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庙究竟始建于何年?

凉州文化 2024-03-08 03:47:48



武威文庙究竟始建于何年?

文/孔祥荣

作为全国十大文庙之一的武威文庙,究竟始建于何年?历史上颇有争议,按照目前武威市官方介绍,认定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后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的重修扩建,遂成一组布局完善的建筑群,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全国十大孔庙之一,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

事实上,武威文庙不应该认定始建年代为明正统年间,明正统二至四年只是重建。

文庙不妨看看史料中关于武威文庙的记载:

根据《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五十六》记载:張軌,字士彥,安定烏氏人,漢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孫也。家世辛年,以儒學顯。軌少明敏好學,有器望,姿儀典則,與同郡皇甫謐善,隱於宜陽女幾山。永寧初,出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西元301年)。於時鮮卑反叛,寇盜從橫.軌到官即討破之,斬首萬餘級,遂威著西以宋配、陰充、把瑗、陰澹為股肚謀主,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學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視別駕,春秋行鄉射之禮。

张轨崇尚儒学,在任期间,征召九郡(五湖四海)贵族的长子和国子学生员五百人。其时,西晋咸宁二年,晋武帝曾经下令立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国子学的创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受教育特权的愿望。

张轨还设置了掌管文化的官职(崇文)和主管教育的主管官(祭酒),春秋兩季舉行鄉射之禮,《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對當時的鄉射之禮釋義為:"北涉汶泗 ,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乡射 。"《资治通鉴·张轨传》

从张轨传的记载看,当时凉州已经有规模宏大的学校,五百名士族子弟同读一堂,何等规模?容纳这么多人学习,私塾和书院显然不可能,只能是儒学院。由此可以推断,武威文庙始建于西晋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凉州刺史张轨下令修建的。只不过相当于现在,当时规模较小而已。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有这样一段话:“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宣。”注意“牲、乐之制如文宣”这句话。意思是祭祀用的牲和乐规制和文宣王(孔子)一样。

《武威史话》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今张掖山丹境内),大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东部,并获匈奴的祭天金人。为纪念这一战役的胜利,汉武帝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武威”,意即“武功和军威的显示之地!”霍去病再次出兵祁连,河西地区归属于汉朝版图,并设立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河西四郡。为纪念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武威当地修建了武庙,这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座纪念这段历史的古建筑。

武威武庙早已不复存在。仅存的东西10间廊房,虽历经风吹雨打和岁月侵蚀,保存基本完好。从建筑风格和结构看,武庙坐北向南,房屋系砖木结构,屋顶呈单檐硬山顶,建筑宏伟,古朴大方,与坐落在不远处的文庙东西相望。相对而立,相映成辉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武庙和文庙至少在晋时设立。

武威文庙的儒学渊源,史料中明确最早可以追溯的就是前凉张轨。此后,武威文庙和凉州莲花山(姑臧紫山)就成为了西北的文化中心。姑臧城内,学风蔚然。过去的认知是,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诏国学各立周公、孔庙一所,孔庙才走出了曲阜独家的范围。但实际上,前凉初(公元301年),文庙就走出了曲阜在凉州建立了。

金代,(1150年)天德初定礼仪(续纲目发明):凡職官到任謁廟先謁宣聖廟(文廟)奠拜訖,方許詣以次神廟於是著之甲令。

金据中国北方,尊孔不减于宋。除制定太學、州縣釋奠儀制,並修葺各地孔廟外,天德初定禮儀,凡職官到任,必先詣孔廟,然後再及他廟。

蒙古贵族人主中原后也毫不放松尊孔,利用儒学收揽汉族人士。窝阔台(太宗)封孔子后人孔元用、孔之全、孔元措等为衍圣公,敕修孔庙。忽必烈(元世祖)令州县各立孔子庙。

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九年(495年)下诏,孝文帝极力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在京城设立孔庙,亲自到曲阜祭孔,还封孔子宗子为崇圣侯。又下令广立学校,招收生徒,传授儒学,兴复汉族传统的礼乐制度,“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郡县均祀孔子,为文庙在各地的兴起、与学校的合而为一奠定了基础。之后他所立的“先圣庙”则证明,修建文庙作为国家行为,已经开始在华夏各地出现。

