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金属行业涵盖钴、镍、锂等关键材料的采选、冶炼、加工和销售。这些金属因其在现代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系统及智能电子设备中的核心地位,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有色金属行业下的二级行业,能源金属行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仅推动了新兴技术的发展,也成为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标准(2021),中国能源金属行业主要分为钴、镍、锂三个三级行业。其中,钴和镍在电动汽车电池中的应用尤为广泛。钴是锂电池中的重要材料,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而镍则可降低电池成本并增强其稳定性。随着全球电动车需求的快速增长,钴和镍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上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国之一,对钴和镍的需求也稳步增加,这使得相关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锂金属的应用领域更为广泛,尤其在锂离子电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锂离子电池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还在储能领域中扮演关键角色。中国在全球锂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依赖于国内外锂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能力。中国的锂矿资源储量虽然有限,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提升锂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国内企业在全球锂产业链中的竞争力仍然显著。
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发展受益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推动,尤其是碳中和目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达成碳中和目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成为关键。而锂、钴、镍等能源金属作为新能源技术的基础原材料,需求不断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资源获取和供应链安全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尽管在全球能源金属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但主要依赖于海外资源的进口。全球钴和锂的主要产地集中在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如何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成为中国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要求逐渐提高。能源金属行业的采选和冶炼过程对环境有较大影响,政府加强了对环保标准的监管力度,企业需加大环保技术的投入,提升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中国电动车市场和储能系统的迅速发展,对能源金属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然而,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需面对资源供应、安全与环保的多重挑战。
1.2 行业发展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全球新能源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特别是在锂、钴、镍等金属的需求推动下,中国逐渐成为全球能源金属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能源金属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和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应用,使得该行业近年来快速崛起。
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起步可追溯至20世纪中后期,当时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主要集中在基础金属的开采与加工。随着全球科技的进步,能源金属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逐步凸显,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加快了对能源金属资源的开发。钴、镍、锂等金属的需求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而逐步提升,特别是在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阶段,带动了这些材料的广泛应用。
进入21世纪,全球新能源革命开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设备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显著推动了能源金属的需求,中国也顺势而为,开始在该领域加大投资和技术投入。2000年代初期,随着锂电池技术的突破,锂作为核心材料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钴和镍由于其在电池中提升能量密度和稳定性的作用,需求迅速上升。中国逐步认识到能源金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国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相关资源。
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支持。2010年代,随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逐渐确立,锂、钴、镍等关键金属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通过大力发展国内的能源金属供应链,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矿产资源的并购与合作,确保了这些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尤其是在锂资源方面,中国企业通过加强与南美洲、澳大利亚等锂矿资源丰富地区的合作,逐步构建起全球领先的锂供应链体系。
2015年以后,随着中国政府推出的《制造2025》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作为战略发展方向,能源金属行业成为重点支持对象。钴、镍等资源的战略储备和回收利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企业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提升材料的回收效率和环保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逐步成为锂、钴、镍冶炼加工和电池制造的中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进一步加速了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发展。中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还积极向海外扩展,通过并购、合资等形式掌控了大量的上游资源。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能源金属企业逐步从资源获取者转型为技术创新者,提升了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全球能源转型的脉动。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金属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未来,伴随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和智能设备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能源金属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1.3 行业现状中国能源金属行业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钴、镍、锂等金属的勘探、开采和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储能设备和消费电子等高科技产业,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金属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钴的现状
钴是能源金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电池生产,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全球钴矿勘查在疫情后逐步复苏,但增长较为温和。2018年,钴矿勘查投入达到了1.11亿美元的高点,但随后连续下降,2020年触及5600万美元的低谷。然而,2023年的勘查投入回升至7400万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约4%。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来,钴矿勘查主要集中在矿区资产项目,且与镍矿勘查密切相关。
图 2010—2023 年全球钴矿勘查投入()
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2023年,钴矿的高级勘查投入显著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初级公司钴蓝公司在澳大利亚的BHCP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级公司在全球钴矿勘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们在2023年的勘查投入增加了30%,达到5300万美元。澳大利亚成为全球钴矿勘查的主要目的地,2023年的勘查投入达到3000万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78%。
