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前半夏”:现代考古一再“巧合”,中国古史果然可信

诸史 2024-06-30 00:30:46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态度急速变化,从“中国热”时对中国历史深信不疑,急速转变到中国古史一切皆可疑,其中之一就是否定夏朝,认为夏朝是传说时代,周人虚构的王朝。

作为中国第一王朝,大禹因治水而建立的夏朝,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于是上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踏上了寻夏之路。

根据史书记载,夏都斟鄩位于河洛之间,唐初括地志考证“故寻城(斟鄩)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总之,文献将夏都斟鄩指向河洛之间,相距巩县不远之处的河洛之间。

1959年,就在史书框定的范围内,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成功发现“二里头遗址”。不过,对于二里头遗址,当时学者更倾向于商汤都城,比如徐旭生认为二里头“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不小”。八十年代前后,随着偃师商城被发现,二里头为夏都的结论登上主流舞台。

问题在于:考古队队长赵海涛指出“二里头遗址的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是公元前1750年”,但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与二里头相差250年,因此二里头只能是“后半夏”,那么“前半夏”在什么地方呢?

夏启之都:新砦遗址?

晋武帝时,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卫辉)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一批竹简古书,其中包括《穆天子传》。书中记载,周穆王东游黄泽时,“天子游于黄台之丘,以观夏后启之居,因入于启室”,说明“夏启之墟”与“黄台之丘”相近或重合。

史载夏启生于嵩山,但嵩山之北没有黄池、黄泽,也没有黄台之丘,而位于嵩山东麓的郑州新密却有“黄台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对黄台岗周边的水系有过详细记载,考证都可与新密一些水系对应。学者丁山在《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中考证指出“黄台之丘可确指其即赤涧水旁之黄台岗”。

巧合的是,考古发现的新密“新砦遗址”,其周围的水系,就是水经注中黄台岗周围的水系。新砦遗址考古考古队领队赵春青的《新密新砦遗址与夏启之居》论文里考证指出:“水经注所载黄台岗附近的几条河流,至今仍见诸于新砦遗址附近。”

新砦遗址,位于河南新密市刘砦镇新砦村,总面积约70—100万平方米,是一处有着外壕、城墙和内壕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宫殿基址的城址,以富含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二里头文化的“新砦期”过渡性遗存而著称,因此新砦遗址肯定是王权都城。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现代碳十四测定:新砦遗址从龙山时代晚期跨越到夏代中期,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200年—前1750年,其中公元前2000年时出现城墙及护城河;公元前1850年左右,到公元前1750年,属于气势恢宏的“新砦期”,考古发现巨型祭祀遗迹等,此时新砦文化对周边影响力巨大,且新砦期时突然涌入大量东夷文化元素。

公元2000年时,夏朝不是大禹、就是夏启执政,但以穆天子传中记载来看,新砦遗址应为夏启之居,即夏启时对其有过一番大规模建造,比如修筑城墙与护城河等,将之作为都城。

新砦期突然涌入大量东夷文化元素,以及气势恢宏的政治中心地位,又与东夷首领后羿代夏、以及少康中兴的历史背景吻合。

因此,新砦遗址理应是夏朝前期都城,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时,迁徙到了相距不远的偃师二里头遗址(这个距离也符合当时的交通能力)。也就是说,夏朝迁都二里头,也与新砦遗址与二里头距离有关。

禹都阳城——王城岗遗址?