武威在历经后凉、南凉、北凉后于北凉永和七年被北魏太武帝西征,北凉王沮渠牧犍投降。武威在孝文帝时期已属北魏所辖,拓跋宏诏令“郡县均祀孔子”,证明此时武威文庙已经存在。否则如何祀?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诏国子学立孔子庙,这是国学立庙之始。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令州县学皆立孔子庙例,孔庙遂遍于全国各地。庙、学相结合,亦成定制。“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赠孔子为司寇,谥‘文宣’,专祀孔子,尊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配享孔庙。”唐贞观四年(630年)又诏:“州县皆特立孔子庙。” 这一时期,凉州文庙达到了鼎盛。

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诏:文宣王遣三公持节册命令撰仪注二京国子监及天下诸州夫子南而坐十哲等东西行列侍坐二京之祭牲太牢献舞八佾州县之祭牲少牢而无乐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四月诏:天下祭社稷釋典長史多不親行事及缺三獻之禮甚非為民祈福尊師設教之意也望令禮官申明舊典詔付有司且言按五禮精義州縣春秋二仲月上丁釋典並刺史縣令為主祭上佑縣丞為亞獻州博士縣薄尉為終獻若有故以次官通攝又雲祭社稷與釋典同牲用少牢致齋三日今悉知如故事——见《孔氏祖庭广记》

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攻凉州。西夏从凉州回纥国手中夺回西凉府。从此,凉州属西夏版图,置西经略司。仁宗景祐三年(1036 年),在凉州置西凉府,西夏陪都。

西夏在建立之初,认真学习吸纳中原王朝的文化。西夏的两都城与唐朝的两都城(唐朝东都洛阳,陪都长安)有相似之处,西夏文化也深受中原的影响!尤其是职官制度上,西夏更是积极承袭中原职官制度的基础上,创造了大夏国的职官制度。在人才的选拔上,西夏重视儒家经典。组织了大量翻译学人才,把《论语》、《孟子》、《孝经》、《贞观政要》、 《孙子》、《六韬》、《三略》、《类林》等书籍翻译为西夏文,用于儒学教育。

《西夏书事》卷36,明确记载:“策舉人,立唱名法,複設童子科,於是取士日甚。三月,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殿庭宏敞,並如帝制。仁孝僻處偏隅,而能尊禮先師,為世教振頹風,凝聖學維國本,乃偏霸中罕覯者,書以予之。”此时的武威文庙,成了西夏的官学。武威文庙从公元301年始建,儒学一直都是正统。到了西夏时期,也依旧如此。

西夏太祖李继迁“潛設中官,盡異羌夷之體,曲延儒士,漸行中國之風。”西夏太宗李德明 “大辇方舆,卤薄仪卫,一如中国制。”中原儒家文化对西夏的影响可见一斑!夏景宗李元昊、夏毅宗李谅祚、夏惠宗李秉常与夏崇宗李乾顺的崇儒尚文,更是让儒学在西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集慈孝传》、《新集锦合道理》、《德事要文》的编写,给西夏儒学的辉煌给出了强有力的佐证。

历任西夏皇帝的好学儒家,终于在夏仁宗李仁孝之时出现盛况。此时的西夏基本以科举取士选拔官吏,不论蕃汉及宗室贵族由科举而进入仕途成为必然的途径。想要越过西夏科举制,直接入仕,就成了天方夜谭。这样的入仕门槛,自然就使得很多西夏皇室宗亲也加入到了读书学习的行列。正如《番汉合时掌中珠》一书记载:“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

