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上热下寒”,需清上焦热、散下焦寒,可用2个方法引火归元

初南说健康 2023-03-27 14:15:03

有不少人觉得养生调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身体虚弱就滋补呗,体内有火就清热解毒呗。但是现在很多人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单纯的虚弱,或者单纯的体内有热邪,而是虚实夹杂,或者说叫做上热下寒。既有腿脚无力、四肢冰凉,大便不成型等看似脾虚、阳虚的问题,但是又有咽喉肿痛,总是容易口腔溃疡,失眠烦躁等体内有热邪的表现。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热下寒,属于水火不济所致。

这种人调理的时候就比较棘手,单纯健脾温阳,就会导致上火问题更严重;单纯的清热解毒,就会导致腹泻、下肢冰凉等问题的加重。

上热下寒是怎么造成的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体内的寒邪势力旺盛的时候,就会对阳气产生排斥,导致阳气浮越,主要表现就是阳气浮越在人的上部,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烦躁,失眠等看似火气大的症状。

这种情况,根源在于阴阳不调和,阴阳之气不交汇、不融合。

单纯的清热解毒,会加重体内的寒邪;单纯的温阳散寒,又会导致上部上火的现象更加突出。

所以,调理这种问题,关键在于要让阳气向下、向内潜藏,与阴气融汇;同时过盛的寒邪,也需要得到驱散,避免产生对阳气的格拒。

解决“上热下寒”问题的两个方法

1、柴胡桂枝干姜汤

这个方子的特点,就是清热与驱寒并用,可以清上焦热,同时还能温补下焦。

其中柴胡、黄芩和天花粉可以清热;桂枝和干姜温散寒气、补阳气;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配合桂枝和干姜,温阳气,同时调和清热和温散寒气的两组药物,让身体的阴阳之气相交汇、融合。

当然了,由于每个人具体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所以各药的用量,以及是否需要增加其他药物等,都有所不同,需要对患者进行面诊后,由专业的中医师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2、上热下寒,宜艾灸

除了可以服用中药之外,还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温补下焦,同时具有引火归元的作用,把浮越在上的阳气向下引导,入里散寒,阴阳融合。

主要可以通过艾灸腿脚的穴位,来帮助上焦的阳气向下潜藏,达到 引火归元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脚底的涌泉穴,既能滋养肾水,又能补阳。

1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