艰难的人生时充满了毅力。

02

在前往外婆家的路上,有一次,阿廖沙看见外婆立在甲板一侧,双手抱胸,面带微笑,默默无语,两眼却饱含泪水。

他问外婆:

你哭什么呀?

外婆说:

因为我高兴,也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我已经老了,我已经活了六十个春秋了。

阿廖沙不懂,但他喜欢外婆给他讲的故事。

她说起话来像唱歌,出口成章,头头是道。

每讲完一个,阿廖沙就央求外婆,再讲一个。

外婆的故事,渐渐成了阿廖沙的精神养料,他从这些故事里,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外婆的行为,有时候也很滑稽,总是引起别人的笑话。

阿廖沙的妈妈曾疾言厉色地说:

人家在笑您呢,妈妈。

可外婆毫不在意地说:

随他们的便,让他们笑去好了,只要他们开心就好。

到了外婆家里,外婆亲热地给阿廖沙介绍外公、舅舅、舅妈、表兄弟等人。

然而,阿廖沙觉得,他不喜欢这些人,因为走在他们中间,他像一个局外人。

他生活在这里,一种浓墨重彩、光怪陆离的生活,离奇得难以言表,进入了他的人生。

多年后,回首往事,很多事情依旧让人难以相信,但真相就是那样。

在“那帮蠢货”那里过的暗无天日的日子种,残酷的事情太多了,让人想要辩解,想要否认,可那就是真相。

高尔基说:

真实是高于怜悯之心的。

那时候,外公颇有声望,也颇有财产,家里有一个小厂子,所以,舅舅们都为了这份家产,争得面目全非。

阿廖沙和母亲回来后,这种争夺,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因为大家认为,他们回来,就是回来争财产的。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一家人爆发大战,两个舅舅突然跳起来,隔着桌子对外公大喊大叫,像狗一样龇牙咧嘴,气得浑身直打哆嗦。

外公呢?用勺子敲打饭桌,脸涨得通红,像公鸡似的大声吼叫,滚出去。

外婆痛心疾首,对外公说,都给他们得了。

为此,两个舅舅彼此拳脚相向,大打出手,外公气急败坏地说:

同胞兄弟啊,骨肉亲情啊,你们就这样······

总之,事情就是这么讽刺,什么亲情,什么爱情,在金钱面前,全都是狗屁。

金钱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心中的贪婪和丑恶。

可这世间很多悲惨,又都是因为钱。

03

争吵过后,打架过后,外婆躲在角落,鬼哭狼嚎地一通喊叫:

“至高无上的圣母啊,让我的孩子们脑子开开窍吧!”

可是,她的孩子们没有开窍,至高无上的圣母也看不见这荒诞的人间戏剧。

外公脾气暴躁,阿廖沙经常被打,有一次,他被打得失去知觉,病了好几天。

生病的时候,阿廖沙躺在一个只有一个窗户的小屋里,屋里供奉着许多圣像。

从那以后,阿廖沙对人,总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时时留意着身边的人们。

他的心,仿佛被揭掉了一层皮,对外在的屈辱与伤痛,再也无法忍受了。

后来,母亲和外婆,也发生了争吵。

外婆因为阿廖沙被打的时候,母亲没有将他抢过来而责备母亲说:

你不可怜他这个孤儿。

母亲沉痛而大声地说:

我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孤儿。

最后,母亲还说:

要不是阿廖沙,我早就走了,我没法在这人间地狱里待下去,实在没法。

阿廖沙突然明白了,母亲并不是一位强者,她和其他人一样,也害怕外公。

不久,母亲就走了,离开了这个家。

外公并不总是很凶,有时候,他也会温柔地哄阿廖沙,给他讲故事,逗他开心。

世界上不可直视的两样东西:

人心和太阳。

人心看得太透了,就没法看。

母亲走后,外婆家的生活气氛,并没有变好多少,两个舅舅依旧明争暗斗,舅舅依旧打舅妈,生活一团糟。

人在无法面对自己的阴暗的时候,总是将这阴暗诉诸于外界。

04

生活很糟,但不会一直都是糟糕的,偶尔有些快乐和谐的时候,外婆就唱歌似的说:

上帝啊,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您好好瞧瞧,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这是外婆发自内心的呼唤,也是她毕生的座右铭。

外婆家有些下人,都是在这里打工的。

他们做着苦工,拿着钱,背后谈论些别人的热闹,然后对一切漠不关心。

阿廖沙觉得,一切都很奇怪,使人不安。

虽然他不了解别的生活,但他模糊地记得,父亲和母亲的生活就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言谈话语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无论在哪里,他们总是成双成对,亲亲热热,有说有笑。

而这里的人们,很少笑,总是相互威胁,躲在没人的地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这里的生活,让阿廖沙变得遇事多疑,对身边的一切不得不瞪大眼睛,处处小心,事事留意。