西夏重视儒学教育,还培养出了一位状元皇帝,一些有声望的大臣画像也会被挂入文庙之中。夏神宗前期,西凉府为西夏都城。同时西夏时期的凉州出了一位西夏状元皇帝,四位西夏皇后等对西夏举足轻重的人物。西夏置西北经略司,西经略使驻凉州,凉州便出了西夏若干宰相。其中,凉州斡氏世为夏国史编修官,在西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夏宰相斡道冲,就是凉州斡氏中最为突出的人之一。斡道冲是西夏仁宗李仁孝时期的名臣。斡道冲自幼聪慧,八岁在文庙考试中童子举,一时间名声大噪。斡道冲儒学功底很深,在文字上也深有研究,是西夏国的蕃汉教授。斡道冲为官以刚直不阿而著称,对西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译《论语注》,撰《论语小义》二十卷,又用西夏文编写《周易卜筮断》。斡道冲当了很多年的宰相,逝世后没剩下什么金银财宝,只留下很多书籍。人们为了纪念斡道冲为儒学研究作出的贡献,就把他的画像挂在了武威文庙。《西夏书事·卷三十八》:“秋八月,國相斡道沖卒。道沖為相十餘年,家無私蓄,卒之日,書數床而已。仁孝圖其像,從祀學宮,俾郡縣遵行之。”

元代翰林学士虞伯生撰有《道园学古录》有《西夏相斡公画像赞》曰:「西夏之盛,禮事孔子。極其尊親,以帝廟祀。乃有儒臣,早究典謨。通經同文,教其國都。遂相其君,作服施采。顧瞻學宮,遺像斯在。國廢時遠,人鮮克知。壞宮改作,不聞金絲。不忘其親,存賢孫子。載圖丹青,取征良史。」

斡道冲画像曾悬挂在武威文庙之中,可惜岁久淹没,现在的我们是看不到了。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诏:天下节镇州县皆赐堂上乐一副正声乐曲十二章春秋上丁释典于先圣则学生登歌作乐

公元1189年,金朝金章宗自幼接受女真文化和汉文化的良好教育。他尊崇孔子。他即位次年,就修缮曲阜孔子庙学、碧瓦廊庑,雕龙石柱,极尽壮观;还下诏全国州县各修孔庙,避孔子名讳。孔子在金朝所受尊崇已与宋朝相同。明昌年,恩准“提刑司条理内该”,发特旨:委提刑司勉勵學校,宣傳教化。若廟宇傾頹學舍獘壞即生員何以勉恐無以上副行崇學校之義行下各路運司照騐依應施行如庙学有损坏去处,支担学钱修完如不足或全阙据合用钱数疾速行移本运司关支省钱应副修完无得疏驳。见《孔氏祖庭广记》

《五凉全志.校注》记载: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凉庄道宪武廷适创建书院碑

粵稽漢武帝初設河西五郡,而武威其一焉。生其地者,固多剛毅雄傑之士,往往以武功顯。然前賢如陰仲達、餘青陽諸君子,或修國史,或第巍科,而文章節義,尤彪炳史冊。以是知才不擇地,治不問俗,總視乎分藩者之振興何如耳。此餘於武公之事院,有足志焉。

公籍雲中,少沉酣經史,筮仕以來,循稱籍籍。辛已歲,以粵撫彭公薦,特簡涼莊監司。下車視廟,即以鼓勵人文為諄諄。無何以前任事遽致解綬,彼時人方幸得沐公治,又不幸而不獲久沐公治,孩恐若狂,遂合數百人走京師,呼號挽留。聖天子允民請,諭:“聯知若好官,朕其留而任撫爾涼州民。”一時公名震海內。餘方居木天,幸吾秦之有良吏,而手額不已也。

癸未歲,公修聖廟,六閱月而工竣,肅穆改觀。嗣即蔔涼之北廳舊址,捐資親督繕修,創為書院。地勢高敞,規模巍煥。工畢擇日開衡文之堂,朋來之亭,延師友,萃諸生,群聚肄業。闔屬之士,莫不望風褰裳。此公兩大政,卓卓耳目間者也。

