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与中小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管理

chinamoney 2024-07-10 11:25:38

内容提要

美联储加息以来,我国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分层现象加剧。受外币资产负债规模偏小、客户集中度高、流动性管理工具较少等因素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外币流动性管理承压。中小商业银行应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外币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提升外币流动性管理水平,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为外贸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美联储加息与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变化

(一)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

广义上,我国境内美元流动性的决定因素主要为国际贸易项下美元收支和跨境投融资。二者叠加后如为净流入,则境内美元资金池水位上升;如为净流出,则境内美元资金池水位下降。本文主要讨论狭义上的境内美元流动性,即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除了随国际贸易收支、跨境投融资变化之外,还受到央行外汇储备规模、企业自持美元现钞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由于我国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账户,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一方面与美国货币政策及国际形势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时常会出现与境外美元流动性相背离的情况。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角度,境内商业银行外币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与居民外币存款,通过外币拆借、回购和同业存单市场获取短期资金,通过发行中期票据、优先股等获取中长期资金,以及运用外汇掉期对不同币种之间的流动性进行调节;资金运用主要为向企业与居民发放外币贷款,通过资管通道和自营投资投向海外债券、中资美元债等,以及存放央行的外币存款准备金等。观测境内银行间外币流动性情况最直观的系列指标为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量、价格、期限及交易情绪等。

(二)美联储加息对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的影响

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共加息11次,加息幅度为525BP,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保持在5.25%~5.5%。本轮美元加息频率高、幅度大,对全球美元流动性造成较大冲击,并产生了一定的外溢效应,引发了硅谷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截至2024年3月末,境内存款类金融机构外汇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332亿美元和6814亿美元,较加息前(2022年2月末)分别下降2239亿美元和2855亿美元。此外,金融机构外币债券投资余额3046亿美元,较加息前增长732亿美元。美联储快速加息使得全球美元向美国回流,我国境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叠加美国区域性银行危机事件后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我国境内银行间美元流动性呈现交易量下降、市场情绪波动大、价格高、流动性分层明显的特点。

1. 交易量下降,市场情绪波动大

2022年3月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后,全球美元向美国回流,我国境内美元总规模下降,境内美元货币市场交易量呈下降趋势。2022年和2023年全年日均交易量分别为409亿美元和359亿美元,较2021年分别下降103亿美元和154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日均交易量为316亿美元,呈继续下降趋势。

从资金交易情绪指数来看,美元加息后指数波动显著高于加息前,且高情绪指数(50为均衡指数,指数越大市场越紧张)往往与成交量骤降同时出现,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超预期的大幅加息(2022年10—12月)、区域性银行危机事件(2023年3月硅谷银行破产)、利率政策预期转向(2023年5—6月)等。此外,季末与年末时点性资金紧张情况也更为明显。

2. 资金价格高,流动性分层明显

从价格来看,境内美元隔夜拆借利率自2022年8月开始高于SOFR(美国隔夜回购利率),在2023年3月后二者差价逐步走高至25BP,之后回落;剔除时点极值,二者在2023年末基本趋同。2024年一季度,境内隔夜价格再次持续、明显高于SOFR,反映出境内美元流动性仍较境外紧张。

从流动性分层来看,在美联储加息过程中,以国有大行为主要融出方的境内美元资金市场流动性分层更为明显,中小商业银行美元存款流失快于国有大行,更加依赖资金市场的短期融资。国有大行拆出1M及以上期限资金规模及市场占比自2022年二季度美元加息开始后逐步上升,至2023年三季度美联储停止加息后开始回落。

二、中小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管理特点与压力

(一)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较高

在中小商业银行外币资产负债运行过程中,由客户驱动的外币贷款需求和由盈利驱动的外币投资需求之和往往大于客户存款规模,需要从银行间市场融资来匹配相应的资产规模,遵循由资产决定负债的逻辑。这使得中小商业银行易于对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资金形成依赖,外币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比例较高,推高外币流动性风险。