钴的供应主要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该国占全球供应量的76%。2023年,全球钴供应首次超过20万吨,达到23.2万吨,增幅为17%。但钴价在2023年整体下跌,其中氢氧化钴价格跌幅最大,达34%。
镍的现状
镍在能源金属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尽管在2023年不再是领头羊,但其增长势头依然强劲。2023年,镍的全球勘查投入达到7.32亿美元,增幅为19%。与钴不同,镍的勘查投入更偏向于现有生产性矿山,而草根勘查仅占19%。
大型矿业公司主导了镍矿的勘查投入,2023年大型公司在镍矿区的勘查费用增长了88%,达到历史新高的3.93亿美元。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镍矿资产勘查上。与钴类似,初级镍矿公司对2023年的镍勘查投入影响较小,尽管其投入增长了12%,但增速相较于往年放缓。
图 2010—2023 年全球镍矿勘查投入
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镍的供应方面,2024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镍产量达到14.87万吨,同比增长38.79%,主要得益于中国镍产能的快速提升。镍价在2024年上半年呈现疲弱态势,价格区间为110,000元到140,000元/吨之间,反映了市场供应过剩的现状。
锂的现状
锂是全球能源金属中增长最快的金属之一,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推动下,锂的需求持续攀升。2023年,全球锂矿勘查投入达到了8.3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77%,这是锂矿勘查历史上的最高记录。
全球锂矿勘查集中于草根勘查和后期勘查项目,2023年,锂矿草根勘查投入增长了两倍,达到2.62亿美元,后期勘查则翻了一番,达到4.18亿美元,占总勘查投入的一半。初级公司在锂矿勘查中的地位尤为突出,2023年初级公司勘查投入增长了两倍多,达到6.77亿美元,占全球锂矿勘查投入的80%以上。
图 2010—2023 年全球锂矿勘查投入
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在供应方面,2024年全球锂资源供给预计将达到137.8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其中澳大利亚和南美国家是主要供应国。尽管如此,全球锂市场仍将面临供应过剩的局面,过剩量约为17.34万吨LCE。
锂的价格在2023年经历了剧烈波动,第一季度全球锂均价一度飙升至55,000美元/吨以上,年底达到了68,000美元/吨的峰值。然而,随着市场需求放缓,锂价开始回落。展望未来,锂市场将继续保持过剩状态,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探。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当前处于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尤其在钴、镍、锂等金属的供应和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2023年市场面临供应过剩和价格波动等挑战,但随着全球对电动汽车、储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未来能源金属行业将继续发展。然而,行业仍需应对供应链安全、价格波动和技术进步等多重挑战,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产业链、商业模式及政策监管2.1 产业链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资源开采到下游产品应用的各个环节,贯穿了采矿、冶炼、加工、制造及应用等多个方面。作为全球新能源革命的关键驱动力,能源金属如钴、镍、锂等材料在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和智能电子设备等新兴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在全球能源金属产业链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不仅因为其庞大的市场需求,还因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能源金属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开采和原材料的提炼。中国虽然拥有部分能源金属资源,但总体储量有限,尤其是钴和锂等金属,因此上游资源的获取更多依赖国际市场。非洲和南美洲是全球钴和锂的主要供应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这些资源国的合作,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与此同时,中国在镍的开采和加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与印尼等国家的合作,使中国在全球镍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中游环节,能源金属的冶炼和加工是关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金属冶炼加工基地之一,尤其在钴、镍、锂的冶炼方面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能。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冶炼工艺的精细化和环保化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在冶炼过程中,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金属纯度和生产效率,以满足下游制造业对高质量原材料的需求。此外,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冶炼企业也在加大绿色技术的投入,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下游环节是能源金属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系统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钴、镍、锂的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的电池制造企业对能源金属的需求增长迅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的扩张。同时,储能系统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对能源金属的需求,特别是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技术的升级与推广使得锂电池成为重要的储能设备,进而推动了锂的需求增长。消费电子产品则是能源金属的另一重要下游市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电池需求也依赖于钴、锂等金属的供应。
能源金属产业链的上下游联系紧密,行业的发展受全球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由于上游资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全球供应链的波动可能会对中下游环节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刚果民主共和国是全球钴的主要供应国,其政治局势不稳定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从而影响全球钴的价格波动。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的能源金属企业正积极寻求资源多样化,通过海外并购和国际合作,确保上游资源的长期供应稳定性。
此外,政策和技术也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能源金属行业的发展,包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对绿色矿山建设的扶持等。这些政策为行业上下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回收利用成为能源金属产业链中的新兴领域。通过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对新资源的依赖,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涵盖了上游资源、中游冶炼加工和下游应用等多个环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能源金属产业链将在未来持续扩展并深化。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上下游协同效应,以应对全球市场波动和资源供应挑战。
2.2 商业模式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资源开采、冶炼加工、技术研发和下游应用展开。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钴、镍、锂等能源金属成为电动汽车电池、储能设备以及智能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关键材料,推动了该行业的商业模式不断演进和优化。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化供应链管理,形成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资源获取的挑战。
能源金属行业的上游环节以资源开采为核心。中国的能源金属企业通过国内外资源整合,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由于中国本土的能源金属资源相对有限,尤其是在钴和锂等金属方面,许多企业选择通过海外矿山投资、并购或签订长期采购合同的方式获取稳定的资源供应。海外投资成为上游企业的重要战略,以应对全球资源竞争加剧的趋势。例如,企业通过投资非洲、南美等地区的矿山,掌控钴和锂的生产和供应,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确保在价格波动中保持竞争力。
