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又被翻拍了,口碑崩盘,这个武侠大IP会有衰落的一天吗?

拾光说社会 2024-08-16 13:30:12

越拍越倒退的金庸武侠剧,翻拍的意义何在?

金庸诞辰100周年重构的《金庸武侠世界》,能否打破翻拍魔咒?

今年是金庸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金庸小说的读者。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了解金庸江湖的方式,DT财经与塔门2021年联合发布的《当代年轻人“金庸成分”报告 》显示,从80后到90后,金庸剧是他们走进金庸江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被奉为经典白月光的港台版金庸剧相比,近年来,改编金庸作品的影视剧,可谓一部比一部扑。

2021年,由杨佑宁、文咏珊领衔主演的《天龙八部》,豆瓣评分3.6。

于正参与编剧的2014版本《笑傲江湖》仅获5.7分。

而2020年张一山主演的《鹿鼎记》,更是差评如潮,仅得3.3分的评价,油腻的演绎,成为了短视频平台上的搞笑素材。

2018年的《新笑傲江湖》评分甚至只有2.5分

评分的惯性走低,不免让人们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金庸剧怎么越拍越不行?

金庸小说的书粉们则无比担忧:这个华人文化的经典大IP,还能被这样的低分翻拍“薅”多久?

这样的“惯性”低分,还影响到一系列新拍的金庸剧,正如最近上映的《金庸武侠世界》,剧还没播完,豆瓣上已经有不少人打出低分。

网友打出低分的理由也大同小异:“新不如旧”、“情节魔改”、“演员无法还原小说神韵”。

但是,当我们撇除情怀滤镜后,就会发现,如今关于金庸剧的槽点,一直都存在。

1

如今金庸剧被吐槽得最多的一个点便是:“情节魔改”、“删掉了许多小说中的精彩情节”。

于正版的《笑傲江湖》里,东方不败与令狐冲谈恋爱,把一切能炒的CP都炒起来。

当令狐冲和东方不败抱在了一起,书粉哀嚎,但也有诞生了属于这俩角色的CP党

2013版的《天龙八部》,当钟汉良饰演的乔峰以一个滑板少年造型出现,就雷到不少观众。

类似的吐槽,在近年来的金庸剧里数不胜数。

但金庸剧的魔改始祖,正是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港台版金庸剧。

受限于小说与电视剧、电影表现形式的不同,要把原著中的连载小说节奏改成符合电视观看习惯的节奏明快、戏剧张力集中的形式,本身就需要牺牲掉一部分情节的铺垫。

在当时竞争激烈的港台电视圈,为了收视率赢过对手,留住观众,都因应当时观众的口味,对剧情做出魔改。

以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为例,在小说原著中出场时40多岁的中年人洪七公,在电视剧里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头,而由于83版《射雕》影响太广,导致日后的《射雕》在关于洪七公的塑造上,也遵循了这个塑造惯例。

三联版《射雕英雄传》,洪七公为“中年乞丐”,但83版《射雕》影响力太大,往后的洪七公,也刻画成老人形象

虽然83版翁美玲饰演的黄蓉是荧屏的经典角色。但也有人批评,翁美玲把书中机灵古怪、超凡脱俗的黄蓉,演绎成一个整天发牢骚和吃醋的市井女子。

不过更离谱的魔改,还是在中国台湾。

1998年台湾版的《神雕侠侣》里,小龙女竟然与大反派尹志平同吃同住,一起寻找杨过。

小龙女被玷污后,甚至还和尹志平有说有笑。

这样的离谱剧情,气得金庸先生怒斥:“原著的精神已然不存在!后面制片人杨佩佩打电话给我,我都根本不接!”

一身黑衣的小龙女,着实让许多人都无法接受

但这个IP实在太好薅了,金庸剧就是收视和票房的保证,这也促生了无数“同人剧”、“衍生剧”。

正如1993年的贺岁武侠喜剧电影《东成西就》,这部电影里汇聚张国荣、林青霞、张学友、张曼玉、梁朝伟、梁家辉等无数影坛巨星。

虽然剧情和人物来自于《射雕英雄传》,但电影里的故事都是原著里没有的。这部讲述中原五绝年轻时的荒唐故事,已经成为影迷心中的经典之作。

徐克监制的《笑傲江湖Ⅱ之东方不败》,让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把角色的人物性别都改掉了,让金庸先生非常不满意,但不妨碍林青霞演绎的东方不败,成为影史的经典角色。

2

另一个关于金庸剧的吐槽,便是新人演员的演绎不在线,无法完美呈现书中人物的神韵。

起用新晋当红演员,一直以来就是金庸剧的传统。

TVB著名编剧、填词人邓伟雄曾在一个采访里透露:“改编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时,我们希望尽量由年青的新晋演绎来饰演剧集的主角。当时刚好我们开始训练几位新人,称为‘五虎将’。于是便把他们安排出演金庸先生的五个剧集。”

这些影坛新人因为出演金庸剧取得重大成功,后来各地改编金庸小说的时候,就都沿用了这个方法。

这些新人演员,演活了不少金庸笔下的角色。

有一些演员的演绎,得到了金庸先生的首肯。

有一些则成为剧迷和书粉都津津乐道的角色。

陈小春版本的《鹿鼎记》,在豆瓣上有9.0的高分

但有一些影迷心中的经典角色,未必得到金庸先生的认可,譬如刘亦菲演绎的小龙女,金庸先生就曾评价:“样子蛮漂亮的,但她怕难看,不敢作表情。她不肯哭。”