(二)外币客户集中度较高

中小商业银行外币资产负债整体规模普遍较小,客户集中度较高,特别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外币存贷款往往都来自当地外贸企业。外币存款中客户集中度高、利率敏感性强、波动大的对公存款占比高,而分散性高、利率敏感性弱、稳定性强的外币零售存款占比低。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往往面临较大的外币存款波动,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

(三)风险集中在一道防线

与人民币流动性管理相比,外币流动性管理虽然规模较小,但复杂性较高。外币流动性的管理难度不仅体现在市场受国际形势影响大,更体现在多清算账户的备付金管理。各账户头寸的清算与调拨环节还受清算渠道、方式、时区和效率的影响,这使得外币流动性风险天然地集中在一道防线。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人员配置、数据系统建设与管理流程的完善程度都不及规模较大的人民币流动性风险管理,使得外币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向一道防线集聚。

(四)流动性管理工具较为有限

境内银行外币流动性管理工具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银行间市场的同业拆入、回购、存款以及发行同业存单开展短期资金的融通;二是发行外币债券、中长期票据、优先股等获得中长期外币资金;三是通过掉期工具实现本外币、货币对之间的流动性补充与调剂。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发行外币债券、中长期票据、优行股等方式难度较大,运用较少。具有衍生品交易资格的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掉期工具实现不同币种之间的流动性补充,而无衍生品交易资格的小型商业银行则只能通过融入同业拆借等短期资金或即期购汇交易来解决外币流动性缺口。整体来看,中小商业银行的外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较为有限。此外,由于境内市场美元资金的主要融出方为国有银行,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外币短期融资的交易对手较为集中,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美元流动性展望与中小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境内美元流动性展望

美联储于2023年7月将联邦基金利率调升至5.25%~5.50%区间,之后的七次议息会议均保持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表示,本轮美元加息已到达峰值,但预计高利率会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市场对美元利率走势的预期差异较大,既有美元将在年内降息且次数多于一次的预判,也有美国将进入“二次通胀”并再次进入加息通道的预期。分化的预期使得资金市场较为脆弱,交易情绪受各类因素影响波动大,美元资金融出和融入方都相对保守,交易集中在高价格的短期限资金。

回顾近四十年的美元利率走势,美元共经历了完整的七个周期,利率峰值的持续时间从42天至446天不等,而且美元利率下降往往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或经济衰退的出现。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下阶段美元仍将在高利率水平保持一段时间,市场预期的分化将随着美国经济与通胀数据的变化或有所收敛。但由于境内美元流动性还需额外考虑地缘政治等国际环境引发的外汇市场规模与价格变动,预计仍将处于波动较大的紧平衡状态。

(二)中小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管理应对策略

1. 优化外币资产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由其资产负债结构的均衡水平决定。中小商业银行只有通过优化外币资产负债结构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流动性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应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一方面加强外币负债质量管理,特别是管理好客户集中度风险;另一方面用好内外部定价工具和考核机制,优化期限结构,管理好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水平。通过推动外币资产负债运行的三性平衡与协调,实现流动性风险可控可管理。

2. 提升外币流动性管理水平

专业管理人员的配置、制度与系统建设是中小商业银行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中小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负债规模虽然偏小,但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复杂度并不因规模小而降低。无论是司库融资策略与安排,还是各币种各账户备付金的摆布,都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此外,不同于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外币流动性管理涉及与境外代理行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各币种清算时间等要求,往往需要银行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中小商业银行需筑牢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三道防线”,避免风险过多地集中于一道防线。因此,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完善、数据与系统的建设也是中小商业银行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必要保障。

3. 积极拓宽外币融资渠道

作为外币资金的主要融入方,中小商业银行的外币融资能力直接决定着其应对外币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拓宽外币融资渠道,获取金融衍生品交易资格,与外币资金富余的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也应积极探索国际化融资渠道,如通过在香港地区发行美元中期票据等方式融入中长期资金。通过丰富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升应对外币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机构观点。

作者:夏梦莹,中国民生银行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部高级经理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