在中游环节,冶炼和加工是能源金属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中国能源金属企业通常在这一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冶炼加工环节涉及将原矿提炼成高纯度的金属或化合物,如碳酸锂、氢氧化镍等,以满足下游产业的需求。企业在此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技术能力和生产效率上。通过不断优化冶炼工艺、提升环保标准和降低能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此外,随着全球对绿色生产的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如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提升可持续性。
下游环节的商业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等终端应用领域。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锂电池对钴、镍、锂的需求激增。为应对下游市场的快速增长,许多能源金属企业选择与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稳定的市场需求。此外,企业还积极参与终端应用的技术开发,甚至进入下游市场,如直接投资电池制造或储能系统领域,以进一步扩展产业链布局。
能源金属行业的商业模式还包括金融化运作,特别是在全球市场中,价格波动和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使得金融工具在行业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企业通过套期保值、期货交易等金融工具,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能帮助企业在资源紧张时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能源金属企业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加大在资源开发、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展方面的投入,提升行业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也是能源金属行业商业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能源金属行业的全球化特点,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对于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企业通过优化物流管理、提升库存周转率以及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同,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例如,一些企业通过建立全球化的采购和销售网络,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区域布局降低供应链风险。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商业模式正逐步向多元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企业能够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保持竞争优势。然而,行业仍面临资源获取、市场波动和环保要求等多重挑战,企业需要持续优化其商业模式,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2.3 技术发展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技术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钴、镍、锂等能源金属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技术和消费电子领域,对这些关键金属的技术需求日益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能源金属行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从资源开发到加工和应用环节,均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首先,在能源金属的资源开发领域,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利用率。由于钴、镍、锂等金属的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且开采难度大,传统开采技术难以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为此,中国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通过地球物理勘测、地球化学分析和遥感技术,提高了资源探测的精度。与此同时,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也显著减少了能源金属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通过采用环保设备和减少有害废弃物排放的工艺,行业在实现高效资源开发的同时,降低了生态破坏的风险。
在中游冶炼和加工环节,中国能源金属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冶炼工艺的精细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企业能够更高效地从矿石中提取高纯度的钴、镍和锂等金属。这一环节中的核心技术包括高温冶炼、湿法冶金以及先进的电解工艺。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企业不仅提高了金属的提纯效率,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此外,随着冶炼技术的优化,金属的回收利用率也显著提高。例如,通过电池回收技术,企业能够有效回收锂、钴等金属,减少对原始矿产资源的依赖,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下游应用技术的发展是中国能源金属行业技术进步的另一个关键驱动因素。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锂电池技术的突破直接推动了能源金属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在电池材料的研发方面不断创新,特别是在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通过研发新型的三元正极材料,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显著提高,能够支持更长的续航里程。此外,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探索也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这些技术的进展将进一步扩大对能源金属的需求。
除了电池技术,储能系统也是推动能源金属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储能技术成为解决间歇性能源供应问题的关键。中国企业在锂电池储能、钒电池储能以及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储能系统的稳定性,还扩大了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也备受关注。绿色冶金和环保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例如,低碳冶金技术、节能减排工艺等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技术发展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从资源勘探、冶炼加工到下游应用,技术创新贯穿了整个产业链,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增长。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进一步发展,能源金属行业的技术进步将继续加速,并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企业应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以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2.4 政策监管中国能源金属行业作为国家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关注。钴、镍、锂等能源金属在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智能电子设备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促使中国政府对该行业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以保障资源供应安全、促进产业升级,并确保环保标准的落实。
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新能源和关键材料发展的政策,这为能源金属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技术,这直接刺激了对钴、镍、锂等关键金属的需求。与此同时,相关产业如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项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能源金属的勘探、开发与应用。
在能源金属资源的开采和生产领域,政府制定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重点支持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勘探活动。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金属供应链中的自主性,减少对外依赖,保障资源安全。
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在能源金属行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升方面进行投资。通过这些激励措施,能源金属企业可以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全球市场中提高竞争力。
环保监管
