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春:应对老年人失眠,“西泮”与“唑仑”用哪个更安全?

淳于观看养护 2024-11-19 03:56:56

最近有收到老年朋友的留言,说自己睡眠不好,试过一些助眠方法,如喝牛奶、吃保健品等,效果都不行。想吃一些助眠药,但是“**西泮”、“**唑仑”等助眠药有好多种,不知道老年人服用哪种会更安全。

其实,“西泮”类、“唑仑”类助眠药是同类药物,都可以用于焦虑、失眠、癫痫等疾病的治疗,但老年人使用时应更加谨慎。

图片来源网络

1.作用机制

“西泮”类药物与“唑仑”类药物,都属于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物,其代表药物是地西泮(俗称“安定”),与阿司匹林、青霉素共同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三大“神药”。

苯二氮䓬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缩短入睡时间、减少睡眠中觉醒次数,以此来发挥抗焦虑、镇静、助眠等效果,让人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帮助人们放松身心。

图片来源网络

虽说“西泮”类药物与“唑仑”类药物助眠有一定效果,但是老年人使用时应多考虑其安全性,不能随意用药。

2.安全性考量

▶ 药物代谢方面

•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肝脏的代谢能力以及肾脏的排泄功能相较于年轻人都有所下降。

像“西泮”类药物,其在体内的代谢相对来说可能会更慢一些,容易在体内蓄积,进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比如可能出现过度镇静、头晕、乏力等情况,甚至增加跌倒、骨折等意外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 “唑仑”类药物中部分品种,例如艾司唑仑等,虽然同样存在代谢受年龄影响的问题,但相对来说,在合理剂量下,只要老年人的身体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其代谢相对会稍快一点。

不过个体差异也较为明显,不同老年人的代谢情况不尽相同,使用时需要观察个体反应,以防出现意外发生。

▶ 不良反应方面

• “西泮”类药物长期使用后,除了上述提到的可能导致的身体平衡方面的问题,还可能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就是说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可能不如刚开始好,而且停药时容易出现戒断反应,像焦虑、失眠加重等,这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图片来源网络

• “唑仑”类药物也存在类似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的风险,而且还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尤其是本身就有一定认知障碍基础的老年人,用药后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情况更为明显。

3.用药建议

首先,无论选择“西泮”还是“唑仑”类药物,都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使用。

医生会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基础疾病(比如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目前的睡眠障碍严重程度等诸多因素来决定用药种类和剂量。

其次,尽量选择短效的药物,无论是“西泮”还是“唑仑”类中短效的品种相对来说在体内蓄积的可能性会小一些,更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

比如“唑仑”类中的咪达唑仑,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短,一些需要短期改善睡眠的老年人中可以在严格监控下谨慎使用。

再者,助眠药不宜长期服用,以免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带来的依赖等问题。

失眠首先考虑的还是要通过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作息等非药物方式来辅助提高睡眠质量,效果不明显,再考虑使用助眠药物短期改善睡眠状况,最终还是要解决失眠的根源问题。

总之,“西泮”与“唑仑”类药物对于老年人助眠都存在一定风险,不存在绝对的哪个更安全,关键在于严格遵医嘱,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并密切关注用药后的反应,以保障用药安全和改善睡眠质量。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 答疑解惑可 ↓↓↓



0 阅读: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