外婆家里有一个下人伊万,他忠厚老实,赚到的钱总是被阿廖沙的两个舅舅骗走,但他没有怨言。

他对阿廖沙很好,每次外公打阿廖沙,伊万都会伸手去帮忙挡着。

伊万会偷东西,每次出去采购,都会又买又偷,外婆担心地说:

一旦偷东西被逮住,人们会往死里打,我们这里有许多规矩,就是没有真理。

然而,他偷东西没被逮住打死,却被阿廖沙的两个舅舅害死了。

死人永远地死了,可害人的人却毫无悔意。

生活里有了痛苦和烦恼,外婆就会长时间祷告,她将一切烦恼倾诉给她的上帝。

末了,又会加上一句:

请宽恕我这个该死的蠢人吧,要知道,我犯的罪过都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头脑愚蠢。

这世间很多罪恶,都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头脑愚蠢。

所以,有哲人说,无知,是一种罪恶。

05

多年前,鲁迅去学医,想要用医术医治羸弱的国民。

然而,他看到那些留学生,毫不要脸,充当热闹的看客。

鲁迅突然明白了,这样的国民,不管身体怎样强壮,也只能充当看热闹的材料罢了。

于是,他弃医从文,开始学文,想要当一个灵魂的医生,去唤醒他们心灵的冷漠和麻木。

不断有人出生,也不断有人死去。

阿廖沙开始学习认字了,外公打他的次数也变少了,有一次,外公问阿廖沙:

你是个狡猾的人?还是个老实的人?

阿廖沙说,不知道。

外公告诉他:

还是狡猾一点比较好,老实,就是愚蠢。

有一次,阿廖沙问外公,到底谁更好一点?法国人?俄国人?

外公说:

什么样的人都有,地主时代人要好一些,因为人们事事都被束缚着,现在,大家都自由了,面包没有了,盐也没有了。

他问外公,法国人为什么要打我们?

外公说,战争是沙皇的事情,这种事我们是搞不清楚的。

外公经常为自己的孩子不争气而烦恼,外婆又劝他说:

你何必这样自寻烦恼呢,上帝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家家都一样,吵吵囔囔,骂骂咧咧,没完没了,所有做父母的都得用自己的眼泪来赎罪。

又一次,他气急败坏,把外婆狠狠打了一顿,可外婆却没有怨恨,她说:

他心里有气,年纪大了,日子艰难,事情不顺心。

总之,这个家里,不得安宁。

但他们又忍受着这一切,默认着这一切的正常,他们暴躁无常,乱发脾气,将自己的脾气投向更弱者,弄得家人像仇人。

他们这么强,可是面对那处处都是问题的生活,他们却毫无作为。

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当然,这不是他们一家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此。

这阵风吹过这个世界,让人不知道如何去反抗。

06

对生活,阿廖沙感到奇怪。

可到底奇怪在哪里呢?

他不知道。

外婆告诉他:

一定要记住,不要管大人们的事!大人们都变坏了,上帝正在考验他们;可你还没有变坏,因此,你要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等上帝要启发你的心智,他会指点你该做什么,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外婆家的房子,也会租给其他人,有些房客,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阿廖沙。

然而,房客那自由的思想,终究无法被这样的生活容纳,他被赶走了。

然而,优秀的人,总会在某处点亮一盏灯。

多年后,高尔基说:

我把自己的童年看作是一个蜂巢,各种各样的普通百姓、庸碌之辈——他们像蜜蜂一样,把自己生活的知识与思考的蜜汁带给了我;他们尽其所能,慷慨大方地丰富着我的心灵。这种蜜汁往往是肮脏的、苦涩的,但是,任何知识——毕竟是蜜汁。

我们就是这样,不断从生活种吸收营养,慢慢成长。

成长毕竟是艰难的,因为还要努力剔除那些有毒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至于中途被毒害。

阿廖沙身边的大多数人,他们所能讲述的,都是他们枯燥乏味的生活。

他总觉得,这些人矮小、肥胖,而且可怕。

母亲离开好长一段时间后,又回来了,可是她已经改嫁了。

她离开的时候,将阿廖沙带走了。

可是她的日子也不好过,新嫁的男人是一个大学生,可是爱玩牌,对她也不好,没有挣多少钱,日子过得很艰难。

所以,没多久,阿廖沙又回到了外婆家。

很长一段时间,阿廖沙过着颠簸不定的生活,像一个皮球一样,不知被抛向何方。

外婆家也搬到了地下室,没多久,母亲和继父的日子难以为继,也回到外婆家避难。

不久,阿廖沙又跟着母亲离开了。

等到母亲临产前,他再次被送到外婆家,可是没多久,他又被送到了母亲身边,母亲将他送去学校。

然而,贫困的生活,让阿廖沙成了其他同学嘲笑的对象,他没有鞋,脚上穿着母亲的旧皮鞋,身上穿着用外婆的外套改成的衣服。

同学们笑话阿廖沙,给他取外号“囚犯”,因为他穿着黄衬衫。

他没钱买《旧约》,还总是被老师刁难。

没多久,他就被学校开除了。

赋闲在家,阿廖沙的生活更加艰难,因为母亲的脾气,越来越不好,打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好心的主教救了他。