金庸在给刘亦菲的签名书上,这样写道:“我希望你演小龙女,这样千万读者才会相信,金庸写的不是胡说八道。

有些演员在剧集上映之初,开播之初,遭到观众的反对。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TVB 2001版的《倚天屠龙记》。彼时已经37岁的吴启华,要从张无忌十多岁开始演起。巨大的年龄差,甚至被媒体嘲讽为“史上最老张无忌”。

但吴启华凭借高超的演技,改变了观众和业界的看法,留下了一个翩翩公子张无忌的形象。而着也是TVB版本金庸剧的最后一个经典角色。

3

每个年代的金庸剧,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吐槽、讨论甚至是批评。

因为改编金庸小说成为影视作品,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金庸笔下的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招式为例。

黄霑曾问过金庸是如何创造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这样的武功招数?

金庸先生坦言:招数的来历有两种,第一种是像太极拳、少林拳、武当剑这些中国传统本来就有的招式,第二种则是他自己创造的,来源是《易经》、《洛神赋》诗词歌赋等古籍。

但这些充满诗意的招式,要如何呈现在荧幕上,就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和想象力,有时候不得不借助“特效”来呈现这些招式。

“五毛特效”演绎化功大法

宛如电子游戏放大招一般的降龙十八掌

这些特效,也让充满中国古典美学的金庸作品,显得科幻感十足,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踩雷

邓伟雄就曾指出:“武侠小说,本来就挺科幻的。科幻和武侠,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而金庸笔下那些形象鲜明的角色,一旦改编中出现偏离了读者或观众的固有印象,便容易遭到观众的吐槽,口碑未播先扑,也不在话下。

当年包子脸的小龙女一出,败走不少陈妍希因为“沈佳宜”积累的好人缘

4

导致金庸剧形成“越改越扑”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江湖变了。

1983年《射雕英雄传》走红时,内地才刚进行改革开放,电视机还是家里的“奢侈品”,而剧情紧凑、人物生动的83版《射雕》有别于当时内地的其他影视作品,为观众带来无穷的新鲜感。

我们现在喜欢憨厚的靖哥哥和娇俏的黄蓉,也是怀念当年一家大小、邻居守在电视机前追剧的时光。

这个片头是许多人对金庸剧的初印象

尽管TVB对金庸作品的改编,存在套路化和高度脸谱化的问题,但优秀的武术指导,以及众多老戏骨演员的给力演绎,依然让TVB版本的众多金庸剧成为收视的保证。

在全民看电视的年代,这也就造成了许多旧版本的金庸剧,虽然也有各种瑕疵,但因为一层怀旧的滤镜,成为了经典。

后来者的改编,大多沿袭以往香港版本成功的套路和班底,再迎合当下古偶的套路,想以此再收割新一批观众的喜爱。

但现在的观众,明显对这样的改编不买账了。

要看古人谈恋爱,大可以选择古偶剧。

而我们之所以喜欢金庸的作品,不仅是因为儿女情长,更是因为个中的侠义精神和义气江湖。

“新不如旧”的论调,其实是观众对于越发改编套路化的不满。

5

在谈到武侠电影的发展时,徐克曾有这样的一段论述:“武侠电影发展数十年,潮流不断演变,但当一个流行的风格被过度重复使用时,就会很快达到一个瓶颈,然后开始僵化,需要另创有力度和说服力的方法。”

这样的论述,同样适合讲述金庸剧的改编创作。

在《金庸武侠世界》里,我们看出了一些有别于以往改编剧的新意。

以单元剧的形式,通过《东邪西毒》《南帝北乞》《华山论剑》《九阴真经》《铁血丹心》五个单元,构筑起《金庸武侠世界》。

对比起许多为情节注水的古装剧,《金庸武侠世界》的处理,删掉了大量的情节铺垫,而单元剧的形式,也使整部剧的情节的推进更为明快。

崭新的剧作形式,适应了当下观众在短视频文化培育下,对情节发展越发要求紧凑的观影特点。

江湖已经变了,影视创作者也要用新形式,为金庸文化寻得一席之地。

6

自金庸先生逝世后,每当有新的金庸剧面世,总能看到这样的论调:觉得新剧删掉了金庸先生在小说作品里的精髓,重提“金庸先生要是看见了,估计都要生气”的论调。

过往优质的改编作品已经证明,有一些改编作品,虽然未必得到金庸先生的喜爱,但影响它们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

更何况,在金庸先生已经去世的前提下,拿这样的假设来评价新的金庸剧,本身就是金庸作品继续发扬光大的阻碍。

曾有人问过金庸先生,希望自己的作品,在以后得到一个怎样的评价。

金庸先生是这样回答的:“为希望为死后一百年,二百年后,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说,我就很满意了。”

要让金庸作品能在未来继续得以传播,就不能总抱着“新不如旧”的滤镜,而是要大胆创作,不断为金庸作品,注入属于时代的生命力。

虽然总有“改编扑街”的论调出现,但庆幸的是金庸作品这片华人文化独有的武侠江湖,依然焕发着生命力,吸引着无数年轻人参与到金庸作品的讨论和创作。

作为观众也乐见,越来越多的新的剧作手段、技术手段,能呈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金庸剧。

徐克执导的新版《射雕英雄传》也即将上映

而我们也期待,新的作品能打破观众“新不如旧”的印象,为中国武侠剧再造一个新江湖。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