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醴”原是治病酒

昆琦评健康 2024-03-30 03:44:22

本文作者:

何 琳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杨 骏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说到药酒,人们通常会想到,将中药饮片或者新鲜水果浸泡在白酒里,过段时间倒出来喝,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事实上,中药的酒剂是我国应用最早的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古代“醫”字,即从“酉”(酒)也,就可出,“医”“酒”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最早的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汤液醪醴论篇》,“醪醴”就是指治病的药酒。由此可见,药酒历史悠久。

中 药 酒 剂

中药酒剂又名药酒,系指中药饮片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可供内服或外用。

酒,本身辛甘大热,能散寒、行血通络,作为提取溶媒有利于有效成分浸出,且具有易于分散、助长药效之特性,和药膳、中药代茶饮相比,可以充分发挥药和酒的优势,酒得药势、药得酒力,把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故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等方剂常制成酒剂。酒剂的制备简便、剂量较小,服用方便,且不易霉变,易于保存。

细 说 制 药 酒

传统以酒制药,浸药多用白酒,炙药多用黄酒。

据记载,白酒自元代始有应用。《本草纲目》言,“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并强调制药用的酒应为“无灰酒”,即制造时不加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内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药用须无灰酒)。白酒为米、麦、黍、薯类、高粱等用曲酿制并经蒸馏而成,含乙醇(50%~60%)和水,尚含有机酸、糖类、酯类、氨基酸、醛类等成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及盐类、苷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叶绿素、叶黄素)等皆易溶于酒。此外,酒还能提高某些无机成分的溶解度,如酒可以和植物体内的一些无机成分形成结晶状的分子化合物,称结晶醇,结晶醇易溶于水,故可提高其溶解度。药物经酒制后,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加疗效。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类等成分,酒制时此类成分可随酒挥发而除去,可以矫味矫臭。

黄酒为米、麦、黍等用曲酿制而成,含乙醇(15%~20%),尚含糖类、酯类、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用于中药炮制的炙、蒸、煮的辅料,主要为缓和药性以纠其偏性、调整药物归经以加强作用、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药酒不是人人都适用,如不经过医师辨证,中药饮片配制不当或盲目跟从、过量饮用,都会适得其反。痛风患者、消化性溃疡者、酒精过敏者、儿童、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都不适合饮用药酒。另外,患者在服用头孢类、镇静催眠类、降压药、降糖药、抗抑郁药、解热镇痛剂类、治疗关节炎类等药物时,也不可服用药酒。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