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文怀沙”的长寿秘诀,他说:多吃肉多喝酒,最少活过99

历史睿眼观 2024-10-19 04:52:59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18年6月,一代文坛巨匠文怀沙与世长辞。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不仅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在中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文怀沙活到了108岁才寿终正寝,即便放到整个世界范围也称得上高寿。

人们急切的想要知道文怀沙养生长寿的秘诀,其实文大师早已经说出了养生的诀窍。

文坛巨匠的养生秘诀

中国人素来追求长寿。无论是从条件极为艰苦的远古时期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有关长寿的话题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

有鉴于此,中国还发展出了强调养生长寿的宗教——道教和中医学派。

深谙传统中华文化的文怀沙在探索古今,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春秋诸子百家文学著作的时候,自然不由自主的就陷入其中。

从2000多年前那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离骚》当中,文怀沙读懂了作者屈原的忧国忧民,更从诗词当中的嗟叹之声中学到了呼吸吐纳的法门。

在中医当中,呼吸是养生的关键要素之一。自古以来,不乏华佗这样的名医从呼吸的节奏入手,提高自身的血氧饱和度,从而达到提神健体的功效。

享受到益处的文怀沙深深的感受到中医的奇妙,他一边翻阅文学典籍,一边大胆的实践和创作,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养生方法。

他强调适当运动,在清晨和傍晚的锻炼当中,释放身体多余的热量,同时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同时他还强调饮茶,从他对中医的认识和收集到的各种名茶当中,他已经明白了茶碱在延缓衰老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不过,不同于常人对养生所理解的是,文怀沙并不忌讳饮酒和吃肉。

尽管他不是那种无肉不欢的人,但是在他的生活当中,酒和肉始终是他的“座上客”之一。

要知道酒和肉这两样东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很多人身上的疾病追根溯源都跟它们有关。

从每一年的养生新闻来看,戒酒和食素常年被排在了首位。那么文怀沙又是怎么逆天而为的呢?

文怀沙的酒肉观

文怀沙喜欢喝酒,同时也喜欢吃肉。这两样东西带给他的不仅是人生的乐趣,更为他贡献出了诸多创作上的灵感。

不过为了健康,他的饮食习惯比较特别。他向来只喝纯粮酿造的黄酒而很少饮用白酒。

因为白酒性寒,尤其是解放后很多酒厂为了牟利,纷纷采用酒精勾兑。这种酒尽管口感甘爽,气味浓郁,但是过量饮用极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引发脑梗。

黄酒的度数相对较低,而且采用传统发酵手法,适当加热饮用,不仅有助于消化,甚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心健康。

至于吃肉,文怀沙的做法更是与众不同。他很少采用油炸和煎炒,而是像很多满族老人那样,单纯的把一大块肉丢到锅里用冷水煮。

等到水开之后,他用勺子撇开漂浮在水面上的血沫,然后加入葱姜蒜、八角、陈皮之类的佐料。

然后,他盖上锅盖,采用文火再继续煮上几个小时。直到肉被煮的入口即化的时候,他才关火,把肉捞出来,切成薄片,配着其他菜,一边饮酒,一边品肉。

从现代健康的角度来讲,他这种做法避免了像当代人那样在烹饪肉食的过程中过量的使用花生、大豆等植物油。

因为植物油相对动物油脂要廉价一些,而且炒菜的时候非常香,容易引起人们的食欲,但是它的缺点却是很难被人体所吸收,人吃了之后很快就能达到饱腹感,长此以往容易引发“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各种疾病。

文怀沙的做法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通过水煮去除了肉里面残存的血水和过量的油脂,可以称得上一种健康的饮食。

不过,采用文怀沙饮食习惯的人可能会有,但是能够活到像他这般年纪的却没有。

这是因为,这些饮食习惯还不是文怀沙长寿的关键,他的长寿还有一个秘诀。

文怀沙长寿的秘诀

抛开基因的要素不谈,文怀沙还有一项长寿的秘诀,那就是心态。

道家讲究清心寡欲,佛家讲究慈悲为怀,从历史上长寿的僧道来看,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始终是长寿的良方。

文怀沙不是僧道,无法享受出家人那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逍遥。他身处的环境,也同样是一种修行。

他是一个文人,自幼跟着母亲从北平辗转来到了西子湖畔,有幸成为了当代女诗人徐自华的高徒。

有了老师的提携,他原本可以在当时的文化圈里博得一席之地,在江南那块烟雨地当中享受着浪漫情怀。

可惜,他并不是一个安静的文人,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点燃整个中华大地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他要学习中国历史上那些投笔从戎的文人,用自己擅长的笔杆子为国家贡献一片力量。

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亲临战场一线进行采访,用自己的创作为全中国人民展现抗日战场上的激情。

尽管好几次他都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最后他都幸运的活了下来。有感于国民党的腐败,他秘密的加入了党组织,一边在上海担任编辑,一边暗地里为党传递关键情报。

上海是国民党重点防范地区,遍布着警察和特务,在解放前的岁月里,文怀沙极度小心和谨慎,顶着巨大的压力,从未有任何差错。

据他事后回忆,在那段时间里,尽管他时常感到压抑,想要逃脱,但是最终他坚持了下来,由此也锻炼出了一副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这种态度不仅让他看淡生死,更充分的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当他以108岁高龄逝世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更有他那种独特的长寿启发。

参考资料:

文怀沙:半为苍生半美人,北京周报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