《五涼全志校注》記載:(武威)文廟在城東南隅。照壁一,洋池一,有橋,欞星門門三楹;東名宦祠三楹,西鄉賢祠三楹;戟門三楹;東禮門,西義路;大成殿五楹,兩龐各七;東西碑亭各一,燎鼎一;尊經閣五楹,下即崇聖祠;甬道中碑亭一,碑鐫聖祖仁皇帝訓飭士子文。廟外忠烈祠三楹,節孝祠三楹。學宮自明正統(1438年)中,職方右司馬徐唏題請複修。成化(1475年)中,都禦史徐廷璋重建。我朝順治甲午(1654年)秋,觀察蘇銑以廟宇宮牆久圮,集議捐俸,設法勸輸拓地興功,增殿龐以及欞星、儀門、泮池、金聲玉振各亭、名宦鄉賢各祠。經始於丙申(1656年)三月,迄丁酉(1657年)六月乃成。規模較舊逾數倍。巡撫周文煒,巡按聶玠,總戎劉友元,副總戎孫加印皆與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觀察武廷適重加繕茸,廟貌複新。祭器、樂器、舞器、書籍,五縣供同,詳載《平番志》。

《凉州卫儒学记》明正统四年(1439年)

聖朝統一寰宇自國都達於郡邑皆建學立師教育俊秀仁義禮樂之化旁洽海隅徼塞人才之眾風俗之美度越漢唐而比隆虞周猗軟盛哉涼在西陲即古雍州之域在漢為武威郡地利物產視河西諸郡為美國朝洪武中設衛置戍而戍者多南士謫至子弟相承讀書習禮時訓導張子受命教育之儒風為之勃然歲滿還京而未有繼者今皇帝嗣位特命行在兵部右侍郎徐君唏鎮其地睹將校子弟多明秀好學而未設學舍以為講肄之所遂以請於朝得命乃於農隙令軍士取材陶甓而經營之既畢工走書京師告予日涼州河西勝地初嘗有學然廢已久矣晞至相地鳩工中為明倫堂左右為存誠進德二齋外建重門後為教官之居續創大成殿於堂之東殿以祟計二丈有九尺深幾倍於崇廣則幾倍於深東西為兩廡前為靈星門中為泮池池之東為文昌祠祠之東池之西俱為門外又為崇教門俾往來出人皆由焉其捐資命工塑先聖以下及文昌神像並繪兩廡則鎮守甘肅太監王公貴少監李公貴總兵寧遠伯任公禮定西伯蔣公貴會川伯趙公安暨都察院僉都禦史曹君翼巡按監察禦史馬君昂陝西參政郭君堅按察副使於君奎都指揮使任君啟與凡士庶共成之其置聖賢以下牌位者則兵部侍郎柴君車始終督視繕作且有所營助者則僉都禦史羅君亨信勸勞群工俾樂於趨事者則監軍行在兵部尚書王公驥自丁巳夏經始至落成凡二載壯偉閎耀為隴右學宮之冠眾鹹請宜記於石庶後之人有所考見敬以請夫學校政化之本賢才之所自出也學校立則禮義興風俗美孟軻氏曰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非政化之本軟今徐君乃與諸君子同心協誠建學宮於邊陲之地嚴嚴翼翼巍然煥然使涼之學者升降俯仰於其中誦聖賢之訓言而仰其道德之光涵養薰陶底於成材居而舉於親仕而忠於君則是宮之作其功豈淺淺哉若徒由此以徼利達而於臣子之行無所砥礪則不惟負國家教學之意而亦為君子之所共羞嗚呼學於斯者可不知所務哉用是以複徐君之請俾勒諸石庶以為學者勸雲

大明正統四年歲次已未仲春上吉日立

《凉州卫修文庙暨儒学碑记》记载:“涼州,河西勝地,初嘗有學,然廢已久矣”廢已久矣四個字說明了武威文廟由來已久。

《重修文庙碑》(乾隆三十七年)

翰林院庶吉士授山东平庆州知州加五级纪录五次王化南篆额 进士授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兼署河南司事加三级邑人张翙撰文