但问题是,穆天子传认为黄台之丘是“夏启之居”,史书记载大禹都城是“禹都阳城”,两者显然并非一处,那么禹都阳城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大禹之父叫“鲧”,被封为“崇伯”。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故后人称鲧为“崇伯鲧”,即“崇”就是后来的“嵩”,今在河南登封附近的嵩山一带。史书也说夏启出生于嵩山,新砦遗址相距嵩山很近,从嵩山迁到新密,符合当时交通能力。

水经注记载“颍水出阳城县少室山”,少室山是嵩山西峰,因此阳城应在嵩山一带。又记载“颍水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县南对箕山”,周公观象台就在嵩山脚下的告成镇,出镇西门半里余即五渡河。

因此,禹都阳城应在嵩山脚下,或许就在如今登封告成镇。当然,史书记载大禹阳城或在其他地方,但以禹父鲧、禹子启都与嵩山有关来看,禹都阳城在嵩山一带最为完整、也最符合逻辑。

巧合的是,考古又一次与史书记载发生“巧合”,就在登封告成镇,相距新砦遗址数十公里之处,考古发现一座奇特的上古遗址——“王城岗遗址”。

王城岗遗址有三座城,两小一大,其中小城只有1万平方米,大城达35万平方米,是同时期河南龙山城址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已经掌握青铜铸造技术,并且确认大城是在小城废毁后建成的。与此同时,王城岗附近还发现战国时代的阳城遗址,明确写有“阳城”。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碳十四测年表明:王城岗遗址下限为公元前2020年!这一时间恰好与新砦遗址修筑城墙与护城河时间吻合。

因此,王城岗遗址之小城,理应是“鲧之城”,大城为“禹都阳城”,即大禹强大之后修筑了大城,这也符合鲧禹历史。夏启夺位之后,或与政治斗争有关,将都城迁到了不远处的新砦遗址。

综上,夏朝源于嵩山脚下,大禹在此修筑阳城,夏启迁至新砦遗址,在新砦遗址历经250余年风雨之后,夏朝又迁至二里头遗址。夏人的每次迁都,其实相距都不远,符合当时的交通能力。

最后,西方学者认为夏朝是周人虚构的历史,但考古却一次又一次与史书“巧合”,背后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只能说明夏朝真实存在,中国史书可信度非常高,夏朝历史被传承了下来,故而才能在史书记载的大致位置发现相关遗址。因此,西方否定夏朝,到底是学术之争,还是偏见与傲慢,还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参考资料:史记、穆天子传、水经注、《赵春青——新密新砦遗址与夏启之居》等

10 阅读:1924
评论列表
  • 2024-07-17 19:49

    确实可信?把别人的夏占为己有,把别人的儿子改为他家的,的确确信?

    漂泊男儿周如谦 回复:
    兄台·在25年前就真像大白天下了,不须要我来告诉,兄台你理应把实史扭曲下哈!
    漂泊男儿周如谦 回复:
    应该更顺要你这样的人来把实事扭曲。
  • 2024-07-20 19:25

    西方学者[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别管他们,科学也有国界

  • 2024-08-16 20:43

    我一直很好奇,治水这么大的工程,大禹用什么工具治的?按历史的说法,在大禹的时代连铁器都没有,直到战国初期才开始流行铁器,农民们才得以提高生产效益,所以才有商鞅开始废除井田制!当时唯一能用的就是青铜器,治水需要大量人力,但青铜器这么珍贵的东西可能人手一件吗?这得多需要大的生产能力?

    菲阳 回复:
    二里头遗址在青铜器冶炼作坊区发现的制作青铜器的陶范就有数万件,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断代时间是3800年前至3550年前,确认属于夏晚期,虽然发现的青铜器数量较少,但是如此规模的作坊和大量的陶范说明夏制作青铜器的规模是相当大的,也许夏亡的比较突然,没能转移隐藏财富,所以夏的青铜器都成为商的缴获了
    菲阳 回复:
    青铜器原本就不适合作为生产工具,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的收获可能还没有被磨损掉的青铜价值高呢
  • 2024-08-27 00:04

    夏的前半夏就是黄帝开创的五帝一系的王权世系,到尧驱逐西夏终结,当然考古证据表明尧驱逐西夏并不是夏消灭了,而是迁徙到西北的石峁建立了石峁古城与尧都陶寺进行了长达四百年的军事对峙,直到大约三千九百年前石峁人击破陶寺,夏人复辟,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一个王朝时期——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