中国政府对能源金属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逐年加大,特别是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备受重视。由于钴、镍、锂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政府实施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排放法规。例如,近年来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要求能源金属企业在开采、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并确保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能源金属行业的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企业采用环保技术,降低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能源金属行业在废料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进一步推动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国际合作与贸易监管
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国内资源,还涉及广泛的国际合作与贸易。因此,国家在对外资源获取和贸易政策方面也采取了积极措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企业加强了与非洲、南美等能源金属资源丰富国家的合作,确保了钴、锂、镍等关键金属的供应。
在贸易监管方面,中国政府逐步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政策,特别是对于战略性资源的出口进行严格管控,以保障国内需求和市场的稳定。例如,对某些稀缺金属的出口限制政策,旨在确保国内企业优先获得足够的资源供应,并在国际市场中维护价格稳定和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能源金属供应链的治理,并推动全球市场的规范化。例如,参与国际能源金属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合作,确保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政策监管体系日趋完善,通过政策支持、环保监管和国际合作,政府有效地引导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的能源金属行业将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然而,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和资源获取的挑战,企业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环境管理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第三章 财务、风险及竞争分析3.1 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财务分析是评估该行业健康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工具。分析的核心在于通过多种财务指标和估值工具,深入了解行业的盈利能力、增长趋势和资本效率等方面。
图 能源金属行业财务指标
在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方面,行业的表现常受全球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影响。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核心业务经营规模的基础指标,通常在新兴产业中增速较快。归母净利润则是净收入的关键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能源金属行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的同步性尤为重要,显示了行业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的表现。
毛利率和净利率则进一步揭示了行业的盈利能力。毛利率是衡量企业在扣除直接生产成本后的收益能力,净利率则展示了在扣除各类费用后的最终利润。在能源金属行业中,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因此企业的毛利率常受到成本控制能力和定价权的双重影响。高毛利率通常反映了企业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尤其是在行业需求旺盛的时期。而净利率则反映了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效率,包含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因素。
资本回报率(ROE和ROA)是衡量行业资本效率的常用指标。ROE衡量企业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回报能力,而ROA则衡量企业对所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在能源金属行业,由于资本密集性较高,资产回报率通常偏低,但若ROE表现优异,表明企业通过有效的杠杆运用提升了资本的回报效率。
图 能源金属行业表现
在分析行业表现时,常将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通过对比行业涨跌幅和成交金额来评估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涨跌幅可以反映行业整体的市场情绪和资本流动情况,而成交金额则展示了投资者对该行业的关注程度。在能源金属行业,受全球需求波动和政策变化影响,行业波动性较大,因此与大盘指数的对比能够揭示行业与整体市场的相关性以及投资者的情绪变化。
图 能源金属行业估值
估值分析是财务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盈率(PE-TTM)和市净率(PB-MRQ)是常用的估值工具。PE反映了企业或行业在当前利润水平下的市场定价,而PB则展示了市场对企业资产净值的定价。对于能源金属行业,由于行业周期性较强,PE和PB的波动较大,分析时需要结合行业周期判断其合理性。
图 能源金属行业 PE/PB Band
PE/PB Band分析是通过观察行业估值在历史区间中的分布情况,了解当前估值水平的高低,以此评估行业的投资价值。
图 能源金属行业估值盈利分析
估值盈利分析通过将估值和盈利贡献相结合,评估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对数涨跌幅是衡量价格变化的常用工具,有助于从不同时间维度评估行业表现的稳定性。
中国能源金属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企业价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红利折现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无杠杆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净资产价值法、经济增加值折现模型、调整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账面价值法、清算价值法、成本重置法、实物期权、LTV/CAC(客户终身价值/客户获得成本)、P/GMV、P/C(customer)、梅特卡夫估值模型、PEV等。
千际投行认为,通过全面的财务分析框架,可以深入理解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并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2 驱动因素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涵盖全球市场需求、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安全等多个方面。钴、镍、锂等能源金属因其在电动汽车、电池储能和智能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应用,近年来成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材料。分析这些驱动因素,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快速崛起及其未来的增长潜力。
首先,全球市场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需求是推动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和减排目标的实施,各国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电动交通转型。钴、镍、锂等金属作为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其需求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些金属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政府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对锂电池和相关能源金属的需求也将继续成为行业的重要支撑。
其次,国家政策对能源金属行业的支持也是关键驱动因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金属行业在推动新能源战略中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该行业的发展。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都明确指出了对锂、钴、镍等金属资源的支持和开发。同时,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投资激励等手段,鼓励国内企业进行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这些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动力,确保了行业在资源获取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
技术创新是驱动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在锂电池材料研发、冶炼工艺改进以及金属回收技术上不断创新,提升了能源金属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通过研发高性能的三元材料、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能源金属的使用效率,也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供应链安全和资源获取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本土能源金属资源有限,尤其是钴和锂等金属对外依赖度较高,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性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与非洲、南美洲等资源丰富地区的合作,确保了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通过对海外矿山的投资和收购,中国企业不仅能够掌握全球主要的能源金属供应渠道,还能够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保持价格的稳定。此外,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初级矿产资源的依赖,增强资源利用效率。
