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60万去台老兵都过得如何?

一更历史 2024-09-14 20:43:02

1949年,国民党政府带着百万军民迁往台湾。在1950年的几场讲演里,蒋介石提及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有三种不同数字,分别为:五十万人、八十万人与一百万人,后来又号称国民党军在台湾有六十万大军。

据考证,从1949年底起,随国民党来台的士兵差不多60万左右。当台湾实施义务兵役制后,这60万人逐步被年轻的新兵取代,只好退伍。

可他们在台湾没有亲人,也身无长技。有的人头脑灵活,通过做生意赚了一笔大财,而更多数人则是浑浑噩噩。

60万老兵的消亡,似乎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事情了……

1949年前后,国民党军在大陆战场已经连连败退。1949年底,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从西南地区仓皇乘坐飞机撤退至台湾。

在此之前,号称“百万大军”或“五十万军队”受到国民党政府与蒋介石本人的蛊惑,以“半自愿,半强迫”的形式从大陆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台湾。

初到台湾,由于大陆战场仍进行着小规模的交火,蒋介石也在美国人的支持下摆出即将“反攻大陆”的姿态,所以这60万大军受到一定重用。

50年代后,虽然蒋介石无论如何也不想承认,但他“反攻大陆”的梦想已经彻底化为泡影。

为了完成“新老交替”,也或是出于别的目的,他开始批准老兵退伍,首批共近两万名服役十年以上的士兵在命令下退役,成了“荣民”。

“荣民”,即“荣誉国民”的简称,从这一刻开始,“荣民”成为这60万有血有肉之人的一个代称……

除少部分之外,退伍的“荣民”十之八九是单身汉。在大陆时,因常年战乱,根本没受过系统教育,大多数人目不识丁,念过几年私塾的已经算是佼佼者。

而来到台湾后,因为举目无亲,脱下两尺半军装的他们身无长物,只领了一顶蚊帐,包袱里塞了几套换洗衣服,一张单程火车票,和几百元新台币的“退伍金”便离开了军营。

对大多数“荣民”而言,他们根本听不懂闽南话,台湾当地的风俗民情迥异于他们的认知范围。

加上台湾社会长期受到“二二八事变”的影响,本地人私底下以“老芋仔”泛指所有的大陆籍退伍兵……

可见,这些来自大陆的退伍老兵进入台湾社会后,他们是如何的彷徨无助与孤立无援。

更为残酷的是,这些追随蒋介石到台湾的第一代国民党军受限“军人禁婚”规定,许多人终生未婚。

有的人好不容易临老找到终身伴侣,娶妻时已是花甲之年,漫说开枝散叶,就连一生积蓄也极容易打了水漂。

为了替60万“荣民”找个去处,1953年11月,蒋介石授意“行政院”成立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为他们安置生活。退辅会的主任为“台湾省主席”的严家淦,实际上却是蒋经国。

蒋经国的想法很简单,大多数退伍兵能吃苦耐劳,且掌握一定农耕技术,倒不如学以致用让他们付出劳动。

从1954年起,在蒋经国的安排下,“荣民”们前往位于嘉义、屏东、花莲、彰化等台湾各地的6所农场中植树、种田,后来又前往偏远的山区林地中去开荒。

植树、种田、开荒的工作虽然艰苦,但至少让退伍老兵获得容身之机。不过,与其父蒋介石一样,蒋经国也是善于投机取巧之辈,他怎么可能会诚心诚意帮助这些老兵安顿生活?

1956年4月,蒋经国正式接替严家淦担任退辅会主任。一上任,他就计划打通横贯台湾中部、海拔三千多米的合欢山区,修筑一条连通台湾东西两岸的公路。

为此,他说服美国人给提供了4200万美元的资助,并通过退辅会组织老兵们做劳力,这项浩浩荡荡的大工程由此动工。

伴随着“金门炮战”的余威,数以万计的“荣民”投入到公路的建设。这些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侥幸活下来的人们,又开始奋斗在崇山峻岭间,工程的艰难超出他们的想象。

不仅如此,恶劣的环境和天气也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公路修建期间,有212名老兵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60年5月,中横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在后来的开发台湾东部资源、架设电力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蒋经国万分高兴,因为这条公路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他的政绩之一,遂以“荣民大家长”来标榜自己。

可上万名参与公路建设并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荣民”,却被随意地抛之脑后。就在这条公路建成后,不少退伍老兵在山区沿着公路扎下根来。

他们不想再走下去,也不知道将来的路怎么走。

小蒋还有些良心,他也没有全部忘记“荣民”对台湾建设所提供的重要贡献。1956年6月,台北的“荣民总医院”在蒋经国的推动下开始兴建,并于三年后投入使用。

医院建成后,遂成为许多“荣民”看病的地方。但这只是许多退伍兵用自己鲜血与生命,所换来的微不足道的回报……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部分“荣民”已经垂垂老矣,他们当中有事业有成的富商,辗转于两岸三地;有的已经埋入异乡。

“台湾当局”多年来不近人情的禁绝政策,让他们有苦难言,更是有家不能回。

1987年前后,一场由台湾老兵发的“返乡探亲运动”,让“荣民大家长”蒋经国震惊。加上来自大陆与台湾岛内社会各界乃至国际上的挑战因素等,促使蒋经国在病逝前调整大陆政策,作出“两岸开禁”决定。

霎时间,幸存于世的“荣民”通过各种渠道申请想要回到故乡探亲。

回顾过往的三十余载岁月,60万老兵早已物是人非、生死各异。

迟来的归乡仍然“解渴”,那群逐渐消失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虽有着难以言喻的感伤呢,但家乡与亲人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羁绊……

参考文献:

[1]曹瑞冬.“一国两制”视野下台湾老兵的社会身份重构[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2):106-112. 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9.02.018.

[2]孟红.百万台湾老兵返乡内幕[J].党史博采(纪实),2012(05):39-41.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