本朝統一寰區祟儒重教緬道脈之有宗懷淵源之攸自其尊崇夫先師孔子者較歷代帝王而加隆故闕裏聖廟時加修葺土木金碧之費動以數十百萬計而各省府州縣之文廟亦時眷眷焉猗歟盛哉凡有守土之責者孰敢不體此意歟涼城文廟始有明正統四年兵侍徐公晞迨成化六年都禦史徐公廷璋重加廓修數百年來木石猶是而金碧乏煒煥之觀門庭依然而階址多傾圮之虞至尊經一閣飄搖尤甚蒞茲土者每動興修之念率以工大費繁而中阻嗟乎莫為之前雖美弗彰莫為之後雖盛弗傳重新之與鼎建厥功一也我明府章老父臺蒞任初即以興修為己任請諸大憲捐冰俸八百兩出社糧四百石並勸紳士共勷厥工尊經閣高其瓴脊大成殿煥其榱題以及兩廡二祠欞星戟門泮池照牆等處或補其舊或宏其規巍然煥然炳如蔚如依宮牆者瞻美富探學海者溯淵深始於辛卯之春迄於壬辰之夏計費四千餘金而大工以竣於戲合明日月聖道為昭並永地天皇圖雲固今日之殫精竭慮而為之者所以報先師啟牖之功於靡已也又孰非仰體我皇上崇儒重道之淵衷而為之也哉

時乾隆三十七年歲次壬辰荷月上浣糓旦立

《重修武威文庙碑记》(民国二十七年)记载:武威自漢武開郡始見歷史而文廟創始何代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今觀其規模宏大氣象雄壯知非府縣文廟所及洎讀前涼載紀及西夏書事稱其崇儒術國中大修孔子廟複尊為帝並證諸父老傳聞謂肇建於前涼張氏及元昊割據時者近是曆元明清三朝踵事增華賡績修葺載在碑誌乾隆時武威縣令章攀桂重修以曾明經國傑董其事迄今已逾百年民國丁卯大地震為前古未有之奇災文廟亦因之傾圮尊經閣坍塌一角牆壁隨之使不復建築則六經不幾掃地乎大成殿梁木壞使不增加兩柱則尼父坐奠兩楹之夢將焉詫乎東龐全毀使不即起恢復則先賢先儒之靈爽又何所式憑乎宮牆間倒若斷若續使不聯絡補葺勢必為雞犬奔逐之場行人往來之衢至若甬道鞠為茂草泮池亦發鴞音又為事實所必至黍雖麥秀之歌豈能免乎此奉祀官賈子壇所以倡議修復也斯役開始於戌辰春二月二日起結束於是年夏六月一日止共計五閱月費洋七百九十二元銀七百八十兩制錢三百一十千零二百五十文泐碑內記實也惜功未竣而六月五日匪變起西官廳遭回祿戟門幾付之一炬幸賴軍警督察處長蔣德泉氏率回教徒數十人撲滅之其有功名教為不可沒年來民窮財盡籌款維艱如被毀之西官廳搖倒之東西兩碑亭以及欞星門牌廈之東柱為蜂所蠹與周遭牆垣之急待墁飾堊丹者盡付闕如使後之君子有能竟賈子壇未競之功急起而興複之則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庶可複見於來茲他如發起諸人及佈施官商士庶例書碑陰

民國二十七年武威修志委員會分纂趙士達撰

综说史料,笔者认为:从《五凉全志.校注》上面所叙,1438年徐唏题请复修,估计当时只是一般性地修复,37年后由都御史徐廷璋重建,后220年来经顺治、康熙两朝重加缮茸,形成现在规制。既然是复修、重建,那么认定武威文庙始建于正统年间的说法就无法成立。

前凉管理西域地区长达七十六年之久,最强盛时,前凉张氏一族管理的地区几乎涵盖了整个西北。随着西晋王朝的衰落,西晋早已无暇顾及西域事务,而且,西域诸国只认张氏政权,觉得他们才是“中原王朝”的“正主”。为了证明前凉政权合法性及中华正统的王朝,修建文庙以承祧正统完全是重要举措。