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要求的提升也是推动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清洁能源的应用成为全球共识。钴、镍、锂等金属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支撑材料,需求量大幅提升。尤其在电池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的推广过程中,这些金属的应用被广泛看好。为了满足全球市场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源金属行业需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回收利用率。中国政府也通过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政策推动了行业的绿色化发展。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全球市场需求、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安全等因素共同作用,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和电动汽车行业的进一步扩张,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企业应在巩固资源获取、加强技术创新以及提升供应链管理的同时,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机会,以应对未来市场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3.3 风险分析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虽然受益于全球新能源需求的激增和政策支持,但也面临着多重风险。这些风险既来自行业内部,也源自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潜在的挑战。通过对这些风险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优化战略布局,保持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首先,资源依赖与供应链风险是中国能源金属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尽管中国在能源金属冶炼和加工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能,但在上游资源方面的依赖性较强。钴、镍、锂等关键金属的主要产地集中在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特别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资源和智利、阿根廷的锂矿资源,这些国家的政治局势和矿产政策的不确定性,使中国企业在资源供应上面临潜在的中断风险。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可能导致原材料短缺或价格大幅波动,进而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造成冲击。尽管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和资源并购加强了资源布局,但供应链的安全性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是能源金属行业的常见风险之一。能源金属如钴、镍、锂的价格高度依赖于全球市场的供需关系,受到电动汽车、储能设备、消费电子等行业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波动,锂电池市场的景气度直接影响了金属价格。例如,锂的价格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剧烈波动,价格在短期内飙升或下跌的现象频繁发生。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企业通常通过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对冲市场波动的风险,但对于那些依赖单一市场或资源的企业来说,市场价格波动仍然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风险。
第三,环境和政策风险逐渐成为行业的关注重点。能源金属行业的开采和冶炼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水资源消耗、废气排放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如果企业未能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可能会面临政府的监管处罚和公众的环境压力。随着全球和国内对环保要求的提升,行业面临的政策监管压力也逐渐加大。例如,国家加强了对矿山开采的环境评估和审批流程,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延长了项目投产周期。中国政府对“双碳”目标的推进,也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碳排放,实施更高标准的绿色生产技术,否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
此外,技术进步带来的竞争风险也是行业中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迭代,能源金属的需求类型和标准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电池技术方面,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的崛起,可能减少对传统锂电池所需的钴、镍、锂等金属的需求。行业内外的技术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以应对潜在的技术替代风险。对于那些技术储备不足或创新能力有限的企业而言,在新技术浪潮中被淘汰的风险较大。
最后,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能源金属行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无论是资源进口还是产品出口,均受到全球贸易政策的影响。例如,关税政策、出口限制、贸易制裁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此外,汇率波动和融资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企业的资金链和经营成本造成压力。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需警惕国际贸易风险,并灵活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虽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面临的多重风险不容忽视。企业应从资源供应、价格波动、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入手,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只有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上,行业才能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3.4 竞争分析截至2024年9月20日,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共有13家上市企业,总市值为2434.08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0.34%。行业中11家公司在主板上市,占比84.62%,另有2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占比15.38%,科创板则没有企业。行业企业的平均上市时长为15年,最长的企业已上市28年。总市值同比下降38.07%,反映了市场对该行业当前表现的较低信心,可能受全球市场波动和供需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竞争态势。
1. 行业内竞争
行业内的竞争压力较大,13家上市企业中大部分集中在主板上市,且行业市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表明能源金属行业当前正经历着一定的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可能与国际能源金属价格波动、供应链紧张、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行业中企业数量较少,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这也可能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生产效率来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2. 新进入者的威胁
尽管能源金属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本要求,但新进入者的威胁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中国“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和资本进入这一领域。虽然没有科创板企业,但创业板的两家企业反映了新兴企业已经开始在能源金属行业崭露头角。新进入者可能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迅速进入市场并抢占市场份额,给现有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3. 替代品的威胁