为了生活,他一放学,就到处捡破烂,于是,同学们都嘲笑他,叫他叫花子,说他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破烂味儿,这让阿廖沙特别愤怒,因为他每次取上学,都会洗澡换衣服。

高尔基说: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是那样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不仅是因为它有滋生各种禽兽不如的败类的肥沃土壤,而且还因为穿过这层土壤,一种光明的、健康的、富有创造性的力量,正在顺利地成长起来,人们善良的本性在增长,它唤起了我们恢复人类美好生活的永不泯灭的希望。

然而,希望之所以是希望,恰恰是因为还没有实现。

而要实现某些希望,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努力。

07

不知道是第几次,反正阿廖沙又被送回外婆家里。

该死的苦难生活啊!

当他再次回来,外公已经彻底破产,他对阿廖沙说:

现在我可不能再养活你了,让你外婆养活你吧。

外婆说:

我养活就我养活,有什么大不了的。

年幼的阿廖沙,跟着外婆一起赚钱,他捡过破烂,当过小偷,但凡一个孩子能搞到钱的方式他都做。

艰难求生,让阿廖沙早早地见识到社会的复杂,也见识到了人们生活的艰难,所以在他生活的小镇上,偷东西简直就是一种风气。

因为贫穷,人们成了小偷。

因为贫穷,女人成了妓女。

因为贫穷,男人成了奴隶。

因为贫穷,很多人都活成了牛马。

为了生活,阿廖沙常常流浪街头。

但他觉得,这种生活并不坏,因为他喜欢这种流浪街头、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也喜欢他的伙伴,他们能激起他的某种远大抱负,让他不会安于现状。

三年级毕业,阿廖沙因为成绩优秀,获得了一些奖励,奖品是一些书,他把书拿去卖了,钱给了生病的外婆。

后来,继父失业了,母亲带着孩子,再次来到外公家,孩子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细心照顾。

外公说:

死,并不难,可你得想办法活下去啊。

不久后,母亲就去世了。

母亲死后,有人告诉阿廖沙:

别难过了,将来我们大家都会死的,连小鸟也会死的。

安葬完母亲之后,几天之后,外公告诉阿廖沙:

你也不是一枚勋章,老挂在我脖子上也不是个事儿,到人间闯荡去吧。

就这样阿廖沙走进了人间。

人间世,人间事,从来都是苦涩的,我们很多时候,选择不了我们的出生,在小的时候,我们也没法选择我们生活的环境,但我们终究会长大,会有能力重新选择自己的方向,重新选择自己生活的环境。

尽管在可以选择之前,我们需要长久的忍耐,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恒久的耐心。

毫无疑问,我也一次次因为这生活的苦难而诅咒过这生活,怨恨过这世界,但庆幸的是,我也总能一次次从这生活里获取能量,重新拯救自己。

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只要我们不放弃成长,终有一天,我们会遇见那个喜欢的自己。

08

高尔基笔下的社会,他笔下的那些人,冷血、麻木、愚昧、贫穷,但高尔基并没有对他们心生绝望,他是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回忆自己的童年。

也许,时隔数十年,他回望儿时的那些经历,他已经看到了社会的变化,从旧的废墟上,已经生长出了新的力量。

所以,他童年遭遇的那些苦难,遭遇的那些不公,所看见的那些残忍,但那绝不是人性的全部,人性里面,还有善良,希望,以及仁慈。

一切都在向前发展。

也幸好,高尔基隔了几十年再去回味童年,所以才能写出这本给人力量的乐观的书。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想到鲁迅笔下的那个社会,也是麻木又愚昧,那些吃人血馒头的可悲的人,那些把别人的苦难当热闹的人,那些“孔乙己”,都让人悲哀。

鲁迅的笔,没有像高尔基那样充满正能量,我觉得,那也是因为那个社会,没有发生变化。

但鲁迅并不否认希望之所在,他讨厌那个黑暗的社会,他也希望会有所改变,然而,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没有的,恰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现在,当我们回望多年前的这些岁月,从书中看到了残酷,看到了不美好,然而,一个人知道了什么是残酷,也就等于知道了什么是不残酷,一个人知道了什么是不美好,也就对美好有了更多的期望。

一本好书,恰如一面镜子,让人可以从中反省自己的问题,反省时代的问题,因此,它会让生活变得更美,更具有诗意,更有力量做自己。

无论任何时代,贫穷,都会造成很多苦难,造成很多悲惨,让人变成鬼,但这个世界的悲惨,不仅仅是因为贫穷,只看到物质,可以让一个人变富,却没法真正让一个人变“好”!

文|不有趣灵魂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