民国时期,1934年,国民政府设立民众教育馆,由地方文化界名流贾坛任馆长。贾坛书画兼长,而爱金石文物,重视乡邦文献的搜集与保存。他将搜集到的一批文物如《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青嘴喇嘛湾唐墓墓志铭及古字画、陶瓷器、礼乐祭器、佛教经典等移置文昌宫,以后虽机构栽减,但他还是苦苦支撑到民国27年(1938)机构恢复,复任馆长。虽经费困难,他想方设法改文昌宫东西廊房为陈列室,改戏楼为图书楼。民国30年(1941)贾坛因年事已高,由曾派往省府调训的艺术组长王毓书继任馆长,为武威的文物做了一定的工作。1927年大地震后,由地方人士贾坛、段永新、唐发科、赵士达、赵生漠、丁旭载、严攸、孟德元、刘茂龄、徐洪庆、伊宗尹等组成文庙管理委员会,被誉为“陇右学官之冠”的文庙古建筑群得到妥善保护,

华夏文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薨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为曲阜孔庙之始。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历代帝王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第一座文庙问世780年后的前凉所处年代是西晋,当时社会百家争鸣,儒学已经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地位降为儒、释、道、玄四学之首,它虽然丧失了独尊地位,但仍然保持了思想文化上的轴心和中华文化正统地位。

据《晋书》志九载:

昔武王入殷,未及下車而封先代之後,蓋追思其德也。孔子以大聖而終於陪臣,未有封爵。至漢元帝,孔霸以帝師賜爵,號褒成君,奉孔子後。魏文帝黃初二年正月,詔以議郎孔羨為宗聖侯,邑百戶,奉孔子祀,令魯郡修舊廟,置百戶吏卒以守衛之。及武帝泰始三年十一月,改封宗聖侯孔震為奉聖亭侯。又詔太學及魯國,四時備三牲以祀孔子。明帝太寧三年,詔給奉聖亭侯孔亭四時祠孔子祭直,如泰始故事。

由此可见,孔子作为儒家代表,在西晋时受到极大尊崇,作为同时期而且对西晋俯首称臣的前凉政权自然亦步亦趋大力推崇孔子并予祭祀,在这种背景下。修建文庙自然顺理成章。

嘉庆五年(1800年)岁次庚申六月中浣立《泮池水利碑记》记载:“五涼為人才藪,建修文廟,即立泮池;有泮池,即有泮池之水;水取之金渠,溝從城南,邐迤入池。”「五凉为人才薮」说的是五凉时期(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武威这个地方人文荟萃;「泮池」既为「泮宫」典故“思乐泮水”就出于此;「金渠」水源来自凉州城南天梯山金塔河;「逦迤入池」指武威文庙的泮池是有源头的活水,连绵不绝,寓意凉州城内【学风盛,活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探寻凉州文化的源头活水,定要问问「五凉为人才薮」。从前凉张轨开凉州儒风,到西夏神宗考中状元,武威文庙已经成为了武威历代读书人的精神寄托,为武威文庙添砖加瓦也是武威人的头等大事。

文庙的主要用途就在于祭孔,在传统礼乐文明的丰富内涵中,祭祀文化是其中的荦荦大端。祭礼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天地、先祖、君师。世人习称的“孔庙”,实际名称应为“文庙”,其主要作用是用来祭祀孔子及历代圣哲、先贤先儒。文庙祭祀所采用的礼仪称为“释奠礼”,是传统社会的“国之要典”,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文化信息。孔子去世后,对他真正意义的祭祀活动,首先产生于孔子弟子依孔宅立庙之后,具体体现便是孔门弟子后学对于孔子的祭祀。这不属于血缘性祭祀,但孔子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渊博的阅历学识加之以慈父般的关怀,赢得了弟子们衷心的拥戴和尊敬。在孔门师生这里,“孝”这个原本属于血缘与宗法范畴的伦理概念,已经超越了狭义上的亲情。

孔门弟子们对孔子的“祭祀”活动,乃是模仿祭祖活动而来,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亲情,开创了祭祀史上的一大变革,为其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祭祀老师。这种祭祀老师的模式,因为儒家的推扬而延续下来并成为一种传统。将“师”纳入祭祀对象,成为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