能源金属行业的替代品威胁主要来自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钴、镍、锂等金属在电池制造中的应用处于主导地位,但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成熟,可能会减少对传统能源金属的依赖。这将对现有的能源金属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那些依赖传统锂电池技术的企业可能面临市场需求减少的风险。因此,替代品技术的发展将对行业产生较强的威胁,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能源金属行业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上游资源的开采和供应。由于钴、镍、锂等金属的开采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缘政治不稳定性加大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此外,能源金属资源的稀缺性也使得上游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中国企业为了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往往需要与全球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或进行海外矿山投资,这进一步提高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5. 买方的议价能力
能源金属行业的下游主要是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和消费电子行业。这些下游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尤其是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制造商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电池制造商等下游客户对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能源金属行业的企业需要维持价格竞争力和产品供应稳定性。因此,买方在这一行业中的议价能力较强,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
千际投行认为,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可以看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竞争态势较为激烈。行业内部的竞争加剧、新技术带来的替代威胁、上游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下游客户的高议价能力,都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并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在行业中保持长期稳定的地位。
3.5 主要上市公司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上市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在锂、钴、镍等能源金属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截至2024年9月20日,行业内共有13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达到2434.08亿元。以下是几家代表性企业的简介:
图 能源金属行业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截至2024年9月20日)
赣锋锂业是中国锂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锂产品及锂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包括"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锂基新材料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其在锂电新材料领域的研发成果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多次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赣锋锂业通过不断创新,巩固了其在全球锂产品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天齐锂业同样是锂资源领域的巨头,专注于锂精矿及锂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该公司不仅在锂矿资源的开发上具有优势,还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天齐锂业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使得公司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藏格矿业的核心业务集中在钾肥和碳酸锂的生产与销售,尤其是其钾肥业务已成为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第二大氯化钾生产企业,藏格矿业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赢得了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蓝天"商标成为了全国驰名商标,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钾肥市场的品牌优势。
华友钴业专注于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产品覆盖钴、镍、三元前驱体等。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华友钴业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多次获得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荣誉。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和技术提升,保持了在能源金属领域的领先地位。
永兴材料以不锈钢和碳酸锂产品为主,其在国内不锈钢棒线材市场长期占据前二位。公司不仅在传统材料领域表现出色,还通过在锂产品领域的布局,提升了在能源金属行业中的竞争力。永兴材料通过多项国内外认证,显示了其产品质量的高度可靠性,并成功进入多个终端行业的供应链体系。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主要上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不仅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还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这些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前行。
第四章 未来展望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下,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加深,钴、镍、锂等能源金属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这些金属在电动汽车电池、储能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使得行业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首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扩展是推动中国能源金属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和优惠措施,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对钴、镍、锂等金属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此外,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推动其市场渗透率,从而带动能源金属的需求增长。
其次,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金属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快速扩展,储能系统成为了调节电网波动的重要手段,而锂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加快储能技术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的产业化,这将为锂、钴、镍等金属带来更多的市场需求。
第三,技术创新将在未来推动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电池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新型材料的替代,诸如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将改变行业对传统能源金属的需求结构。然而,当前锂电池技术仍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主导市场。与此同时,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创新也在加快,提升了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效率,有望缓解部分资源紧张的问题。
然而,行业在未来也面临一些挑战。全球能源金属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钴、锂等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地缘政治风险和资源争夺可能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随着全球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能源金属行业需要更多关注绿色开采和环保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能源金属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将持续推动市场需求。同时,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企业需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技术研发,优化资源布局,以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保持竞争优势。
作者:千际投行
编辑:孙广军
封面: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