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耐量异常”,及早干预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袁熙安康 2024-07-05 07:10:06

作为一种波及全球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拥有了超过五亿的患者,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自然也是糖尿病的重灾区。由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对生活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这种疾病常常会被人们忽视,长此以往,会引发心血管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早识别、干预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至关重要。6月22日,2024全国糖尿病基层防治大会暨糖尿病三师共管大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的贾振华教授分享了题为《络病理论指导从“脾”论治糖尿病研究暨FOCUS研究解读》学术报告,对糖尿病早期阶段的识别及干预进行了介绍。

贾振华教授表示,糖耐量异常是介于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属于糖尿病早期阶段的一种表现。糖耐量异常会导致人体对糖的转化能力下降,此时虽然身体的糖的代谢已经出现了异常,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往往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大多只有在体检时才能发现。通常来说,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的,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35.2%,且呈上升趋势发展。

好消息是,糖耐量异常是可逆转的,通过饮食、运动以及药物调整,糖耐量异常人群的血糖是有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在此次大会上,贾振华教授分享了一项重要成果——循证研究证实中药津力达可降低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贾振华教授介绍,该研究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以糖尿病发生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全国21个城市、35家医院开展,共入组了889例年龄在18~70岁的糖耐量异常合并腹型肥胖,同时伴有代谢综合征任一指标异常的受试者。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的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了41%。同时,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多项代谢异常指标,如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动脉硬化关键指标——臂踝指数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也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津力达可作为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预防糖尿病发生、降低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一种有效干预方案。

据悉,该研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并且是首个由中医药领域研究团队主导的针对多代谢紊乱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循证医学研究。近期,该科研成果还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影响因子39)上进行了发表。

当然,除了药物干预外,也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等方式,调节糖耐量异常状态。饮食上,应坚持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制定合适自身能量与自身营养素摄入方案,达到维持健康体重(BMI<24kg/m2)的目标;运动方面,每周应至少运动4个小时,可以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力量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快速减重,而且还能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利于后续维持体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想要尽早干预糖尿病进程,可以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血糖健康。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