文庙祭祀体现了儒家的学术风向,也是历代“道统”与“治统”交争与融汇的集中展示。

历史上,孔子地位的起伏、儒学地位的升降,均可以在一部文庙祭祀史中得以展现。也就是说,从文庙从祀制度的变革中,可以发现儒学本身的学术、信仰变化。

文庙祭祀还具有一定的宗教与信仰意蕴,是中国历代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历代不厌其烦地兴建文庙、祭祀孔子,并非尊孔子为教主,立文庙为教堂,而是着眼于其现实的政治目的与文化道统的确立。孔子并不像老子被道教化身为神,文庙祭祀强调的是孔子的文化贡献尤其是其为人类所制定的纲常伦理、道德教化。文庙祭祀虽不能完全等同于宗教活动,却无疑蕴涵着宗教的意义,发挥了宗教的部分功能。当然,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经过千百年来的贯彻实行,儒学作为社会教化准则已经为广大民众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既是理性教化的实体,也是一种情感态度。所以,儒学与其他的宗教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完全神学的宗教。

文庙祭祀,包括其中的附祭系统,是彰显对于圣贤人格的推崇,是士人感受群体优越性和文化价值的一条重要渠道。如果能够进入文庙从祀,将证明其得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因此,某些儒生“梦在两庑之间”,以为“人至没世而莫能分食一块冷肉于孔庙,则为虚生。”(刘大鹏:《晋祠志》不少人梦寐以求死后能够进入文庙从祀,一些大儒的门人后学也积极推动其宗师进入文庙,为自己和其学派争得一份殊荣。因此,人们认为:“从祀大典,乃乾坤第一大事。”

文庙祭祀与经典的诠释、科举制度的推行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共同奠定了士人对于儒学和孔子的信仰。这种信仰尽管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宗教,但其对于古人“安身立命”的功能,完全可以与宗教相仿佛。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儒家优秀分子对于自身信仰和使命的自觉表达。

文庙祭祀从本质上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历代重视文庙祭祀,当然首先在于尊重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孔子本人,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圣哲贤儒,同时,更是尊重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恐怕才是文庙祭祀的本质意义所在。

孔子有大功于中国文化,故文庙之设,即是为了尊崇孔子之道。文庙中除了祭祀孔子,还祭祀儒家后学。乃为尊祀其教、尊祀其道。文庙以后儒配享、从祀,乃为衍续儒学道统。

显然,孔子祭祀绝不仅仅是孔氏族人祭祖的“家事”,而是中国人在文化上慎终追远的“国事”。今人祭祀孔子,也应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及其创造者们表达敬意的途径和方式,虽然这敬意对不少人来说已属陌生疏离。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民族,必定抱有宽容的精神,尊重前人的智慧,珍视自身的传统,不狭獈,不偏执,从多元文化中择善而从,从而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创建属于当今时代的精神家园。

武威文庙之作用和祭孔之意义,概如上述,对于这么一座神圣的文化殿堂,我们必须析辨其历史,继续挖掘其内涵,为时代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后代负责,随着2002年以来每逢孔子诞辰常举不辍的祭孔释典礼的举行,武威文庙已经在全国久负盛名,期盼给以更好的保护。

武威文庙应该是始建于前凉,后历经北魏、隋、唐、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历朝历代多次修葺一直延续到上世纪1973年的文庙大修,才使武威文庙这颗璀璨的瑰宝至今熠熠生辉。

以上为我管见,惴惴然提出,请方家不吝指正,以求正本清源,纠谬正误。

作者简介

孔祥荣(右),孔子第七十五代孙,武威市中级法院退休干部,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副秘书长、《孔子世家谱》编委。武威市儒学文化学会秘书长。主编《洙泗渊源》、《武威审判志》、《刘尔能治水-纪念文集》、主编十余套孔氏家谱。素喜读书,探古寻幽;一生偏爱,陋毫抒情;笔耕不辍,涉猎宽广;桑榆虽晚,为霞满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