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乘用车油耗电耗评价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引来了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粗一看这意见稿,绝大部分人都理解错了这个标准,很多人都认为是单一车型需达到特定标准,比如 1.09 吨以下车型百公里油耗不得高于 2.57 升,1.09 吨至 2.71 吨车型百公里油耗在 3.3 升左右,2.5 亿吨以上车型百公里油耗不得高于 4.7 升。但实际上,这个油耗标准是针对同一家企业生产的所有车辆而言,即一家车企生产的所有燃油车、电动汽车加起来的平均油耗。例如,一家车企生产的 1.09 吨以下各个品牌的燃油车、插混、增程、纯电车型的平均油耗不超过 2.57 升。若生产的电动汽车数量更多,平均油耗就会更低;若燃油车更多,则平均油耗会升高,超过规定值。
其实工信部出台这个标准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鼓励车企多生产电动汽车。并非禁止生产燃油车,但如果车企大量生产燃油车,就需购买积分。每生产一辆车会得到一个积分,碳排放越低积分越高,纯电车积分最高,燃油车积分大多为负值。所有积分加起来若不达标为负值,车企就得停工,此时可购买积分继续生产燃油车,这就是碳交易,有知情人士称目前国内碳交易价格为 58 块钱一吨,这价格并不便宜,其目的也就是为实现碳排放的目标,必须要出台相应政策让车企不愿生产燃油车,勉强生产出来消费者也不愿意买,然后逐渐消灭燃油车
因此国家在不断推动汽车全面向电动化转型,这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推出这个评价标准是为了让车企有个过渡期,而非粗暴地一刀切禁止燃油车生产。
不过这个政策让大部分人理解错了,到底是谁的问题呢?为何出台一项措施要这样七绕八绕的呢?为何不直接说白点,让人不会去里雾里。当然这项措施的出台其实这就是让燃油车出钱补贴给电车,因为国家补贴不起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买碳的钱最终都是由购买者买单,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