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迅速崛起,成为六国难以匹敌的强国。嬴政即位后,他果断出手,肃清内政,铲除了权臣吕不韦,夺回王权。随后,他重用王翦等杰出武将,势如破竹地吞并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统一六国后,嬴政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以彰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不仅自称为“始皇帝”,还将自己的第一人称代词改为“朕”,从此,“朕”这个字成为了皇帝的专属称谓,其他人不得使用。那么,这个“朕”字究竟有何特殊之处?为何秦始皇会选中它作为自己的专用代词呢?
图片来自网络
在嬴政的眼中,统一六国、结束五百多年的战乱并非难事。他只需将任务交给王翦,便能轻松实现这一目标。王翦也不负所望,成功消灭了五国,而另一国韩国则直接投降。统一六国后,嬴政骄傲地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越了三皇五帝,于是给自己取了一个尊号——“皇帝”,并自称“始皇帝”。
由于各国长期割据,导致文化差异巨大,交流困难。秦始皇与百官商议后,决定实行“书同文”,通过统一的文字来解决沟通问题。李斯等人总结各国文字,创造出了“小篆”,后来又发明了隶书。文字统一后,百姓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各地礼仪道德的差异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于是,秦始皇又提出了“行同伦”,旨在统一道德伦理。
图片来自网络
在推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秦始皇每天都十分忙碌。为了哄他开心,李斯等人给他找了一套专属名词,其中包括命为制、令为诏、王称泰皇、王自称为朕等。秦始皇对这些称号大多表示满意,但唯独对“泰皇”这个称号不满意。他觉得这个称呼不够霸气,没有采用,而是继续沿用“皇帝”这个称号。
在这些专属名词中,“朕”字尤为引人注目。那么,“朕”字在成为皇帝专用字之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事实上,在秦始皇之前,“朕”就已经是“我”的意思了,只不过它是一个比较尊敬的第一人称代词,谁都可以用。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这样的用法,意思就是“我爹叫伯庸”。此外,“朕”还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缝隙,比如古代铠甲上两块金属片之间的缝隙就可以称为“朕”。
那么,李斯等人为什么会偏偏选中这个“朕”字呢?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含义。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的国君都有自己的自称,如“寡人”、“孤”等。这些自称都带有一种自谦的意味。然而,秦始皇并不想自谦,他自认为功绩超越三皇五帝,无需与人自谦。而且,他在即位后最先处理的人就是他的“父亲”——除了真正的父亲嬴异人外,还有“仲父”吕不韦和“假父”嫪毐这两个丑闻人物。因此,他再也不想以“寡人”或“孤”自称了。
而“朕”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形态更为特殊。它将“月”部换为了“舟”部,将“关”换为了“灷”。“舟”字在古文中常用来指代君王或国家,而“灷”则与火有关,代表着火种或光明。在古人的认知中,只有最重要、最有能力的人才能拥有火种。秦始皇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既能成为帮助人民度过灾难的“舟”,也能成为给百姓带来希望、带来光明的“灷”。因此,李斯等人将这个“朕”字选为了秦始皇的御用称号。
从秦朝开始,“朕”字一直沿用到了封建时代的结束。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朕”字已经看不出它原来的意思,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代表着皇权的符号。而“朕”字的沿用,也是秦始皇千秋功业的一个方面,是他万世功绩的一个缩影。秦始皇的很多政策,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使用,并将一直传承下去。
秦始皇选择“朕”作为自己的专用代词,不仅体现了他的自信与霸气,更彰显了他对皇权的绝对掌控。这个简单的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